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其实永康帝问来问去就那么几件事,都有完全的应对方案,宫人们怕永康帝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发怒,早就自己暗地里搞了一套手势,然后张卓负责去写商量好的答案。
张卓心中暗喜,总算等到了这个问题了,他也可以出手了。
突然张卓整个人如同羊癫疯犯了一般,开始浑身抽搐,双眼向上翻只剩下眼白,手脚也抖得不像话,让永康帝看了也心跳加速了——这就是神灵附体的前兆啊!
过了大概几十个呼吸,张卓整个人才平静了下来,然后拿起玉棍在沙盘上写了起来,永康帝瞪大双眼,看向张卓写下的东西,只是这次却不是以前的“安”字,而是一个“危”字!
什么意思?难道朕的江山不稳了?永康帝心跳如鼓,不敢耽搁,连忙对着张卓的方向拜了一下,口中念念有词道:“还请神君指示,危从何来?”
仿佛听到了永康帝的询问一样,张卓停滞了一会儿,然后再次在沙盘上写下两字“奸臣”。
竟是如此?!有奸臣当道、国将危矣!
“谁是奸臣?”永康帝继续发问,心乱如麻。
“西”,张卓最后写了一个“西”字后,就再无任何动作,如同一个木头人一般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永康帝知道这是仙人已经“离去”了,张卓也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照常伺候永康帝,永康帝却挥退了所有人,一个人呆在寻仙台上,心里头各种琢磨这个“西”字是什么意思。
“西”是指名字里有“西”这个含义的字,还是指方位?这太难圈定范围了,永康帝心头有了几个怀疑的对象,但是又觉得不是,心头烦扰不已,忧心忡忡——这要是一天不揪出这个奸臣,他这个皇位可就一天坐不踏实啊!
张卓看向永康帝的方向,低下头时嘴角微微扬起一个弧度:林郎中,你交代的事情我也算是尽力了,也算是履行了诺言、回报了高首辅,后面的事情,可就要你们自己整了,我可帮不上忙咯!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降异象
永康帝这次“问天”的结果非常不顺利,连带着整个宫里的气氛都低沉了许多,刘全也只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颇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自从永康帝在寻仙台上祭祀问天,十有八九都是好的结果,每次从寻仙台上下来,都是心情不错。可是今天偏偏却是一看就知道出事了,至于具体出了什么事情,寻仙台上的几名太监都被永康帝下了禁口令,根本不敢大肆宣扬出来。
刘全在琢磨永康帝的心思,永康帝也在琢磨上天给他的启示。
这是两年多来,上天第一次给了这样一个不详的启示,往深里想,是不是这件事已经足够严重,严重到上天不得不警示的地步,否则若是寻常的奸臣贼子,哪里用得着如此大费周章!
每每想到这边,永康帝的心思就一沉——足够严重的意思,可不就是此奸臣足以霍乱超纲、甚至大明因为此人有颠覆的危险吗?!
一旦事情涉及到永康帝屁股底下的龙椅,那么事情的严重性就升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当夜,永康帝就派出了诸多锦衣卫出动,去调查他手下的臣子,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揣摩这个“西”字的含义。
已经荒废了近两年的朝政,最近却是每日都要上朝。臣子们一上朝,永康帝看群臣的眼神中就充满了防备和警惕,一旦有谁稍有不如意,就会被永康帝大加责罚,一时间人心惶惶,朝议之时都不敢发言,只想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不要让永康帝找到茬。
为着这事儿,没少有人往黄首辅那边跑,他作为群臣之首,有义务代表群臣劝谏一下皇上。这次不仅仅是其他人,就连黄党内部的人也是这个意思,让黄友仁也是苦不堪言:明显就是永康帝要找茬,他能有什么办法?
此时,黄友仁也终于开始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因为这两年太过纵着永康帝的性子行事,让永康帝处事愈加霸道、也愈加不将他这个首辅看在眼里。
要知道之前顾大人和高大人做首辅的时候,一个弄不好就要和永康帝正面刚,驳回永康帝的圣旨也是常有的事情。可是现在黄友仁为了缓解和永康帝之间的矛盾,想出来的办法是将永康帝当做菩萨一样的供起来。在黄友仁看来,永康帝最大的心思无非就是在寻求长生上,只要哄好了他这一点,那么就可两人相安无事了。可是谁知道,事情的起源偏偏就是出在这个“问天”上。
然而,让黄友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厄运才刚刚开始。
就在永康帝成天挖空心思琢磨这个问题的答案的第十天,京城之中突发异象,据传当朝首辅黄友仁的宅邸墙面上,有无数只蚂蚁汇聚而来,而且让人惊恐的是,竟然渐渐汇聚成“奸臣”二字!
最初发现这件事情的,是黄府的一个低等仆役,当时就吓得腿脚发软,跌跌撞撞得一边喊人一边奔走,闹的临近的下人都跑过去看热闹,最后是整个黄府人尽皆知!
黄友仁回去之后大为震怒,当即就下令杖毙了那位仆役,说他装神弄鬼、信口雌黄,搞的黄府上下人心惶惶。虽然在仗责那名仆役的时候,他一直在求饶,甚至说这件事就是他做的,但是因为在场看到的人太多了,此事又涉及到一些鬼神之说,就算黄家人再怎么三申五令地不许外传,这个事情还是流传了出去。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