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比起满朝的老大人们,谁有定国公的军中经历足?
  他一开口,剩下的武将,不论是不是定国公府阵营的人都支持定国公。
  尤其是独眼狼,他更狠,一开口不止是要练习火枪,还得练习火炮。
  一百把火枪,射出去的子弹,都不如一发炮弹贵好么,还要“时不时”的练习,这哪儿练得起啊?
  郑太后急的不行,她趁着定国公没在京城的时候,卡着军需的火器和子弹供应,总算是攒了点银子出来,又监守自盗、偷梁换柱的四处搂钱,给自己培养势力,如今内府的麻烦还没解决,这军中又要大规模演练火器,上哪儿有那么多银子浪费去啊?
  而且这钱费没了,还什么都得不到。
  她纵然看重兵权,却不是看重旁人手里的兵权。
  兵权还不在她手里呢!
  皇室宗亲们在这件事情上,更没有发言权,敏郡王一开口,御林将军独眼狼就摆了摆手,把他给堵了回去:“郡王不知兵事,还是不要发言了,免得闹出笑话来。”
  其他武将们更是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兀自商讨的热火朝天。
  敏郡王讨了个没趣儿,也不敢再开口。
  加上平国公冷冷的看着他们,定国公也注意到了这群不安分的皇室宗亲,压力太大,敏郡王明智的选择了“哑火”。
  “哪有那许多银钱……。”郑太后一看这样不行啊,于是她亲自上阵,但刚开口,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就一起说应该是有的,每年都有军费预算,全都留了出来。
  气的郑太后咬牙切齿,偏偏此等大事,绝非她一个深宫老妪能左右的,此事商量的十分容易,且容不得她半个“不”字儿。
  等到人散了后,郑太后回到后宫,气的头疼欲裂:“真真是白养了这些东西,自打定国公回来,一个个就成了缩头的王八,不敢吭一声,都说定国公乃是忠臣良将,就是这么个忠臣法儿?”
  四个女官面面相觑。
  兰女官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劝慰郑太后:“太后娘娘且息怒吧,那是定国公啊,不说西北,就是天下人都知道,定国公乃是忠臣良将,比镇国公和安国公可强多了。”
  “是啊,太后娘娘,您往好处想,如今咱们大兴可是有定国公和平国公在,四位国公都是国之柱石,但咱们可有两位,还有长生公子,这不是比东都西京都有底气么?”
  “那他们也不是真心要帮哀家的。”郑太后虽然消气了一些,却依然不甘心:“派人去东都和西京,告诉他们,动手吧!既然不能在大兴城行事,那东都和西京总可以吧?叫鸟儿们动一动。镇国公和安国公,也该去拜见先帝了。”
  “是。”四位女官神情一凛,低头应声,各自去做事情。
  郑太后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宫里的窗户,多数都换成了透明玻璃的,透光好,还能在冬日看外面的风景,亦不会太冷。
  乃是田小宝义务为皇宫大内换的,只是只给住人的地方换,那些封存起来的宫殿就没这个待遇了。
  这时,一群鸽子飞过,哨声悠然传来,让人心旷神怡,郑太后喃喃自语:“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就在郑太后发呆的时候,田浩被他大舅父,定国公丁超提溜着,去了兵部。
  田浩头一次正大光明的来六部衙门,看兵部什么都好奇:“这就是兵部啊?”
  “少东张西望的,我问你,怎么突然要搞什么训练演习的?而不是秋猎什么的?”定国公丁超,可不信他这外甥是个老实猫冬的人。
  “打什么秋猎啊?这附近有猎场,但都是什么猎场?我又不是没去过,刺激的很!”田浩吐槽:“大舅父,诸位别那么紧张嘛,不过是想看看如今大兴城战斗力如何,听闻军中的花样颇多,猎场里都是人养出来的野物,就没见过凶残的,上次见到的还是人家故意放进来的,所以还是别兴师动众的去搞什么秋猎了,老实的训练吧!”
  当年大兴猎场的事情,好多人还记忆犹新呢!
  毕竟那次之后,朝廷格局大变样。
  也是那次之后,先帝又有了三位小皇子诞生。
  “还战斗力,拿了个鸡毛就当令箭的人有的是。”有武将一听这话就不满意:“老夫征战沙场半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少爷兵,来了后训练了几次,不行就给撤职了,结果第二天就有皇室宗亲的人来说三道四,气的老夫差点拔剑砍人!”
  “军中被人掺了沙子,须得清理出去才行。”定国公丁超摸着胡子道:“正好借着此次拉练的由头,不合格的都滚蛋,军中不养废物,也不缺少爷,至于娘子军?交给命理司的人去梳理,他们有女探子,方便一些。”
  “是。”王破一拱手,就应下了这个差事。
  其他武将见定国公竟然能吩咐平国公做事,且平国公丝毫没有觉得不妥当,听话极了,行动上更是以晚辈自居,再看长生公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人家这可真是一家人了。
  命理司那边忙着清理内府,武将们忙着清理军中的渣滓,没到三天,东都西京前后脚传来了消息:镇国公和安国公,前后脚的没了!
  762准备料理郑太后
  762准备料理郑太后
  “怎么会这么巧?”田浩接到奏报的时候,正和王破在命理司收拾卷宗,并且制定各项计划。
  刚有了点要完事了的意思,就被这两个消息,弄了个措手不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