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那只手尚未碰到李乐只,便被衙役拦了下来。
县令也一拍惊堂木道:“肃静,莫要扰乱公堂。”
“将人证带上来。”
不一会儿,人群中走出四人,他们都是刘家村的人,也是亲眼看见,听闻李道长批语的人。
四人跪下来道:“草民见过大人,大人我们的确听到李道长说生下来会是男娃。”
“是啊是啊。”
“……”
有了人证,证明李道长的确说过这句话,县令又看向李乐只道:“李道长,你可有别的话要说?”
李乐只沉默。
他扫过四人一眼,又看向县令,最后道:“我可以给大人夫人算上一卦。”
想要自证自己不是骗子,就如同自证自己是好人一样困难。
人,永远不要陷入自证里。
李乐只很明白这个道理,既然事情躲不过去,那他就另辟蹊径。
这句话,说到了县令的心坎上,自然没有不应许的,笑着道:“既如此,李道长给内人算上一算,三日后,自然分晓。”
“大人,”妇人惊得喊出来,她还想要说什么,就见县令皱着眉头看着她,吓得她诺诺不敢言。
可恨!
今日过去,她还如何找这骗子的麻烦。
李乐只看了包裹内的孩子好几眼。
一个盼望着孙儿降临的家庭,居然会有不是自己血脉的孙女。
这里面有鬼。
就不知这鬼到底是谁了,是妇人,还是她儿媳妇?又或者是隐藏在两人背后的男人。
李乐只冷冷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而他这番话出来,公堂上的人尚未有反应,公堂外听此案的人瞬间哗然。
“李神仙这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说这件事情里头有猫腻,这家人不是什么好人?”
第15章
“我还是没明白,到底是不是骗子?”
“生的是男娃还是女娃,是男娃怎么还会有一个女娃?”
“真是儿子,那老太婆怎么还会来县衙状告?”
“我看呐,这人八成是个骗子,骗子才不会亲口承认自己是骗子。”
“……”
不少人心里猜测李乐只是骗子,但谁也没明目张胆说出来,骤然听到有人说其是骗子,诧异之余,不免也在心中附和。
比起李乐只,他们更愿意相信妇人。没人愿意拿自己的后代来说笑,再者,那老太婆旁边儿媳妇怀里抱着的婴儿,实实在在是女婴。
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骗子狡辩。
*
公堂上静悄悄的,县令看了一眼李乐只,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妇人。
凭他为官多年的经验,即使原告掩盖得极好,也休想逃过他的火眼金睛。这里头啊,可有不少的猫腻。
县令道:“李道长的意思是她怀中的女婴并不是他们的孩子?”
“师爷,按照律法,拐卖孩童者,该当何刑?”
师爷立马道:“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银钱,若情节严重者,可判死刑。”
“死刑”二字一出,妇人当场惊惧不已,急急道:“大人,我们可没有拐卖小孩,这孩子是我儿媳妇生的,是我老刘家的后代。”
“我们没有偷小孩,还请大人明鉴啊,”妇人吓得立马磕头,她来衙门,是想从李乐只手里拿回她的钱,可没想会坐牢啊。
“你没有偷小孩,那你该如何证明你儿媳怀里的小孩是你的,”李乐只说完,又接着道:“你是否说有他们看到了,可以做你的人证,那你又如何去证明你们不是串通好的。”
李乐只指的是站出来作证的四人。
妇人怔愣,她眼皮不停地眨动,像是没有反应过来李乐只再说什么,等她反应过来后,立马大声喊道:“冤枉啊,大人,还请大人明鉴。”
“是啊,大人冤枉啊,我们可没有串通,我们是真的亲眼所见。”其余四人也道,忙不迭地撇清,要是知道出来替刘婆作证会被当成是从犯,他们哪敢站出来。
一人扫过李乐只,神情幽怨,嘴里说出的话也表明他十分不满,“你这骗子,如此咄咄逼人,是不是你心中有鬼?”
“呵,”李乐只轻笑一声,像是对他们的指责不屑,他微弯腰身道:“大人,我算的不会出错,不妨好好查一查这几人,一定能查到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县令捻了捻嘴角的胡子,心下犹豫又很心动。
谁能想到一个小案子,能上升到拐卖案,犯人还在他衙门里面。
若是真如同李道长所言,堂下跪着的几人是人贩子,怀中的婴儿是她们偷来的,这件案一破,可是他为官生涯上的政绩。
县令也不免有几分心动。
只是……
“依李道长所言,他们家生下的是男娃,可如今他们抱着的是女婴,请问,原本的男婴去了何处,可是被这几人藏了起来?”县令问李乐只,后又对着作证的四人道。
“你们从实招来,可从轻发落。”
能出来作证,定能知晓其男婴去了何处。
“大人,我们真的不知啊,”四人膝行上前,异口同声,神情焦灼道。
他们要是真的知道刘婆家的小孩去了哪里,怎么可能还会出来作证,能站出来,也是看在同族的份上,可谁知,竟摊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