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这时就听到他爹说:“我怎么先前没有想到,这老了的脑袋就是不如新鲜的转得快。”
  “……”萧宣咽下茶,差点没因他爹这句话呛住,什么叫老了的脑袋没有新鲜的转得快,说得脑袋能做成一盘菜,还能分老的和新鲜的。
  “爹,你不是不信这些,”没忍住,萧宣还是问了出来。
  “刚夸你聪敏,现下又笨拙了,当事情没有结果时,信一信也无妨,有了这些道士去算,也无需要证据。”
  萧宣明白了,他爹比他还蛮不讲理,这件事若是能查个水落石出也就罢了,可查不出来,道士又算出是何人,那也别怪他们动手。
  他们不过是相信了道士所言,道士说话,岂能有假。
  他娘道:“那我明日进宫,去见一见皇后和太后。”
  “好,有劳夫人走一趟了。”
  这件事比萧宣想得还要快,他一盏茶都还未喝完,他爹娘就将事情定下了,早点定下也好,也省得他多费口舌。
  只是他以为这事就此过去后,没想到他爹竟然又对他道:“靠天不如靠自己,少和道士打交道。”
  萧宣也不犟嘴,应声道:“孩儿明白。”
  因知晓这事同贤妃有关后,萧家人也没有磨蹭,第二日便立马进宫,萧夫人先是见过皇后后,又去见太后,将这件事说了出来,但她不知李道长的本事宫中可有听闻,便特意隐瞒了下来,只说是有一道士算出来的,在太后的追问下,萧夫人为难一番后,才将李道长三字说出口。
  “可是住在宣平巷的李道长?”
  未料太后竟然问了她这句,萧夫人只是听她儿子说起,哪知对方住在何处,只好言明这事是萧宣前去找的李道长。
  太后露出笑容道:“那就是没错了。”
  因有前事,太后对于李乐只的本事还是信服的,对方送来的药甚至不错,又从皇帝那知晓了旁的事迹,便认定李乐只是得道高人,算的事情错不了。
  小十的事定是贤妃所为,只是这事过去了半个月,小十身体也无恙,原谋害皇嗣本就是重罪,念在小十无恙,太后便下旨将贤妃贬为采女。
  随后又告知皇帝皇后一声。
  皇帝知晓小十的事情竟是贤妃所为后,也大为不解,谋害小十到底对贤妃有何好处,但这件事是李道长算出来的,错不了。
  随后皇帝又不免想到,他怎还忘了李道长,供奉堂的道士不好知晓此事,可李道长却是不知他身份的,唉,政事繁忙,倒让他忘掉了此事。
  也因这事,皇帝彻底冷落了徐采女,不再去她的宫中。
  德妃也未想到,贤妃竟会在她还未出手的情况下,便被太后下旨贬为采女,这倒是让她惊讶一番后,免不了猜想,是否先前谋害十皇子和徐采女有关。
  徐采女该庆幸,十皇子未死,否则她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德妃还未忘记徐采女所做之事害得她儿子被褫夺封号,还不知陛下会何时给她儿子恢复,心中又暗自记上一笔。
  安王得知贤妃被贬为徐采女后,郁结于胸,被气得一口血喷出,他擦掉嘴边的血渍,眼中凶光一闪,徐采女是个蠢笨的,又不知犯了何事竟然惹得太后下旨。
  难道是小十的事?那道士算出来了。
  他没想到,萧家人那等不信道士的人,动作会如此之快,恐怕萧家也未必会相信,只是事情没有个了解,又算到徐采女头上,这才找了个人发泄怨气。
  可恨。
  恨他没有个顶好的外家,若是有,何须他如此苦心钻营,还不得他爹重视。
  如今,忠勇侯府不成他助力也就罢了,还要成为他的拖累,惹祸上身,安王想杀人的心都有了。
  他更是能够想到,老三被放出来,会如何似一只疯狗般撕咬他,安王深吸一口气,在事情没有到最坏的情况,趁没有人留意他时,写了纸条,绑在信鸽腿上,将消息传出去。
  在没有万全能一击毙命时,也只能蛰伏起来。
  至于李乐只,安王免不了多想了又想,若不是萧家做局,真是那位道人算出来的,那他昨日的试探,都被那道士知晓得一清二楚,能在他面前隐藏,可见心机之深,若任由李乐只潜修,日后更难对付,有此人在,定会影响他的大计。
  可如今,他也无心去对付那位李乐只了,该如何在这场漩涡里明哲保身方为上策。
  忠勇侯府得知贤妃出事被贬为采女后,天都塌了,他们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居然会让太后如此动怒。
  忠勇侯不免着急,他找来徐凌,对他道:“你快去找安王问个明白,也好知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徐凌不太情愿,安王那人他上次见到,不似他表现出来的那般懦弱好欺负,现在去见对方,娘娘被贬,又无法压制他,定会对他爱搭不理的,甚至还会吃个闭门羹。
  但看他爹着急的样子,徐凌也没有办法,只好动身前往安王府,等来到安王府后,倒是没有如他所想的那般被拦下,但见到安王后,看着安王带笑的模样,徐凌不免心惊两下。
  徐凌道:“表哥,我这次前来,是想来问问宫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娘娘怎会……”
  安王亦笑道:“宫中的事,本王也不清楚,只知是萧宣见过李道长后发生的,早知叫你不要对李乐只出手,你不听,现下给家中惹祸,表弟不如上门去请罪,让李道长原谅你先前所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