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田家堡条件比工业园可要好多了,工业园虽然也生活方便,但很多东西都不如田家堡这里的好。
回来后不到三天,西北风刮得厉害,鹅毛大雪打着旋儿的就下了。
田浩坐在屋里,看着玻璃窗外的大雪,抱着一碗桂花米酒酿圆子:“外头这么大的雪呀!”
“幸好回来得早。”王破也看到了外头的大雪,他手里拿着一块热乎的枣糕:“不然就要被隔在工业园那头了。”
“今年的风雪有些大,刚冬月就这样了,腊月里指不定多冷呢。”田浩皱了皱眉头,这个时代多半时候,都是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过日子。
天下虽然三国鼎立,但好歹这几年都是丰收,除却那一年西北大学,外族来犯外,就没有太大的天灾人祸了,当然,有可能是他孤陋寡闻。
“西北不是一向如此吗?”王破对这种事情是真的一窍不通,他记得西北一直都是这样,风沙大,风雪也大,在这边几年了,他都习惯了。
田浩却不太看好这老天爷的脸色,好了几年,也该有点变化了。
他就开始嘱咐田忠管事的囤积粮米,盐巴茶叶和布匹,煤炭木柴等物。
“少爷啊,这些东西,咱们田家堡每年都积攒的,起码能用上一年半载的,遇到什么事儿都不怕。”田忠管事的听了他的话,笑着跟他道:“这是老规矩,大户人家谁不是有一粮仓的存粮啊?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遇到事情也不慌。”
“囤的太少,以后照着二年的量囤积,我记得稻米小麦的如果不脱壳,存放妥当的话能放上二年的吧?”
“不脱壳的话,放好了能放三五年,若是豆子粟米之类的,能放个五六年呢。”这一点,田忠管事的比田浩知道的清楚:“再说了,不止粮食,还有各色菜干、肉干的,腊肉能一放好几年都坏不了,还自带咸味,要是盐巴一时不济,那咸腊肉也能当盐巴一样用的。”
田浩顿觉稀奇:“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啊!行,那你叫人预备一下,咱们今年的粮食不卖了,都留着吧,各家如果有人问,你就是是我的吩咐,咱们的人也都告诉一声,现在也不缺钱花了,也没那么重的赋税粮税的征收,粮食放在粮仓里又跑不了。”
“也是,万一有人不听呢?”
“无妨,他们爱听不听,咱们必须要说到了,都知道就行。”田浩想了想,告诉田忠管事的:“叫养殖场那边多多的做腊肉,咸腊肉!还有风干牛肉干等等,耐储存的东西。那个风干鸡、风干鸭的都来一些。”
“好的,少爷。”虽然不懂少爷这是为什么,但田忠管事的还是忠心的执行了田浩的吩咐。
他这些动作都没有避着人。
很快就有人知道了,当然,他的话也传了出去,很多人都跟风听话的没出手自家的粮食,反正也没什么,粮食留着终归是要吃的么。
又有人来往田家堡与丁家镇和威远县之间,徐鹤也听说了此事,他想了半天,没想出来什么原因,但是长生这人见识比他远多了,他就干脆的也跟风,囤积起了这些东西。
并且因为自家有两个粮店的关系,今年特意新建了一个粮仓,虽然是私人的,但也跟县衙里的公用粮仓一般大。
索性里头都是满的,他本来是想来年将这些陈粮卖给酿酒作坊,现在么,不卖了!
等到了腊八,天气果然更加的冷了,王破领着田浩回丁家镇吃腊八粥,都没敢叫他骑马,是坐着马车回去的:“外面太冷了,骑马我怕他冻着,特意让坐的马车回来。”
大家看到田浩是坐着马车回来的,都吓坏了,以为他怎么了呢,一听王破这么解释,才恍然大悟:“这孩子,在西北这边时间长了,都忘了他身子单薄的事儿,看着他每日骑马溜溜的来回,还以为健壮了许多呢。”
大舅母丁兰氏一甩手里的帕子:“这么一看还是有些弱。”
其实田浩已经很强壮了,这两年忙活的都没时间生病,但是他现在穿的一般般,坐车里并不冷,入了房间里,更是温暖如春。
可王破他们却是穿着大毛衣服进来的,本就比他高比他壮,再加上衣服,衬托的田浩的确是瘦弱了一些。
“只是天气冷了点子,没有多瘦弱。”田浩还觉得自己身体不错。
“那也得补一补,冬日最容易进补的时候,你也被拿那些羊肉汤糊弄,多吃点好的,我那里让人备了上等的燕窝,我知道你不缺人参,拿回去炖了。”二舅母也觉得田浩有些可怜:“你看看王破,再看看你哥哥们,你弟弟都比你高壮了。”
“唯一不如你的就剩下你两个妹妹和那没太长大的表弟,还有这三个小不点。”三舅母也道:“看你还好意思不壮一些?”
说的田浩臊红了脸:“我都这么大了,还跟小孩儿似的……。”
“你就是个小孩儿!”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包括王破在内。
气的田浩这个郁闷,一口气喝了两大碗腊八粥,吃了一碟蒜茄子。
走的时候还真是带了不少补品,回去后王破看着他吃的,可才吃了三天,田浩就着凉了。
外面寒风呼啸,屋里田浩脸色通红,李文老大夫亲来给他号脉:“阴虚火旺,虚不受补,给他吃了什么?”
王破赶紧报了出来“人参燕窝高丽参,鹿茸桂圆龙眼肉。”
“不成的,这么燥热的东西,他可吃不得。”李文老大夫摇了摇头:“当年给他开的那个药膳方子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