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比起大兴城的繁华,东都的富庶,西京就剩下奢华了。
而且西京的高压奢华,是有底蕴的。
田浩他们到了西京王宫,还真见到了芙蓉姑姑和冯德。
冯德田浩知道,二十三四岁的人,有举人功名,不过他更喜欢研究古物,能研究一个莲花纹的盘子而废寝忘食,是个非常痴迷的人。
芙蓉姑姑田浩是头一次见。
田浩以为叫“姑姑”起码三十多岁,在宫里容易老,而且宫里规矩严格,纵然是看守藏书阁的女官,也得跟容嬷嬷差不多了吧?
结果见到此女大为吃惊,这位芙蓉姑姑一身锦缎袄裙,有点宫装的意思,一头青丝盘成了利落的发髻,只在头上插了一朵绢布芙蓉花,耳朵上的珍珠耳环,脖子上的珍珠项链,手上的珍珠手串和珍珠戒指……只是田浩有些皱眉,因为一般来讲,珍珠这个东西,女子搭配都是有说法的,像是她这种成套珍珠首饰的风格,内敛的很,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妇人才会这么戴,因为岁月沉淀下的夕阳美人,才有足够的气韵撑起珍珠的光彩。
若是少妇佩戴的话,就是另外一种风格样式了,若是少女的话,多数都是带彩的那种。
是故意打扮得这么老气的么?
不过的确是很成熟稳重,礼仪特别好。
大家见过了礼,芙蓉姑姑才请他们入西京王宫参观:“一直没开业,就等着圣人了。”
“你们该开业开业,别耽误赚门票钱。”田浩都听乐了:“等三个地方通了车,来往观光的人多了,可以形成一个旅游路线。”
王破知他的意思,因为听说研究院那边有专门的火车研究所。
现在分出去的各种研究所太多了,有的他都没听说过,这火车据说速度超级快,还载重量大的惊人,从大兴城到东都西京两地,也就一天的时间,若是真的朝发夕至,那还有什么怕的?
全天下都不敢再有反叛的举动。
他想的都是军备,都是战事等等,田浩想的就是民生,就是怎么赚钱。
要不怎么说,这是一对儿呢。
一个军备一个民生,金融那边有田小宝,安全部那边有任涯,外头有丁家那帮儿郎们和好朋友们,都够十全十美啦。
“其实现在倒是有长途马车,只是每隔三天才走一个来回,有些慢,但每天都有车子出发,百姓们比以前方便多了。”冯德倒是个实在人,他说了长途公交马车和短途公交马车的运营情况。
以前百姓出门不方便,也不安全。
现在虽然也不方便,但安全上好多了。
公交马车有固定的停靠点,过夜也都是在驿站,那是官府的地盘,谁也不敢在那里惹是生非。
百姓们平时也不会出门走太远,一旦出门都是有事情要办的,所以目前来说,旅游的极少数,而且都是自家有车马的那种富贵人家,平头百姓可没有几个,就为了看一眼王宫,花费那么多银子,还要跑那么远。
“以后会更方便。”田浩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地图。
与东都的王宫一样,西京的王宫也有自己的特色。
西京的王宫,前宫是个“田”字形,后宫是个“目”字形,东边是大花园,西边是金鳞池,中间有金水河相连。
“其实这条金水河与其说是河流,不如说是人工开凿的防水渠。”冯德说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渠道路线优美,两边风景也好,甚至还有雕砌的护栏,若一旦遇到走水,这里的水足够浇灭整个王宫的大火。”
“金水河里有鱼么?”田浩关注的点,与众不同。
“有……原来没有。”冯德话说一半就改口了。
“嗯?”田浩觉得有问题。
“圣人容禀,以前金水河里都是锦鲤,后来冯德说锦鲤养着不能吃,金水河也没个欣赏锦鲤的地方,就都给捞出来,卖了。”芙蓉姑姑赶紧道:“卖的银钱用来做办事处的开支,金水河里重新放了鱼苗,鲤鱼草根的都有,养个一二年捞出来卖,好多人为了讨个好彩头,都花高价买呢。”
“这是我们西京王宫,头一个进项。”比起芙蓉姑姑有些胆战心惊的说明,冯德一点都不怕说给他们听:“西京王宫其实也有点特色,这里有唐朝时期的格局,古物也多是金银玉器,对了,还有一些壁画。”
“真的?”田浩前世倒是参观过古代壁画,也看过现代壁画,但古代壁画都是被保护起来的,现代壁画也不可能让人随便上手去摸呀。
“可以摸一下吗?”他就想上手摸一摸。
“可以啊。”芙蓉姑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倒是冯德,硬邦邦的来了一句:“摸之前记得洗手,不能使劲儿摸,然后摸完了还得洗手。”
“这个我懂。”田浩点头,壁画用的染料谁知道都有什么啊?必须洗手,就跟餐前便后一样的道理。
他们去了前宫看了看,田浩指着前宫的正殿,跟王破他们吐槽:“看看,都一样,小金殿是吧?”
“对,您知道?”芙蓉姑姑有些惊讶呢。
“东都王宫也有这么一个小金殿,大家都不好意思叫金銮殿是怎么着?按照比例缩小的,大致上跟金銮殿也不差什么了。”田浩乐的嘎嘎的:“后头的宫殿倒是有点看头,还是拉门的那种。”
“是有一些盛唐之遗风。”
其实前宫和后宫都风景不错的,但是田浩就对壁画感兴趣,真的上手摸了一下,然后扭头就跟冯德道:“这里的壁画不错,但是要保护起来,这前头两米远的距离,拉上警戒线,或者立上围栏,不许人跨过去,也不许人带液体进来,万一想泼脏了壁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