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是一个世界的。
  孙娴说的是这一层,梁也却理解到另一层。杨今所在的“那个世界”太小众、太另类,梁也不敢踏足,不能踏足。
  他其实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也付诸了行动,但收效甚微。不能怪杨今死缠烂打——他那种默默跟踪的行为,只要自己不给眼神,就根本不算什么。要怪,就怪他给了眼神,还给了太多次。
  为什么克制不住。
  梁也突然开口:“妈,如果——”
  如果我这辈子都不结婚会怎样?
  梁也看向母亲,看见她关切望着自己的眼神,也看见她眼尾那些很深的皱纹,那是她一个人辛苦拉扯他长大的痕迹,为了他,没人比她更操劳。
  他怎么能问这样大不敬的话,他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的。
  孙娴问:“怎么了?”
  “没。”梁也摇头,随口胡诌,“就刚才任少伟又跟女孩儿犯浑来着,我跟杨今教育他呢,没别的,任少伟太欠了,骂得我肝疼。不早了您快睡吧,啊。”
  这时,小卖店的窗户被敲响。
  “唠啥呢你们母子俩?梁也,快给你叔来包烟的,就上次那种,最便宜的哈。”
  梁也循声望去,看到窗户外边站着孔叔。
  孔叔两年前搬来粮友胡同里,开了家烧烤店。一年前孔叔的媳妇儿过世了,什么原因他不愿意说,但表现得很难过,有邻居传言是被人谋杀了,真假未知。
  孙娴心善,让梁也带着店里卖剩的干粮和日用品,送去烧烤店几次。久而久之,孔叔就和孙娴熟络起来,总爱来小卖店找孙娴唠嗑儿。
  孙娴在身后问:“老孔啊?”
  梁也还没来得及回母亲的话,孔叔就自然而然接上了:“哎,来了。最近天冷,你注意点儿啊,腿可别冻着了。梁也去上学不方便,你就叫我,你搁小卖店门口喊,我能听着。”
  孙娴笑道:“你可就说胡话吧,小卖店离烧烤店这么远,你咋可能听着呢?”
  孔叔挠挠头,“别人喊的听不着,你喊的……能听着。”
  夜里光线昏暗,但梁也还是看见孔叔脸上淳朴的红。
  他有眼力见,顺势问:“叔,进来唠两句不?”
  孔叔朝里望了一眼,梁也回头,看见孙娴朝他挤了个眉。
  梁也压根儿没看懂这眼神啥意思,孔叔却跟有读心术似的,回答他:“不的了,店里一堆盘子还没洗呢。”
  梁也把烟递给孔叔,目送他离开,然后回头看孙娴。
  方才还语重心长劝他少抽点儿烟的母亲,跟一瞬间年轻了十几岁似的,脸上的笑意未退。
  看到母亲露出笑容,梁也高兴,但心底又忽然泛起一丝忧愁。他想到杨今,想到他每次稍微对杨今好一点儿,杨今脸上的雀跃也如同这般。
  杨今在江边说“其实我也没有想要对你怎样”,他知道越界的想法不能有,越界的行为不能做,他只是想获得一点点快乐而已。而自己就如此一刀切地将其抹杀,多么残忍。
  “妈。”梁也关了窗,回身坐在孙娴面前,“您和孔叔,要是相互有意思,就……搁一块儿呗。有个人照顾你,我也放心。”
  孙娴的笑意很快收起来,缓缓摇头。
  梁也望了眼供台,问她:“您是还想着我爸呢?”
  孙娴叹了口气,“你爸的事儿都多少年了,想着他的事儿是真,哪里还能想着他这个人。当时跟你爸结婚也是同村人做媒做的,合适就结了。”
  合适就结了,没多少感情基础,当然不会还想着这个人。
  这话里的道理就跟哈尔滨的冬天会下雪一样,自然又无奈。可是梁也却想,冬天会下雪,合适就结婚,世间最简单的道理却不能应用在杨今身上,好可怜。
  孙娴拍拍他的手,轻声说:“现在是多一个人照顾我,那你呢?”
  梁也一愣,“……我?”
  “你现在只用照顾你妈,要是我又给你找个爹,等我们都老了,你要照顾俩呢。我听说现在连国营厂的效益都不好了,自负盈亏以后啊,都赚不到钱。唉,未来的日子不知道怎么过呢。你孔叔没孩子,我们老了也没人能跟你分担分担。妈怕你辛苦。”
  这一大段话归根结底就是最后一句,怕你辛苦。梁也心里不好受。原来孙娴也不想看冬天的雪,但还是要为现实妥协。那他又有什么多想的资格。
  “不辛苦。”梁也说,“妈您别考虑我,您喜欢就成。”
  “喜欢……”孙娴笑着叹了口气,“你别怪妈讲话老气横秋,但是……梁也啊,‘喜欢’那是有钱人的玩意儿,就像你那个新朋友——杨今,他才能说喜欢。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对他来说都可以。咱不行。喜欢一个人太贵重了。”
  “再说了,妈怎么不用考虑你?你是我儿子,我不考虑你考虑谁?你这孩子。”
  陪母亲聊天本来是梁也最擅长的事儿,遇到杨今之后忽然变得生疏了起来。他三两句把母亲哄去睡觉,洗漱后关了灯,沉默地躺在炕上。
  小卖店只有一个炕,零下的日子他只能和母亲睡在同一个炕上。虽然离得远,但梁也仍然觉得不舒服。
  那怎么办呢?他连选择睡在哪里的资本都没有,又如何不遵从“冬天会下雪,合适就结婚”的命运。
  窄小的外厅,伸手就能触到货架上的柴米油盐,他明白他只能过这样的一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