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他之前跟晏非说魔宫最擅长采补并不全是逗人开心的玩笑话。
  比起那些普普通通能在各大书肆流通的话本,魔宫藏书阁里五花八门的书籍能堆满半间屋子。
  虽然师父说那些是邪术,不准他多接触,不过藏书阁里的话本,他为了打发时间还是看了不少。
  看见晏非泛红的耳朵,谢清霜无端冒出个念头,若是他把人带过去,这家伙该不会能把自己引燃吧。
  第14章 山间游乐
  当然只是想想而已,谢清霜没有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的打算,虽然他觉得晏非害羞的样子很有趣。
  既然晏非觉得他是张纯洁无瑕的白纸,暂时就先让他这么认为吧,不然把人吓到多不好。
  把那个箱子搬进房间后,话本的事也很快被晏非抛到脑后。
  他一向洒脱,对待让人纠结难解的事情从不过夜。
  如果解决不了,那就不理它,反正早晚有解决的一天。
  所以虽然明白了对谢清霜的感情,但因为目前没打算做什么,他暂时也不会表露出来,仍跟谢清霜像原来那样相处。
  地里的农活基本结束,秋高气爽,是难得的好天气。
  以往这个时候,晏非要么在各地的武林盟分部处理事务,要么跟友人在京郊的园林游玩。
  如今他父亲陪着母亲在各地游玩,武林盟的事情也就不用他操心,他没负担地撂了挑子,在谢清霜这里待得不要更开心,有些乐不思蜀的味道。
  就连弟弟差暗卫送上来的信件,他也只快速扫了几眼,没有理会。
  别以为他不知道弟弟的想法,再过些时日是弟妹的生辰,他弟就是想让他进宫带孩子,他才不干呢。
  小太子乖的时候是真乖,皮起来也是要人命,说上房揭瓦也不为过,哪里有陪在谢清霜身边舒心。
  远在盛京的晏知迟迟没收到兄长的回信,他就知道,兄长有了嫂子就会忘记他可怜的弟弟。
  于是,晏知将小太子打包送给了正在游山玩水的父母。
  晏非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他忙着当“木匠”呢。
  谢清霜前两日提出想跟晏非进山打猎,晏非还特意给他做了一副弓箭。
  做弓箭的间隙,晏非觉得谢清霜房间里空旷,给人做了不少东西。
  “你以前做过木匠吗?”谢清霜开玩笑问。
  “可能是家传天赋吧。”晏非居然认真回答,“听我娘说,她家祖上就是靠做木匠发家,才有了后来的家业。”
  虽然家里现在已经不以此为业,但苏家的人或多或少都会些木工活,这是祖传的家训,不能忘本。
  因为晏非天赋高,他是外祖最喜爱的孙辈,逢年过节,源源不断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从江南一路运到盛京。
  晏知对此也毫不在意,甚至跟外祖比谁送的多,谁让他是个兄控呢!
  ……
  自从来到引凤山,晏非时不时就会进山打猎,对路线早就了然于胸,不过他以往会约着山中其他猎户一起。
  这次有谢清霜在,他就没喊其他人。
  引凤山面积广阔,晏非跟谢清霜要去的是深山,其他猎户很少会涉足这些地方。
  其实魔宫附近这一片,猎户们都甚少前来。
  晏非见过宅院附近的机关,极其精巧,便是他弟弟手艺坊里的匠人加在一起也敌不过。
  谢清霜看出来晏非很喜欢这里,一进深山跟鱼儿入水差不多欢腾。
  深山时有猛兽出没,但以二人的武功,那些猛兽不足为惧。
  谢清霜玩了会就失去兴趣,年幼时,为了让他能拥有自保能力,师父他们想尽办法教他武功。
  谢清霜不愿辜负长辈心意,每一样都学了,只是始终提不起多高兴致,他对打打杀杀不感兴趣。
  如果真让他选,他更乐意下山做生意,他觉得自己特别庸俗,喜欢算账数钱。尤其数钱,他太喜欢了。
  可惜短时间内,他这个愿望都无法达成。
  谢清霜没管晏非去哪儿,在附近采摘了不少野山菌。
  深山里危险丛丛,但也藏着不少珍宝。
  谢清霜已经看见两根少说百年份的人参,他没采摘。
  若真是在深山寻药材下去卖,他们的生活不会很差,但难免惹来觊觎之心。
  他无法完全保证不被人发现异常,索性只采些普通药材让师父带下山卖掉维持生计,实在缺钱时才会卖根年份浅的人参。
  深山少有人至,随处可见野山菌。
  竹篮很快被填满,谢清霜攀了根树枝,坐上去吹风。
  风声寂寥,不比往日独来独往,即使晏非不在眼前,但想到有人陪,心情也会好上不少。
  晏非回来时只带着几样猎物,他俩吃不了多少,所以晏非没打太多。但他身上沾了许多草屑泥水,瞧着有些狼狈。
  晏非还是挺能臭美的人,尤其是在有好感的人面前,他将猎物放下,指着不远处的溪流:“我过去那边清理一下。”
  谢清霜知道晏非爱干净,受不了身上泥水,开口道:“带你去个地方。”
  穿过密林,眼前是一片湖,水雾迷蒙,偶有水鸟略过湖面,仿若人间仙境。
  又往前走一段距离,鼻尖嗅到略显熟悉的味道,晏非道:“这附近有温泉吗?”
  谢清霜点点头,他是闲不住的性子,这么多年过去,这附近山林早被他摸得清清楚楚。那几处温泉也是他无意间发现的,他自己也很少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