第491章

  “太子何在?”
  温幸拿不准地说,“陛下,您忘了?是您前几日说太子殿下身体有恙,命他今年万寿节不必进宫,在皇庄行宫里设宴遥祝父皇千秋万岁便好了。”
  元化帝手下的笔锋抖了一下,一道墨痕彻底毁了,他将笔扔到一旁,按了下自己有着深深竖纹的眉心。
  “栖梧呢?去后面把栖梧叫过来。”
  “陛下?”
  元化帝心头一震,身体比大脑先一步意识到事情超出了掌控,就在刚才,奉天殿那边的嘈杂声突然消失了,紫禁城中安静得可怕。
  两方人打起来,加上他安排好的人手控制局面,乱战不该这么快结束才对。
  “栖梧——”
  “陛下。”站在外间门边的温幸忐忑不安地说,“栖梧青君到殿外了。”
  元化帝听到这话,非但没有安心,反而愈发惊疑不定。
  栖梧青君为何无诏来到前朝谨身殿外?
  他是一个人来的,还是……
  “来人,把栖梧和他身边之人都给我拿下。”
  “来人!”
  “来人?!”
  元化帝连喊三声,没有等到任何回应,谨身殿内外所有明里暗里的人手似乎都如冰雪入火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谨身殿前,十几丈外,是紫禁城中最巍峨的宫殿奉天殿。
  这里不久前还在举办一场权贵云集的欢宴,此时却杯盘狼藉,满地血污,四处都是破碎的痕迹。
  杜云瑟将剑丢在地上,单手蹭下溅在下颚上的血滴。
  他的几步之外站着太子,太子脚下,趴伏着一具穿着亲王服饰的尸体。
  在无数人惊疑不定、惶恐不安地注视下,杜云瑟撩起下袍利落跪地,朗声开口。
  “晋王与平贤王乘圣上万寿之际私藏贼人入宫,意图谋害朝廷重臣,逼宫谋反,其行十恶不赦,罪不容诛。”
  “太子殿下察觉端倪,心忧君父,不顾病躯入宫平乱,诛杀众贼,实乃人子人君之典范,贤明之心天地可表!”
  杜云瑟话音落下,其余人还没反应过来,翰林学士石琛拉了把身旁的文晖阳,跪地高呼。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石琛开了头后,反应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刚刚大难不死的群臣们下意识跟着其他人呼喊,散乱的声音渐渐凝聚在一起,在奉天殿内外久久回荡。
  声音稍歇后,杜云瑟再次开口。
  “殿下,陛下今日一直未曾出现,也不许除康贵妃外任何人入殿,不知是否还安康。事出紧急须用非常之法,请殿下立即前往谨身殿探明陛下情况。”
  奉天殿的朝臣中有人觉得不太对,正想说话,却被其他人拉住了。
  “太子殿下乃祭告过天地祖宗的明日之君,除他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去查看陛下情况?”
  那人还想说什么,拉住他的同僚朝地下使了下下巴,看见晋王、平贤王和毕咏时等人的尸体,所有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类似的小插曲在大殿里上演了一番,没有形成任何气候。
  太子嘉泓渊神情忧虑,因为刚刚手诛了亲人,眉宇间是掩盖不住的悲伤与震怒,谁看了都免不了赞一声太子殿下是仁德之君。
  “云瑟,你在这里安抚诸位大人。”
  “孤一人进谨身殿有私心之嫌,并不合理,待孤请来栖梧皇叔与文妃娘娘,与他们一起去询问帝驾安危。”
  第187章 遗信
  帝王安危牵扯着江山社稷,在刚刚经历过一场宫变之际,更显得敏感。
  元化帝为何还不出现?晋王与平贤王的势力会有何等下场?今日之后朝堂上将是怎样的格局?
  这些问题萦绕在奉天殿内的大臣们心上,满地血污与尸体不断冲击着他们的心智,许多见识不深的人已经控制不住地两股战战。
  有人隐隐意识到,如果让太子前往后面的谨身殿查探圣驾,裕朝的天会彻底变一个模样。
  但此时晋王和平贤王叛乱证据确凿,已然伏诛;慎王远在千里之外的边关,且他虽然没有参与叛乱,但与他关系匪浅的平贤王的尸体还躺在地上,他的祖父毕咏时也被晋王所杀,不会有人没眼力见地提起这位皇子。
  成年皇子中,只有太子在场,他与宫中兵变毫无干系,又是最正统的嫡长继承人,是元化帝刚登基便立下的太子。
  除他之外,还有谁有资格在此时进入谨身殿呢?
  但太子却退了一步,他主动表示,要请文妃和栖梧青君与自己一起入殿。
  文妃是慎王的生母,栖梧虽心向太子但更是元化帝的铁杆,有这两位陪同见证,便能彻底堵住悠悠之口。
  太子说完后,再也没有人有反对的意思。
  原本混乱一片的奉天殿勉强有了秩序,太子让自己唤来的宫中守卫与下人们清扫大殿。
  群臣则在杜云瑟的带领下来到室外,站在华盖殿旁,奉天殿与谨身殿之间的大空地上,抬起头能远远看见奉天殿的正门。
  后宫宴会也被太子派人去控制起来,晋王的生母颖妃暂且软禁,文妃则被请到前面。
  等栖梧青君出现,整座宫城已经处于太子的掌控之下。
  嘉泓渊在无数人的瞩目中一步步迈上谨身殿高大的台阶,走过汉白玉砌成的雕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