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纵然不想儿子,难道老太太也不想孙子吗?
都说远香近臭,按理来说,老太太应该想念三舅父全家才对啊?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全家都在身边,连他这个外孙子都在身边,唯一不在身边的就是三舅父全家了。
三舅父又跟他母亲一样,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才对。
可是老太太好像对三舅父一家,态度有些冷淡呢?
“你三舅父是个读书的料子,全家也就他跟你差不多,你外祖父就找了大兴书院,送他去读书了,没成想还真读成了,考了个进士,名次不高不低,但也很让你外祖父高兴,等他娶亲了,你外祖父也含笑而逝了。”老太太提起此事,表情倒也算是平静:“后来他先在京中的翰林院观政,后头又考了庶吉士,外派去做了县令,这一走就是十年,孩子都有了,给家里报了几次喜讯,你大舅父和二舅父倒是合拍得很,一个在京中兵部,一个在边关镇守,如今都能回来,我老太太高兴啊!”
田浩听出来了,这老太太对三舅父不太喜欢提起。
说的更多的是老爷子的事情。
等到吃晚饭之后,田浩就跟老太太告别,回到了破军院。
牛奶娘也回来了:“今儿跟着周姨出门去,真是跟对了人。”
田浩看牛奶娘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就问她高兴什么呢:“捡着钱了?”
“差不多。”牛奶娘喜滋滋的道:“找了几个皮货铺子,价比三家,选了个最便宜的,他们家进出皮子多,价格也低一些,还能给人做好,只是每一次下单不得少于十件,咱们这儿一口气定了八十件,要的价钱又低了点儿,还说日后有需要,尽管找去,他们那儿就全大兴城最低价了,也懂规矩,给大户人家做也不是头一次了。”
“那就好。”田浩听她说挺开心的,就没多问。
田浩就这样过了几天,老太太给他说外祖父的故事,他呢,给老太太等人讲一些格林童话、天方夜谭等等,倒也自得其乐的很。
只是这一日,轮到老太太给他讲外祖父力战关外一来犯敌寇的时候,大舅母跟二舅母联袂而来。
“这会儿正秋收的热闹,你们俩怎么一起来了?”老太太看到俩儿媳妇来了还挺纳闷呢。
过了中秋节,剩下的就是秋收大事了。
别说定国公府,全天下都忙着秋收呢。
不过忙的是干活的人,而主持中馈的人,是需要查看账目,尤其是入库的粮食等物。
有些地方离得远,粮食也不会存下太多,一般会卖一半留一半,卖多少全看当年的粮食价格了。
而定国公府的粮食……田浩不太清楚去向,不过应该是一笔大收入才是。
地里产出的并非只有粮食,还有蔬菜瓜果,有山的还有一些野味,各个庄子上的庄头,会带一些养成了的家禽家畜以及一些收益来府上。
具体的情况,田浩不知道,也不太懂,但这个时候,应该是很忙的,已经好几日没见到长辈们的身影了。
这会儿俩人却联袂而来,而且一脸的喜色。
“老太太,明儿三弟全家就到了,今天就有前头探马来报。”大舅母笑着道:“明儿正午到家,晚上啊,咱们全家就能团圆了。”
二舅母也笑着道:“恭喜老太太啊!”
“好,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老太太有些感动:“怎么没早一点儿呢?一起过个中秋多好。”
中秋已经过去几日了。
“探马来说,本来想早点回来的,但是路上遇了两场秋雨,怕赶路太急,孩子们又小,有个三长两短的就不好了,所以没敢太快,就这,路上还病了一场,如今好了才敢入京回府。”大舅母道:“院子已经收拾出来了,就等他们回来了,今天就叫人再打扫一下,摆件之类的等他们回来了,看三弟妹的意思,喜欢什么再摆上就是,窗纱帘子的都是新换的……。”
大舅母不愧是当家主妇,说的头头是道,就是说到了昌盛园的时候,有些小声了,毕竟那里是清出了田浩,给了老三家的小闺女。
“三舅父全家都要回来了,这是喜事啊!”田浩一看老太太不甚高兴的样子,知道老人还是有些别扭呢,就一脸高兴的道:“也不知道小表弟跟小表妹都喜欢什么?我这可是做了表哥的人。”
“这么高兴啊?”老太太看田浩那兴奋的劲头,脸上也重新露出来笑容了。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大将军的小神医》全部完结,欢迎订阅哈!
122三舅父全家回府
122三舅父全家回府
“高兴啊,家里的都是表哥,终于有了个弟弟,我高兴的很。”田浩笑着跟老太太撒娇:“我可以带着小表弟一起锻炼身体。”
“这倒是,你表弟也在读书,你俩一起读书就挺好。”老太太想起来自己这个小孙子年纪不大,倒是可以在家读书,而这样一来,长生就有了伴儿。
虽然俩人年纪相差很大,但好歹都是读书人不是?自家六个孙子都有差事在身上,根本不可能在家陪长生读书……他们也不是那读书的料子。
“一起读书?”其实,提起读书,田浩也有些头疼,他提醒老太太:“长生还在守孝,读书……也就读一读孝经……。”
“没关系,读书不出门去的,咱们府里有学堂,找个清雅的进士,给你们做先生。”老太太十分大气的道:“不求能把你俩教导成博学鸿儒,起码不耽误你出孝之后的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