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是啊,去了前头我们一起耍,五表哥跟你说,我们兄弟出去站一排,没人敢惹。”五表哥丁溪同样如此,而且他们年纪都跟田浩相仿,更为活泼一些。
六表哥丁洋更是拍着田浩的肩膀告诉他:“带你上街吃咱们这儿最好的酒楼。”
大家纷纷恭喜了一下田浩,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等他们走了,牛奶娘才带人进来照顾田浩洗漱:“去了前院我们也跟着去吗?”
“当然跟着了,破军院二进,还带着后罩房呢,你们可以住在二进的厢房里,后罩房作为库房使用就行。”田浩早已经有了打算:“而且去了前头,很多时候能自在一些。”
与在后头不同,前院的话,他觉得自己能过的更自由一些。
这搬家也不是说走就走的,老太太的意思是过了中秋节再搬。
但大舅父丁超觉得中秋之前搬过去:“毕竟三弟他们过了中秋要回来,具体时间虽然没定,但肯定不会超过十月。”
“那就搬吧!”老太太妥协了。
二舅父特意找了钦天监的人给算了个好日子,八月十日那天搬,最合适了。
其实从八月八那天开始就搬了,先是将东西都打包好,然后一大群人先把一些大件的、沉得东西提前搬过去,最后是库房,田浩所有的家产都在这里,提前一天搬到了前头的破军院,牛奶娘亲自过去看好的地方。
等到了八月十日这一天早上,田浩穿戴整齐去给老太太请安问好顺便吃早饭,他前脚刚带着田小宝去松鹤堂,后脚这昌盛园就开始收拾东西往前头的破军院搬了。
他屋里的东西,在今天才搬走,而田小宝已经背着一个小包袱,里头是一套田浩的衣服鞋袜。
田浩到了松鹤堂,给丁云氏请安问好后,老太太就看到了田小宝身后背着的小包袱:“这是要搬去前头了吧?”
“是,今天就搬过去,不过还是会来这里讨姥姥的嫌,每天都来。”田浩就跟平时一样:“到时候,姥姥可不能让人关了松鹤堂的门,不让长生进来哦。”
“就怕你跟你那群表哥们玩的野了,不喜欢来老太太我这里。”老太太听小外孙说每日都来,心里好歹舒服了一些。
“不会,表哥们都有差事,可能偶尔会带长生做耍子玩闹一番,平时可不敢耽误他们的正事。”田浩摇了摇头:“长生还是喜欢与姥姥在一起,看看花,逗逗鸟儿,喂喂鱼,修身养性,清闲自在。”
作者闲话: 江湖有话要说:清明加更第二章,好了,看过了就收拾一下,酝酿一番,洗洗睡吧,晚安呀!
111长随……海选啊!
111长随……海选啊!
其实,外祖母丁云氏这里的生活,才是田浩的最爱,清闲自在又无忧无虑,但是不行啊,他可是个男人,老田家上上下下十几口子人,还指着他吃饭呢。
“你知道回来看看姥姥就行。”老太太舍不得却也明白,留得了今日,留不了明天,就让他去吧。
祖孙俩吃了点早饭,田浩要走了,不过他没搞什么煽情的举动,只是缠着老太太说晚上想吃藕夹和陈皮鸭:“前头那里搬家肯定乱糟糟的,就不在前头吃了,宵夜可以让前头预备一下。”
田浩就跟回到昌盛园似的,态度亲昵,不见生分。
“行,姥姥这就叫人做,跟你一起去看看前头收拾的怎么样了,你一个人过去,姥姥不放心。”老太太站了起来:“叫人备车!”
“车子早就备好了。”黄莺过来道:“就等着老太太发话,咱们啊,大军开拔。”
“促狭!”丁云氏笑了笑,拉着田浩往外走,还不忘跟留守的张林家的吩咐:“去叫后头做陈皮鸭子和藕夹,对了,有莲子的话,熬个莲子粥,中午我们祖孙俩喝一碗。”
“是,老太太。”
从后院到前面去,路途可不近。
田浩这是第三次出后院了,第一次是去虎啸堂见二位舅父;第二次是出门去皇觉寺。
这是第三次,说起来都可怜,他来这里从端午都要过中秋了,真的跟个大家闺秀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说大家闺秀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整个定国公府,光是花园子,就比他前世所居住的小区前头的公园面积都大,前后院隔开之后,要是不坐车,光靠走,也得走上俩小时,也就是一个时辰。
就算是坐车,也得两刻钟的时间。
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吧!
他们乘坐的是专门供内院女眷来回走动乘坐的车子。
车子不大,一匹收拾的干干净净的老牛拉着,慢吞吞的走的很平稳。
且车厢四面镂空,可以吹到风,又有盖子,可以说是个古代的豪车了。
老太太拉着田浩坐在车里,一个劲的叮嘱他:“去了破军院,有什么事情就近找你表哥们,实在不行就来后头找姥姥,有什么缺的少的找你大舅母,你二舅母也行,千万别自己忍着……。”
田浩知道老太太舍不得自己,又心疼自己频繁的搬动挪窝,就认真地听着。
其实翻来覆去都是车轱辘话,但这是老太太对他的一片关心,他不能不知道好歹。
等到了前头的破军院门口,田浩的人都没在,他身边除了老太太以及老太太带来的人,就一个田小宝跟在身后,背着一个小包袱,手里还拎着个书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