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田浩嘿嘿一乐,随后小心翼翼的问老太太:“那姥姥,您这身手是哪儿学来的啊?”
  老太太可是文城侯府的嫡女啊!
  按理来说,应该是学的诗词歌赋才对,但是老太太那手劲儿,明显是练过的人。
  “老太太我虽然是出身文城侯府,可我的母亲,却是将门虎女,从小我这力气就大,跟一般的闺阁女子不同,所以从小时候开始,就有母亲和外祖家的舅舅们教导一些武艺,虽然不能上阵杀敌,但身体壮实,手劲儿大,这是个秘密!”老太太小声的告诉田浩:“你舅父他们小时候,没少被我这个做母亲的收拾!你外祖父虽然在女色上有了点瑕疵,但他不敢对我不敬,不然打起来,我也未必输给他。”
  田浩肃然起敬:“姥姥威武!”
  他没见过外祖父,但是听说过很多他老人家的英雄事迹,老太太这么说,口气虽然大了点儿,但谁敢保证,她就真的打不过先定国公?
  当然,田浩猜测,有他外祖父让着媳妇儿的成分在内。
  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太太手劲儿这么大,几个舅父和表哥们,都那么孔武有力。
  双方血脉都不简单啊!
  而且老太太是文城侯府的嫡女,却能嫁入武将世家,原来也是有家学渊源的。
  再想一想三舅父和淳哥儿,只能说,血脉很重要啊!
  跟老太太打过了招呼,又跟大舅母说了一声,毕竟是当家的太太,大舅母还给他送了不少东西来。
  翌日,田浩就在老太太这儿用了早饭,然后告辞离开,回到破军院收拾了一番,换上了便捷的骑马装束,就上了马车。
  他还不能骑马,只能坐车,幸好啊,如今外面也算是春暖花开了。
  江南三月就可以烟雨迷离,草长莺飞了,可大兴城这里只有柳枝泛黄绿,桃杏花开忙。
  连燕子都还没飞来呢。
  他们出了京城,走了半天才到地方,是城郊西山下的一大片庄子。
  没有良田,就是这整座西山,以及山脚下的地盘,都是西山庄子的范围,也就是定国公府的庄子。
  “不种地,这里的人咋收入呢?”田浩看了看这一片建筑。
  有一个很大的中式庄子,那是定国公府西山庄子,他们即将入住的地方。
  在庄子周围,按照九宫的布局,搭建的是一些青砖瓦房,甚至外围还有一个很大的马厩,里头饲养了不少马匹呢。
  “山上种植的果树,还养了不少活物,往西山山脉里走的话,还有一些野兽。”大表哥丁海用马鞭子指着延绵不绝的西山山脉:“这地方,也就咱们家能镇得住,换个人家,不够那些山里猛兽祸害的,这里居住的都是亲兵的家眷,或者是退役的老兵们,人数多,还都有两下子身手,他们当年的随身兵器都还在呢。”
  田浩想了想:“那挺好的!”
  只是粗略的算了算,定国公府好像这样的人不少,收留病残退伍老兵,还有历代的亲兵,人数可不少,怪不得定国公府如此家大业大,但是却一点都不奢侈。
  哥哥们的零花钱少得可怜,合着开销的大头在这儿呢。
  可以前打仗,有战利品,那才是发的大财;现在人都回来了,边境无事,也打不起来了,进项少了好大一截,日后恐怕生活会越发的捉襟见肘、寅吃卯粮了。
  再想到那贰拾万两银子的外债……田浩就明白了,为什么三位舅父,对还债不积极了。
  他们到了地方,有一群人在等他们。
  但只有几个老人站在最前面,其他人都站在两边,为的是不堵着路。
  这也是军中的规矩,行军道是不许站太多的人的,以免堵着交通不便。
  看到几位老人,大表哥下了马就抱拳问好,都是爷爷辈的人。
  果然,田浩听了半天,才听明白,这几位老人,是他外祖父的亲兵,所剩不多了,就这么几个。
  一群人都不见外,田浩也不见外。
  这些老人年纪足够做他的爷爷了。
  所以他也跟着喊爷爷,年纪稍微年轻点的就喊伯伯叔叔,再年纪轻的就喊大哥。
  左右他年少,脸嫩,除了淳哥儿和田小宝,谁都比他壮,一群大葱里就三棵豆芽菜,还一个比一个乖巧,自然是得了欢心。
  “这就是长生少爷啊?果然长得俊俏。”
  “长生少爷啊,那不是姑奶奶的儿子?”
  “是呢!”
  “长得真好,听说学问更好。”
  “读书人啊!”
  “举人。”
  “那敢情好。”
  “总比咱们一群大老粗强。”
  一群人夸赞的话都很朴实,田浩也不介意。
  热闹的被人拥簇着进了这西山庄园,这里就是个古代标准的庄子,大大的三进四合院,地方大,庭院大,哪儿哪儿都宽阔的很。
  与大兴城里那条条框框、横平竖直不同,这里是有多大地方就圈多大地方,院子里还有菜地呢!
  田浩看到了,那菜地都翻了过来,整理过了。
  “长生少爷不喜欢这菜地,可以种一些花花草草。”庄头是个老伯,是个少了一只胳膊的老兵,面容狰狞,身材魁梧,但说话倒是挺憨厚。
  “别,这菜地就该种菜,种花花草草的也不能当吃的。”田浩赶紧的道:“这里不错,田园么,就该有田园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