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沈逾之没说话,仔细端详起来照片。正如任恺所说照片上只有半个脚印,通过这一半脚印几乎无法推测出其主人的身高、体重等身体数据。
……但有一点却非常值得注意
沈逾之将照片递给蒋磬:“就像你说的,百密一疏,这半枚脚印他暴露了他的一些个人信息。”
蒋磬看向他:“发现了什么?”
“这只脚印是前浅后深的。”沈逾之回答道:“而且它的前半段还就有一道拖沓的痕迹——这更能作证吴越的说法了,他在拖着步子走路,他的鞋子并不合脚。”
“前深后浅就不一样了,或许连凶手都忽视了这个点。”
“他的前脚掌不够有力,足跟的力量要比他脚前掌的力气打了很多。然而这个特点就不会出现在体力劳动者的身上,他更像是一个不怎么运动的……”
“白领也好,老师公务员也罢。总之凶手是一个长时间待在办公室里缺少运动的年纪不会很大的——”
“成年男性。”
作者有话说:
这两章有点短是因为最近换了新工作还在适应环境!
第58章 前妻
58
“……找到了,放在最底下架子上了。”
任恺艰难地将手伸向了物证间最底层置物架的深处,几乎半个身体都探到了架子中间才终于堪堪碰到了那个塑封起来的泥板子。
那泥板便是物证里脚印的复刻翻模,只是它从呗带回来那天就没在有人注意过它的存在了,直到现在才被他们再次翻了出来。
“还好当时都按照流程干活了。”任恺站起身,将手中的塑封袋交给蒋磬,口中憋着的那口气终于松懈了下来。他拍了拍衣侧沾上灰尘感叹道:“看来我们邓局天天盯着我们走流程真的没有盯错,差一点就要和重要线索失之交臂了。”
沈逾之也凑过来端详起那翻模的脚印,看了半天后才说道:“半枚脚印足够给我们提供不少线索了,比如他当时的体重,他的身高以及他穿得鞋子的品牌和尺寸。”
蒋磬道:“最直观的就是他鞋子的品牌了,应该可以从鞋底的花纹中发现一些端倪。”
沈逾之点点头:“既然他有想到隐藏鞋码尺寸,那么通过鞋印分析出的体重和身高就也有是烟雾弹了。但这些东西都是只能往上增加,向下减少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先回去吧。”蒋磬拍了拍任恺的肩膀,示意要离开这间充满着陈旧气味的房间:“人为的体重和身高总会有个极限值。他这是去在杀人的路上,身上就算带了东西坠着大概也不会超过十斤——再沉就会影响他的动作了。”
“没错。”沈逾之和蒋磬并行答道:“他穿的是运动鞋。根据监控中的线索那双鞋的鞋底并不厚,他的脚踝也没有离着鞋帮太远,不是穿太高增高鞋垫的样子——”
“所以他身高的浮动范围大致五厘米以内。”
任恺记性不错,将二人刚刚推断出的线索总结了一遍:“首先从行走习惯来说,凶手会是个常年在办公室,不需要体力劳动的成年男人。他的年龄不会很大,在脚印上体现出来的身高和体重或许要比真实情况高些,但不会多出太多——是这样吗?”
说话间几人便回到了办公室,蒋磬拿起沈逾之离开座位时晾在桌上的水杯,喝下一口才回答道:“没问题。”
“可是如果凶手不常做体力活动,那么他是如何能杀得死刘岱啊?”任恺犹豫一下才将自己心底疑惑讲出:“刘岱的死相十分凄惨,他的身上有太多死前被反复折磨的痕迹。我认为凶手并不像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
“这就是另一处很有意思的细节了。”沈逾之笑笑,拿起手边滚落的笔在桌面上敲了敲,发出了一阵清脆且很有节奏的声音:“他把我锁进宿舍以后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说要去教学楼找蒋磬。他明明知道我带着手机,我想要给蒋磬传递信息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事。”
“你们猜猜他为什么如此自信地将这么重要的信息告诉了我?”
此时窗外的朝阳转过屋檐,澄黄的暖阳被一旁探出头的墙角遮住,屋内瞬间暗了下去。
由于二组的办公室位置特殊,正好在市局大楼折角的位置,所以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多经历一次日落。
沈逾之走到窗边,推开了被吴越闷着开满整晚的窗户。晨间的风还不似正午那般闷热,稍带着些凉气卷入了屋内。
“或许刘岱没有反抗的原因……”
蒋磬看向窗边脸上一片阴影的沈逾之。他倾吐出一口气,刚巧阳光趁此间隙再次重新回归了办公室内。
然而沈逾之逆着光的脸颊上,阴影却更加明显了。
“……正是因为他和凶手认识。”蒋磬沉沉说道,将沈逾之还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熟人作案他才会如此放松警惕。”
“凶手这么年轻……难道他和钟霁一样,也是绑架案的受害者吗?”
蒋磬看向窗边,然而此刻的沈逾之却转向了窗外,一言不发地看向窗外探头的树枝上叽叽喳喳的麻雀们。
-
饭馆纵火案和刘岱案都还没有结果,凶手连人影都没查出来。于是吴越这两天被邓局臭骂了一顿,整个人的气压都很低,没事就会挑些几人小毛病,在嘴上阴阳怪气地嘟囔两句。
虽然两个案子都有些细枝末节的小线索,尤其是刘岱案凶手的脚印作为切入点,但是与凶手相关的信息实在太少了,除了那枚脚印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