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田浩这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说法。
  穷人的田地都薄的很,种的麦子谷子,甚至是高粱都是二三百斤的收成,去掉种子,如果是租赁的田地,估计最后也就能剩下一个口粮,二两银子这样。
  要攒多久才能攒下二十两银子?十年八年的吧。
  自家的田地还好一些,但人口一直不多,西北这边还总是有战事发生,前些年着急的时候,是直接在民间征粮,朝廷的粮草送来的都不及时。
  不然聂凤娘当年也不会跟丁海认识。
  这次的风灾,倒是让一些穷苦人家减少了损失,他们只知道玉米高产,就种了玉米,虽然玉米没有麦子卖的那么贵,但是玉米面儿也能填饱肚子。
  玉米也是粮食,也能卖钱的。
  综合下来不比种麦子收获少。
  所以他们种了玉米,再说玉米不挑地,土豆更不挑,结果他们这次却没什么损失。
  “这年头到底是富裕的人少,穷人多,他们没多少损失,就行了。”田浩松了口气:“不知道军田那头怎么样了。”
  “那边都是你那个,机械化种植的玉米,更没问题了。”王破伸手揽着他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亲热姿态:“你要是担心的话,咱们这就去看看,关外没有田地,应该没什么损失。”
  “对,军田那里种的不是玉米就是土豆,应该没事儿,有事情早就有人来报信了。”三舅母抱着孩子笑呵呵的非常乐观:“还真是多亏了这玉米,足够壮实,风都吹不倒。”
  田浩心说这玉米也就仗着自己是原生品种,长得矮,还粗壮,要是他前世改良过的那种玉米,长得一人多高,一根玉米杆上结两个玉米穗子,高产的同时,玉米杆也就没那么粗壮结实了。
  风能不能吹倒可就不一定啦!
  因为起了风灾的关系,这个秋天提前收割,连田浩这边都是如此。
  幸好粮食虽然没有比去年多多少,但是也没少太多,算不上丰收可也算是平常。
  按照徐鹤的话来说:“只要不是歉收,就是老天爷保佑了。”
  “你那边没事吧?”田浩比较关心的是普通人的情况,他能从徐鹤这里了解一些。
  “没事,都还不错,虽然没丰收但也没歉收就好。”徐鹤道:“刮大风的那天,我还以为我的天都要塌了。”
  他那里不仅修缮了新的县城城池,还用了二百青壮。
  他们可是连春种秋收都没回去,就闷头干活了,这要是颗粒无收,西北非得乱了不可。
  “也幸好啊,听了你的话,跟你学的,没有将粮仓里的粮食卖了,都留着呢,有个什么事情,起码粮仓里是满的。”徐鹤又道:“咱们西北这边是没事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别的地方,万一有流民过来……。”
  “那就留下,跟咱们一起建设大西北!”田浩一听,有人来?那感情好啊。
  “呸!”徐鹤气的真想吐他一脸唾沫星子:“我……。”
  他刚说到这里,李大夫的大徒弟就风一般的跑了进来:“公子,徐县令,徐夫人要生了!”
  徐夫人,游娘,要生了!
  “啊?”徐鹤有些傻眼。
  田浩一把抓起他胳膊:“走,去妇幼保健院。”
  妻子生产,做丈夫的怎么能不在跟前儿?
  徐鹤整个人都有些蒙圈了,被田浩抓着走。
  妇幼保健院就在田家堡里,这附近但凡是能来的孕妇都在这里生产坐月子。
  到了地方,产妇已经进去了,徐鹤可算是能说话了,哆嗦着手,扎扎着跟要发动光波似的:“怎么没有热水呢?还不到十个月吧?”
  旁边路过一个稳婆:“孩子不是必须要怀孕十个月才会降生,一般七个月之后就要进入预产期了,里头是有热水管的,不用来回跑,这都不知道?”
  “他急糊涂了,里头是他媳妇儿。”田浩认识这个稳婆,别看年轻,梳了个妇人发髻,可却是跟着李夫人学了快五年的医女,如今升做了稳婆。
  “哦,怪不得,那你在窗户那里站着,可以隔着窗户跟产妇说说话,打打气,女人生产不容易,男人也该配合一下。”稳婆可厉害了,指挥徐鹤这六首状元郎,站在窗户下跟里头喊口号:“游娘啊,我在这里,等你跟孩子出来。”
  “知道了!”
  里头是游娘的声音,回答了他。
  游娘也没有想到,徐鹤这个时候来了,虽然知道他要来田家堡,但是知道他是来办事的,未必会在自己生产的时候来,但是心里一直惦记。
  游娘没有婆家了,唯一的祖母也去了。
  如今只有这个丈夫,还有肚子里即将出世的孩子,是她的依靠。
  因为没有长辈在身边,游娘怀了后基本上都是养在妇幼保健院里,吃喝都很讲究,还有定国公府女眷时不时的来看望。
  但是她还是想要丈夫的陪伴。
  如今临盆在即,丈夫就在外面守着,她心里有了底气。
  里面的人有条不紊的忙着,田浩陪着徐鹤:“你别急,急了也帮不上忙,对了,你家孩子打算叫什么呀?”
  “这……还不知道男女呢!”徐鹤没想过。
  “叫徐风如何?这一场大风,刮来个福娃!”田浩跟他耍嘴皮子逗闷子:“小名就叫福娃了。”
  “这什么名字呀?不好。”徐鹤摇头:“我出生在秋天,我父亲说,当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故而给我起名为鹤,字是我祖父给起的,这孩子叫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