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来好过世,来圆儿新生,又何尝不是因果。
到底是当年是种下的因果,北冥公主去世,小黎的身子急剧转下,如今林笑君和轻纳的孩子,是为南祈打定天下的陆候之子,他难以想象,外甥女婿在得知真相后,那段日子里如何心煎的。
南嘉风沉默良久,“还是随着珩儿唤我一声舅舅吧。”他手往桌沿一抻,“那会儿你心中不好受,却有千丝万缕,不敢说出口,最怕珩儿知晓,她会如何做,对吗?”
陆简昭手覆在茶壁上,紧紧一攥,“真相往往明暗并行,我虽知当年南祈内忧外患,选择先攘外,择北冥先攻,定军心,乃明举,丽州城破,我家破人亡,随后北冥国破,奴隶入都,公主为质,我若坐在舅舅位子上,也会如此做,不然北冥沦陷就是南祈下场,自古英雄逐鹿,不问出处。”
“我自幼承爹照拂,新生过后,我只是南祈的将军,当年若没爹救起草丛中哭声襁褓男婴,又或是爹心狠一点,一剑砍下去,解决我,何来我。是以北冥于我生,南祈于我活,不问当年路,唯有来路清。”
“舅舅知我,在我刚得知实情后,我怕珩儿同我之间有隔阂,后来我想不然,珩儿心为天下民,才不会因此事同我有隔阂,怕会心有所愧疚,因愧疚而多的情感,不是我想要的,一来二去的,我还是不曾将话说出口,几次话到嘴边,还是前功尽弃。”
南嘉风倒是了解他这个外甥女,他起身在对面书案后的博古架上拿了棋盘过来,摆好执棋在棋格最中间落了一棋,“珩儿与你一样,不喜欢舅舅这个位置。”
“珩儿十岁那年,修敬离世,她难过许久,说要参加那年科举,当个利民的好官,我问她,想不想入宫,跟允珏一样,做帝女,来日继承舅舅位置,她说她不喜欢那个位置,龙椅坐上去是冰冷的,她更爱自由,和你一样,你也不喜欢,那便只能是允珏的了。”
是的,陆简昭也不喜欢,当年事他虽有意去放下,偶尔还会想起,帝王掌天下策,事情不是情事,情也并非事,往往就是单一个‘情’字,让他忽略。
他之前不就想到,若实话所出,舅舅当真会让他接着掌南祈兵权吗,他想是不会的,南祈与北冥永远也是称不上和谈的,舅舅身为帝王,身边怎能存隐患。
唯独忽略了‘情’,舅舅和父亲的兄弟情;和珩儿的父女情,及对他的爱屋及乌。
他说一番话,舅舅捕捉到的,是他发自内心的不喜,“珩儿十岁,舅舅便属意皇位是珩儿的。”
帝女跟皇子有所差,是高于皇子的。
南嘉风笑笑,手中棋不断落,“是的,她身上有允珏没有的品质,是我妹夫身上的独有的静气,也有允珏所拥的天资果敢,傲然有度,需知国运需沉,淀中有静,涵其肚量。”
“她是最适合掌稳这天下的人,何况如今她的丈夫,手握兵权,若你二人志在此,国必昌,逢巧,你二人志皆在身自由,允珏性子虽稳,帝王之姿稳坐无碍,要想国昌,还需下代。”
“看看,珩儿同你的孩子,能否决策之,舅舅倒很乐意,珩儿腹中是个女儿,这样小吟知辅佐,小绮凝上位,或许能成事。”
陆简昭执棋落挡了南嘉风去路,“还是先看看小绮凝心意如何,再做打算,若小吟知年少盛气,国运照样兴隆。”
南嘉风点头赞同,“你说得对。”他上一步落子被堵,只好换一处下,“你跟过来不知为说清身世吧,是打算用身世引我那爸妹妹上钩吧。”他瞅了外甥女婿一眼。
“没错,若此次真让黄大人和珩儿探查,查不着什么,八公主势必有下一步动作,而这动作会在珩儿生产时,因这一步动作迈在舅母头七刚过,八公主都算计舅舅心疑,必不会放过珩儿生产的。”
南嘉风执棋朝他这边指了指,“你说对了,南听显韬光养晦,必不会放过关键点,别说今儿在朝堂上那位左那大人出口成章,就连城东那桩夫妻事,你信不信查到最后只会是年亲王府搞的鬼,跟南听显毫无关联,这南听显还能手起刀落,退掉四皇子和亲王女的亲事。”
“好算计啊。”
“可惜她的算计都是我准许的,不然一桩亲事,哪能订婚延一年再结,我这个当人‘舅舅’的,岂非成了棒打鸳鸯的恶人。”
陆简昭知道,舅舅不做无准备之仗,利其有利之事,才会免其忧祸到临头之思,要是八公主一直这么隐士下去也就罢了,偏要迎难而上,上赶着跟丰亲王府喜结连理,那就将计就计,诱其身险,让其明白舅舅心中思虑着她,事情才会顺应下去。
中途舅母过世,扰乱了八公主谋划,才有了今日他守得云开见月明。
还有一事,陆简昭落棋后道,“我虽困于宫中,烦请舅舅趁夜让我出宫一趟,我同珩儿讲明。”
有些事不能让珩儿蒙在鼓里。
第115章 她知
这日亥时, 缺月幽幽,雾沉压树。
金玉满堂堪堪只留窗里一盏灯。
床幔里,檀允珩沐浴过后侧躺着, 她的夫君被扣在宫中的消息传开,这会儿怕是满都城的人都不知所云, 今儿早上朝过后,黄大人过来司昭府, 告知她实情, 短短一会儿,城中百姓涌到司昭府门前, 为陆世子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