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毕竟田浩现在孤单单的一个孩子,她们实在不忍心要他的东西。
“也不算是客气,母亲生前已经预备好了年礼……还挑了几样东西,说等长生来京城会试的时候,要跟姥姥和舅舅舅母们见面,这东西是早就准备好了,还有给六位表哥的表礼。”田浩落寞的道:“虽然母亲不在了,但是长生还在。”
“好,好,圆了你母亲的一份心意吧!”老太太也神色落寞。
“那就拿来看看,看看大外甥给咱们带了什么好东西来?”二舅母瞬间改了口风。
特别能屈能伸的样子,大舅母就有些端着了,没敢那么快开口。
不过二舅母这样,也是给了田浩一个台阶下,起码不用提起已经逝去的母亲:“给大舅父的是一个孤本的兵书,名为《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大舅父立刻就蒙圈了:“不是《孙子兵法》吗?”
“这是两本书。”田浩道:“孙武著作《孙子兵法》,孙膑著作《孙膑兵法》。”
“都姓孙?他们俩是父子关系?一家子?”大舅父的话,差点让田浩出溜下座椅去:“不是啊,大舅父,《孙膑兵法》的作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兵法大家孙膑,可惜的是此书在东汉时期就失传了,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有人则将其和《孙子兵法》混为一谈……大舅父你可别这么想,孙子比孙膑早呢,孙子是春秋时期的人,叫孙武;而孙膑是战国时期的人。”
大舅父已经糊涂了:“好吧好吧,你就说是俩人行了,对了,都失传了,怎么还找到了?”
“是父亲找到了竹简,那竹简破败不堪,父亲重新抄写,并且复刻了竹简。”田浩只能将功劳给已逝去的田父。
其实是他以前看过的资料,那个时候,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引起了考古界的震动,多少专家学者为了复原竹简而努力拼搏,熬夜都差点猝死,终于复原出了一大部分的竹简,内容特别震撼。
像《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历谱》等,而且还发现了令考古界、史学界极为震动的《孙膑兵法》原著版本。
要知道《孙膑兵法》可是传说中的兵书,已经失传了数千年了,甚至被古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孙膑兵法》的说法,没想到却在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这绝对是颠覆了历史啊!
他当时就拜读过,甚至还背了下来,简直太喜欢了!
后来他在江南守孝的时候,就吩咐人做了竹简,他及其用心的刻录了出来,《孙膑兵法》,这可是真正的绝版啦!
保证在这里是绝版!
“好好好,这礼物好!”大舅父顿时眉开眼笑,虽然笑容很是狰狞,可是他是真的开心,眼睛都非常明亮啦。
一个红木匣子被田小宝送了进来,送给了大舅老爷。
大舅父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匣子,里头是一个青色的布套,上面绣了《孙膑兵法》四个古篆字,还绣了两根青竹,几片竹叶。
用的熏香也是竹子香,清新淡雅。
可惜的是,大舅父并不欣赏这外包装。
粗鲁的打开布套,从里头倒出来一个很大的竹简卷,竹简是淡雅的棕黄色,用一根粗麻绳系着,非常的古朴。
大舅父迫不及待的打开,入目的是竹简上,以烧红了的烙铁,细心镌刻的字迹。
横平竖直,做工非常讲究,字迹非常清晰,甚至《孙膑兵法》四个打头得字,还瞄了朱砂红。
这么说吧,田浩用了一月的时间,打造这卷竹简,为的就是讨好这位定国公,在没有确定他对自己是否有亲情之前,田浩是不会随便相信人的,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哪怕是亲戚。
那么多年的家庭伦理剧不是白看的。
“老大你干什么呢?这还有个当长辈的样子吗?”老太太生气了:“当面打开孩子的礼物,你也真干得出来。”
“母亲,儿子这是见猎心喜,呵呵呵……。”大舅父很艰难的将眼睛从竹简上移开,非常有自制力的将竹简又给卷了回去,装好了之后,他亲自拿着匣子,送去了门外,让一个仆妇亲自送去内书房:“放在我的书桌上,谁敢轻易打开,我砍了谁的脑袋!”
“是,国公爷!”仆妇吓得腿肚子差点转筋,赶紧规规矩矩的带走这个烫手的山芋。
二舅母不知道跟大舅母说了什么,惹得大舅母拍了她好几下,妯娌俩还闹了一会儿。
老太太看的摇头笑了笑,用手指头戳了戳田浩的小脑门儿:“你呀!你大舅父今天非得抱着那东西睡觉不可。”
田浩挠了挠头:“大舅父喜欢就好。”
二舅父坐不住了:“他肯定喜欢,大哥,你看过了,借我看看。”
“行,等我看够了的!”大舅父倒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田浩赶紧的道:“把东西端上来!”
牛奶娘进来了,她端着一个托盘,上头立着个东西,但是用素色的绸缎盖着,不知道里头是什么。
“这是一件小的绣品。”田浩道:“记得母亲每年都要送一些绣品给家里,说大舅母比较喜欢,就选了这件东西。”
牛奶娘进入屏风后,将东西端到了国公夫人的面前。
国公夫人身后站着的大丫鬟接了过来,国公夫人亲自掀了开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