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求各个都是娇贵的女孩儿,一两个也好啊,老丁家阳盛阴衰多少年了,也该有几个女孩子了。
  老太太美好的盼望着。
  因为回来了就跑来见老太太了,还没更衣呢,所以一家四口暂时告辞,回去他们的院落,安顿一下,起码要洗漱更衣后,来老太太这里吃一顿团圆的晚饭。
  等他们走了,大舅父他们也告辞,要回去安排一番。
  就剩下老太太和田浩了,田浩才上前,给老太太轻轻地揉着后背:“姥姥累了吧?”
  刚才又是哭,又是笑的,还打了人呢,老人年纪大了,心绪起伏不宜过大。
  “唉,你三舅父一走十几年,我头两年连觉都睡不安稳,如今回来了,也变了模样,你三舅母的出身不高,倒也知书达理,今日回来,没有满头珠翠,有心了。”老太太感慨了一番:“到底是读书人家出来的闺女,就是懂规矩。”
  田浩明白了,三舅母并不是平日里就穿戴的素净,而是因为他在守孝,他们没有办法回来,送来的丧仪到底是不如亲自表示的好,于是穿戴的素净,不见什么艳色。
  “你怎么看你三舅父全家?”老太太冷不丁问了田浩这么一句话。
  “刚见了面,还没相处过,如何评价?”田浩给老太太捶肩膀:“何况这是我三舅父,不是外人。”
  老太太沉默了一下:“是啊,不是外人。”
  田浩看出来了,老太太对三舅父可能有点什么,心结?还是生的时候,难产了?
  都不应该吧?没听母亲提起过。
  但的确是不如跟大舅父二舅父那么自然。
  可这是长辈们的事情,他一个小辈不好说什么,于是转移了话题,跟老太太聊了一会儿,就去午睡了一下。
  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发现三位舅母都在老太太这儿,陪着老太太说话摸牌呢。
  “醒了啊?”老太太看到他来了,就笑着招呼他过来:“晚上给你三舅父三舅母全家接风洗尘。”
  “是家宴呢。”田浩给三位舅母见礼,然后坐在了老太太的身边:“小表弟和小表妹呢?”
  “在午睡,今天刚回来,还不太习惯,累了一路,这会儿啊,睡得沉,待得用晚饭了再叫他们过来。”三舅母仔细的看了看田浩:“长生的身板子是单薄了一些,但是长得可真好啊!老太太,好福气哦。”
  田浩羞涩了一下,说实话,他这幅身体是单薄了一些,但是长相绝对没得挑。
  要是古代有出道的,他起码也得是个当红炸子鸡啊!
  “这孩子长得好,我知道,就是身体不太强,你家那小子啊,我看要读书科举,也得有个好身板子才行。”老太太旧话重提:“现在小,就在家练一练,等大一些了,再去军营里滚一圈儿,出来就差不多了。”
  总之,不管干什么,丁家的男娃儿们,都要去军中滚一圈,这是丁家的传统。
  作为儿媳妇的丁姚氏也不能表示反对:“一切都听老太太和老爷的,儿媳妇可不管淳儿的事情,只管安享富贵。”
  “还得再给老三开枝散叶才行。”老太太乐着打趣她:“东北那地方苦寒,你俩不多要孩子也说得过去,如今回了京城,在自己家,条件好了也该再要一个了。”
  老大家的三个男孩儿,老二家的也三个男孩儿。
  就老三家的,一个男孩儿,虽然有一个女孩儿加分,但老太太还是乐意看到儿子们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场景。
  说的三舅母脸色一红,羞涩了。
  田浩假装自己没听见,认真地看着老太太手里的牌:“这个不要,这个出!”
  “哎呀呀,还真是。”老太太听了他的指点,赶紧出牌。
  玩了一会儿,这牌局就结束了,三舅母赢了二十多两银子,喜滋滋的数着银子,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还是母亲嫂子们疼我,知道我这刚回来,就给我送钱,呵呵呵……二十多两银子呢!”
  “这点小钱儿,看把你给美的。”老太太乐呵呵的虚空点点她:“没出息。”
  “老太太,不是儿媳妇没出息啊,是在外面的日子,过得是真的清贫。”三舅母感叹道:“从这第一繁华之地,到了东北的穷乡僻壤,那县城破败不堪,就今天这些银子,能让我们一家四口,舒舒服服,不愁吃喝的过一年,还绰绰有余。”
  “那么贫瘠啊?”大舅母听的唏嘘不已,她的月例都比这点钱多。
  “贫瘠,还穷山恶水,出了很多的刁民。”三舅母道:“老爷在那里,做的十分辛苦,六七年的时间,才让那个县好一些,临走的时候,修缮了一下城墙和衙门,唉,后来去做了知府,倒是好了许多,又是五年多的时间,才把政务捋顺,把政绩做出来。”
  听起来就很辛苦,虽然三舅母没说的多详细,可大家都能想象出来,三舅父的日子,肯定过的很辛苦。
  “老三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每次都说很好,很好,老婆子就知道,他啊,死鸭子嘴硬,在外头也不会打着定国公府的名义,说什么大丈夫当自立自强,哼!他倒是立住了,让妻儿跟着遭罪,老三家的也是吃了苦的,跟着他这么一个犟种!”老太太很是生气。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倔强,但人好,这么年在外头,不是没人送他女子,他一个都没要,说没看上,一个都没有,不论是良家妇人还是风月花魁,他都说没看上,额呵呵呵……就这一点,母亲,儿媳妇跟着他吃糠咽菜都心甘情愿。”三舅母笑着摇了摇头:“儿媳妇有些善妒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