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是,我都没见过徐阁老。”田浩这个郁闷,就别提了。
话说阁老这个身份,请谁都足够了,连皇亲国戚都不能不给面子。
“但是他听过你的大名。”王破道:“而且他是先帝时期的老臣了,如今这样的老臣不多了,圣人都得给他一点薄面。”
换言之,你小子的面子也挺大。
“徐鹤是他的?”田浩想了想:“孙子!”
“对。”王破点头:“他算得上是长辈,今年已经六十开外了,其实平日里已经不怎么管事,他出面请你吃开江鱼,完全没问题。”
田浩挠了挠头:“徐阁老,他儿子就是内阁大学士,徐朗,是吧?”
“没错儿!”王破继续点头:“徐家算得上是文臣里,顶尖的人家了。”
“他们家没有女眷在后宫?”田浩是知道徐家的门第有多高了。
父子俩,徐阁老,徐大学士,这都是入内阁的人啊!
徐鹤也是走的文臣路子,将来只要想名留青史,有个好听的名头,李大叔康盛帝肯定会让这徐家父祖孙三人,同为阁老,将来的史书上,文人笔下,少不了一句“明君贤臣”、“君臣相得益彰”之类的美言。
“这个还真不好推,但我都说了偶感风寒了。”田浩犯愁了。
“不如就三日之后?”王破建议:“有了徐阁老在前头挡着,起码三天之内,应该没什么人能来强请你。”
“好。”田浩点头。
王破就去办了此事。
田浩这会都没心情摆弄什么油画工具了。
王破去而复返,带了几个帖子回来:“都是帖子,我跟来人都说了,你偶感风寒,然后徐阁老家的人他们都看到了,一哄而散,但也挡不了太久,三五日之后,这些人还会再来。”
“虽然早有预感,可真事到临头了,还是有些烦心。”田浩干脆也不弄什么油画了,一脸生无可恋表情的摊在了罗汉床上,摆了个大大的“大”字,也没能铺满整个罗汉床。
“为什么要让三老爷,这么折腾?”王破问田浩:“国库虽然空虚,但户部是个油水丰厚的衙门,这么一折腾,差事可能还得拖下去。”
“我知道。”田浩叹了口气:“先不说,他们给我三舅父挖的坑,掉下去就是万劫不复了,就说定国公府,可还欠着户部贰拾万两银子没还呢。”
王破一愣:“可是,那是二十年前,定国公府借的,那是支付给西北军的军饷!”
“看看,看看!”田浩一摊手:“你都这么说了,许多人都默认了,那笔银子不必归还了,是不是?”
“是啊!”王破点头,表情理所当然。
“但欠条还在户部衙门里放着呢!”田浩道:“何况,西北军至今为止,军心可用。”
王破以前跟他讨论过此事,只是两个人那个时候没有谈论的这么深,且王破是知道点内情的人,终究是跟田浩有点私人交情,王破勉勉强强、马马虎虎、含糊不清的道:“上头不会怎么样定国公府。”
以前田浩以为他是江湖中人,对他的话,没那么深入分析过,现在不同了,田浩猜到了一些什么,王破的身份呢,也呼之欲出,只差那层窗户纸了,故而他的话,田浩还是很认真的在听,在心里分析利弊:“定国公府是因为人品好,家风正,才会如此,就算结果是苦涩的,也比旁人的轻了许多,不然的话,恐怕下场……不是杨家将,就是岳家军了。”
“不会,不会!”王破赶紧否认,随后无奈的道:“你举例子的时候,能不能挑点好的?”
这两个例子,结局一个比一个凄惨。
且宋朝的覆灭,也十分的让人无语。
“这一代的皇帝英明神武,你能保证下一代也会如此?”田浩嗤之以鼻:“君子之泽,三世而竭,五世而斩。”
这是是《孟子·离娄章句下》中的句子,意思是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
同样的,定国公府,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
前三代都战死沙场,第四代终于在家过世的,也就是他外祖父,他大舅父是第五代定国公。
定国公从来都是西北军的大将军,可他大舅父现在却是在京城,当的禁卫军的大将军,禁卫军那么多个大将军,他是其中之一。
并不是独立的一个。
何况,西北军现在没有大将军,只有副将,朝廷连让他大舅父,遥领西北大将军之职,都没有!
“不会。”王破这会儿说这两个否认得字,就不如刚才那么有底气了:“本朝正盛世呢!”
“那又如何?大唐盛世盖天下。”田浩呲牙:“还不是盛极而裂?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盛世而亡的朝代。”
“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破十分不满意,田浩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唱衰。
“没什么。”田浩意识到,自己一不小心,就发泄了心里的不满,所以赶紧换了个话题:“他们这么急着约我,是有什么大事情吗?”
“大概吧?”王破想了想,意有所指的提点他:“朝廷大事,你一个小小的举人,不要随便参与了,这次是例外,三老爷毕竟是你的亲舅父。”
换言之,没事儿少出这种闹起来动静太大,几乎把整个户部都天翻地覆了的主意。
“好吧。”田浩打了个哈欠:“困了,睡一会儿,你守着我哈,不要让我睡太久,晚上该走了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