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侯府小妾生存指南> 侯府小妾生存指南 第80节

侯府小妾生存指南 第80节

  她可不是惯孩子家长,早已不爽顾青禾多年,珏哥儿叫她来,怕是也存了用她的手教训顾青禾的意思。
  哼,她直接将人绑了差人护送到了乡下,一路上滴水未给,一天之后才到了一处破烂不堪的小院。
  一床被褥,两件麻衣,一袋种子,一些糙米粗面,在保证顾青禾饿不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叫她自给自足。
  想回京?你先能搞清楚自己在哪个山沟沟里再说吧。
  孩子不听话?多半是惯的!
  吃点苦就好了。
  留下了几人在暗地里看护,又嘱咐了四周庄邻村长一声,红叶的人原路返回。
  红叶才不管顾青禾是不是哭天抢地能不能听话或者会不会受欺负呢,顾青禾欺负了别人那么多年,被人欺负欺负,也是可以的。
  人吗,只要饿不死,总能爬起来的。
  没见过人间疾苦?
  没吃过苦?
  那便叫你一次性见识个够!也吃个够!
  待一年之后老祖宗差人来接时,已经看不见从前那个嚣张跋扈大小姐的影子了。
  变成了的,是斤斤计较十分泼辣善谈的小村姑。
  顾青禾彻底的被掰直了。甚至掰的有点过头。
  当然了,此都为后话,以后再提。
  安排顾青禾的事情之后红叶便来了老祖宗院子。
  毕竟惩治了人家孙子,还得告知人家一声不是,她可不是顾铭珏,整日便惯着老太太,该说的她还是要说的。
  不料谢老太听她说完顾青禾一事,竟然没什么异议,只深深叹息,半晌才道:“这孩子的性子,确实该磨磨,怪我这些年放任她不管,才会,哎……”
  红叶无奈,您说您这什么都知道,还由她跟着李月清不学好,早这样不就好了吗。
  但她没说出口,老太太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些的,毕竟年纪大了。
  红叶低头喝茶,却听谢老太开口问道:“听说,知蕴定给三皇子了?”
  红叶嗯了一声,将杯子放下道:“您不是还惦记着让她当您孙媳妇儿吧?不说前头那件事,这位可是被三皇子惦记了许久了,使了计才逼着皇帝赐的婚,沈大人可是老大不愿意呢。”
  红叶伸手拿了块点心,
  “为了安抚沈*鸿,陛下早早的拟了旨,升了沈大人的职,正二品的尚书令,统领六部,沈大人与丞相只一步之遥了,沈家可谓是皇恩正盛啊。”
  说完便咬了口手中糕点,太甜,不如知微做的好吃。
  谢老太却是皱着眉头,久久都没有言语。
  红叶知道,除了可惜,老人家多半也是想到知微了。
  于是,她便问了一个她想不明白也早就想问看老太太的问题。
  她将糕点放入盘中,正色道:“祖母,红叶有个问题一直不解,今日便大胆的问出来了。”
  “红叶一直不明白,为何您会忌惮皇后,放任李月清在府里作威作福,甚至教养顾青禾呢?”
  谢老太转着佛珠,面上的表情带着悲怆,
  “红儿啊,老婆子今年马上70岁了,说句不好听的,叫一句老不死的也不为过,老婆子怕什么?怕的定不是自己这条命,老婆子啊,怕的是守不住顾家剩的这点血脉……”
  谢老太目光混浊,眼睛里盛满了过往的痛苦回忆,“老婆子,亲手送走了丈夫,送走了儿子儿媳,送走了孙子,又拿丹书铁券才换了我小孙儿的一条命,我安定侯府满门忠烈!可却只剩下我那十六岁的孙儿和我一个老婆子!我恨啊!我怕啊!我怕顾家……”
  谢老太声音暗哑,直叫自己流下泪来。
  老祖宗没明说,但是秦红叶知道,她怕的是顾家会同她秦家一样,死光了……
  只剩她一人,弧度在世。
  老祖宗脸上的泪也已风干了,她脸上的皱纹似一道道被岁月无情留下的沟壑,充满了风霜的痕迹。
  好半晌,她才缓缓道:“我确实一早就知道李月清是皇后的眼线,李月清在崔氏(前侯夫人)手底下搞的那些小动作我也都一清二楚,只是除掉她,皇后还会送别的人进来,还不如将李月清留下了,至少她是对珏哥儿是有些真情在的,自不会害他。至于皇后,我是不会同护国公府直接对上的。咱们武将世家,死的人太多太多了,留下的人最便怕剩下的人都死了。”
  “红儿啊,你觉得陛下这些年是重用珏儿吗?可是在我眼里,珏儿常年在外奔波,一年里多半时间都在外头,有多少祸事是我所不知道的?有多少危险是会要命的?呵,我老婆子啊,能忍的全都忍了,我只是想叫珏儿的麻烦少一些,活的长远一些罢了……”
  老太太深深叹了口气,言谈间已是满脸的疲累。
  红叶虽然不赞同老太太的方法,却是理解了老太太。
  她也只是一个为了孙儿性命着想的祖母罢了,说一千道一万,她年纪大了,想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想用自己的方法来保全整个侯府。
  她是不知道护国公府同顾秦两家的龌龊吗?
  她知道的,她也猜疑过,她甚至查证过。
  她只是不想挑明了罢了。
  如今护国公府势大,她只是在用她自己的方法来保护她的子孙后代……
  谢老太闭上了眼睛,继续道:“这一府上的老老小小,还得指望着他呢,至于青禾,青禾没娘亲,从小就甚少同人亲近,我便也放任了李月清她故意讨好接近青禾,她成功了,对青禾也不错,青禾有人陪伴,这便足够了。李月清想要的,不过是借青禾的手管家罢了,无所谓,给她就是了,这后院老婆子还能控制的住,翻不了天去。只是,我没想到,却是害了,那个小丫头……”
  “是我对不住她啊,如今她回到沈府,是她的福报。”
  红叶叹了口气,老太太这话说的违心啊!这个福报给您要不要啊?
  不过她却明白了,老太太也算是利用了顾青禾,所以顾青禾作妖,她也总是最大限度的容忍着。
  至于顾铭珏,对于李月清教养顾青禾一事,自是有意为之的,他本就对顾青禾厌恶至极,在他心里,只有珞安是顾家的血脉,顾青禾吗,贱婢生的而已。
  而对于李月清,顾铭珏也是将计就计,皇后要找那件东西,那便叫李月清找吧,在他眼皮子底下,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只是出现了意外,知微便是那个意外。
  这一场谈话,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红叶理解了老太太,老太太也吐露了很多心声,直到月亮升起,都没有结束。
  只是没隔两日,谢老太却在红叶不在的时候,突然上了沈府的门,待红叶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第69章 谢老太是真心至沈府道歉的。只是这真心有几分就不知了。她……
  谢老太是真心至沈府道歉的。
  只是这真心有几分就不知了。
  她这做法也实在糊涂,全然不见从前侯门贵妇的英姿。
  她那么大的年纪了,独自上门同小辈致歉,是将沈家的颜面置于何地?
  说他沈鸿仗着陛下的圣恩,仗着长女是皇子正妃,仗势欺人?
  欺负的还是为大兴倾覆了几代人性命的安定侯府,将门遗妇?
  也亏的沈府众人知礼,一见是老太太亲自上门,沈府的管家连哏都没打,恭恭敬敬的将老太太请进府内。
  老太太也未曾命人提前递帖子。
  管家深知其中的厉害,便自作主张的先将人请了进去。
  倒是有些不巧。
  彼时高氏喝了药刚睡下了,沈知蕴得了信,眸子沉了沉,叫人去请小舅母,便起身去了正厅。
  谢老太表明来意,还带了不少的礼物,言辞恳切,表示自己从前对知微是有些偏见,知微在侯府也受了不少委屈,此番便是来道歉的。
  可惜了,舅母和沈知蕴都是人精,哪能听不出老太太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知微做孙媳了,叫知微不要端着,我老太太都亲自来了,你们沈府便顺路下坡了吧。
  不得不说,这确实倚老卖老了。
  他孙儿的脸面是一点不顾的,或者压根没考虑过顾铭珏的感受,只觉得我今日只要是道了歉,从前的事情便一笔勾销了。
  最后舅母做主将礼物收下,表明了心意他们已经接受,旁的舅母是一句都不多说的。
  沈知蕴又以小辈的身份亲自将人送了回去。
  沈知蕴光明正大的将侯府老太君送回府上之事,自是很多人都看见了。
  她沈府身正不怕影子歪,在礼貌上没有人能挑出错来。
  这刚出沈府没几步,红叶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红叶一路上不知叹了多少的气,她劝了一晚上,老太太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啊,儿孙自有儿孙福,沈府哪是这么好糊弄的,年纪大并不是别人原谅你的理由,真诚才是。
  道个歉就叫真诚了?
  沈大人本就在风口浪尖上,她这么一闹,京中不定又开始说些什么了。
  且,感情是他二人之间的事。
  已经是门当户对,且前头也有些感情,顾铭珏结束皇帝交办的差事回来以后,大可以光明正大的将人追回来。
  老太太这样一搞,沈家人和知微只会更加厌烦这安定侯府了。
  自此一事,红叶便更加小心,差了人白天夜里的将老太太院子给看管起来,省得再惹出什么麻烦事。
  也就是两家的交情非常人可比,谢老太对红叶也有养育之恩,这要换个别人,红叶早就将人弄死了事。
  但此时在有心之人眼里,多年不出府的老侯夫人亲登了沈府,沈二姑娘曾做过他安定侯府妾室的话题在一瞬之间便又被提了起来。
  传言自是先肯定了沈府找回的二小姐做过妾室一事,并出言讥讽,沈鸿堂堂二品大员,竟然有如此不洁之女,不浸猪笼就罢了,竟让还正大光明的带回去,实在有辱门楣。
  还有说沈大人如今已是二品大员,他安定侯府却日渐式微,如今连老夫人都要去讨好他沈鸿了,当初定是安定侯是强纳了人家沈家二小姐做的妾室啊,谢老夫人亲自上门,估计是为了求沈大人将此事揭过,放他侯府一把。
  也有传闻说这谢老夫人是亲自上门提亲的,毕竟沈二小姐如今除了安定侯定是没人会要的,如此抬做正室,也算是全了沈大人的面子。
  总之就是,当沈老夫人踏入沈府大门的那一刻起,知微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知微自是不知道这事的。
  即使知道了,她也只会挑挑眉,冷笑一声,道一句无所谓,传呗,她又不会掉块肉。
  谢老太去的那日,她刚定下了新店的铺子,从前是一处三层的酒楼,两间屋子,铺面并不大,但是却有个超大的后院,对她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她直接将铺子给买了下来,眼皮都没眨一下。
  无它。
  实在是自己现在太有了,买两间铺子,对她来说是洒洒水而已。
  工人按照她的意思,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她这边正被尘土蹭的有些灰头土脸的,刚一上车打算回府上洗洗换身衣服,便听急匆匆赶来的月痕低声来禀,安定侯府老祖宗去了咱们府上,说要亲自给您道歉,大小姐叫奴婢拦着您,暂时先不要回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