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幸好这院里还有口井,不然这用水,还会有些负罪感。
  要她隔几日洗澡,属实是做不到,尤其是这沾了油烟味,不洗不行,就是这头发长了不合适洗,要不然也要每日都会洗。
  不好意思让着谢瑾去打水,自己去将水缸的水打满,晚饭的时候将着两只鸡腿都给了孩子,跟着冯氏便只喝了些汤。
  谢钰帮着冯氏打了洗漱的水后,正在院子里收拾着从山里采回来的笋,蹲在地上。
  苏岑看了他一眼,他现在个子也不高,整日在村里待着皮肤被晒得黝黑,苏岑是怎么都不能将他跟着未来的少年天子联系在一起。
  他的脖子里露出一条红线,顺着红线看去,还能看见点点玉色。
  这块玉,便是和皇家攀上关系的线索。
  也不知道谢怀安是使了什么手段,才让着谢钰登上皇位,不然不用靠他,自己若是能帮助谢钰,说不定以后就吃穿不愁了。
  苏岑深深地叹了口气,她还是知道,自己跟谢怀安不一样,做不到他那样。
  转身便回了房间,正准备睡觉,忽地想起来一件事,又从床上爬了起来,将门给反锁了起来,又觉得还不够,在门后加了两把凳子叠放在一起,这要是谢怀安回来,推门凳子从上面摔下来,自己也能知道吧。
  等这边放好,苏岑从床头拿出铜板,铃铃铛铛地发出声音,简直是悦耳动听。
  将铜板拿了出来,跟着胡郎中给的放在一起,苏岑又去拿了一根绳子,数着一百个铜板的串好。
  一共四百二十三文钱,穿了四串,苏岑拿了多的两串明日进城里面买做包子的材料和买菜钱,其他的都放在柜子里面,家里的家具都有些破旧了,明日进城还要买把锁才是,冯氏和孩子在家里总归是有些不放心,其他倒是不要紧,就是这个钱最重要。
  明天也要去看看,能不能定制做一个摊。
  苏岑想着很快便睡着了。
  知道要进城,谢钰早早便起来等着苏岑了。
  苏岑从房间出来后,见着他便道:“今日你不用跟我去城里了,在家陪着阿娘和瑾儿吧。”
  昨晚她想了下,怕自己出门以后王婆子又上门来,他们俩应付不来,钰儿机敏,会有办法的。
  谢钰不明白:“为什么?”
  “王婆子不知道会不会来,你在家里先收着,要是她来了,你就应付着,”苏岑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城里我去过一次了,总归不会迷路,昨晚还有些剩菜你们先吃着,等我回来再做好吃的。”
  她这一说,谢钰也确实有些担心家里,便点头道:“好。”
  但也不放心苏岑,更是亲自将她送上了牛车,直到看不见才回了家。
  第14章
  这次进城的只有她一个人,不禁有些好奇地问着拉车的李大爷:“大爷,这村里进城的人不多吗?”
  李大爷坐在前面跟着苏岑闲聊起来:“村里人多,进城的也多,只是今儿是镇里的圩日,都去了镇上。”
  “圩日?”
  这个苏岑倒是没有听说过。
  见她不懂,李大爷给她解释着:“就是镇上的赶集日,镇上隔三天就是一个圩日,村里需要置办什么物件的或买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去那里,进城的基本上就没什么人了,娘子是刚来村里的,不知道也正常。”
  难怪她觉得奇怪,这城里进出一趟不容易,这村里的人是怎么方便买菜的。
  “多谢大爷,”苏岑跟着李大爷道了谢,又道,“既然村里进城的少了,大爷怎么还要拉车?”
  李大爷解释着:“人虽不多,但零零散散的也有些,一天下来也能有十几个铜板,年纪大了也没什么事,还不如拉车贴补些家用。”
  一路走着,苏岑跟着李大爷也聊了一路,基本上将李大爷的事情是都知道了,李大爷老伴前几年走了,就留个儿子跟他一起生活,儿子现在邻村给刘员外干活,经常不在家,他一个人也没什么事情,儿子也不放心他在去种田,干脆就将着牛改成了牛车,拉拉去往城里,还能打发些时间。
  更重要的是,儿子经常办事会去到城里,每次在城门口还能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
  “家里没人种地,岂不是都荒废了?”苏岑好奇地问着。
  “荒废就荒废了吧,租出去也不得价,说不准以后哪天儿子回来了,家里还能继续种着,地开垦也容易。”
  “田还能租?”
  这村里人人有田,还需要租吗?
  “就去年还有人说要租我的地,三文钱一亩,我这十亩地也才三十文,谁会租?”
  “这么少?”
  “谁说不是呢。”李大爷说着叹了口气。
  聊着天,很快到了城里,今日没什么人,李大爷等到未时才发车,还跟着苏岑说,要是东西多了,可以先放些在车里面儿。
  苏岑先是逛了一圈,想买些吃的,但看着面着实也是吃不下去,索性也就去买了个馒头吃着。
  这馒头也是真的干,没吃两口,便觉得噎得慌,找了个茶摊坐着喝口茶。
  茶一入口,酸涩的味道便涌了上来,果然跟谢钰说的一样,不好喝。
  馒头要吃,总不能浪费,凑合着吃吧。
  边吃着边打量着城中的摊贩来,大多数都是在街边的道路上,摆着一个摊位,还有些许是挑着担子来回在街上穿梭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