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颜谕点点头,继续喝自己的茶,没有再理睬他。
  霍哈瞧了颜谕一眼,心里有些警惕。
  他没想到,新来的秦王妃长得那是真漂亮,什么夸赞美人的话放在她的身上都不过分。
  但这性子又是真冰冷,哪怕表面上是很温柔的一片秋水,内里却比数九寒冬的冰还难融化,让人完全拿捏不住,天生的矜贵性子,只能看她的眼色猜她的心思。
  不多时萧承冀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颜谕放下茶水,上前踮脚给他正了正发冠:“时候不早了,殿下该过去了。”
  萧承冀看了看旁边的茶盏。
  颜谕给他沏了一盏沁凉的花茶,递到了他的手中,眼看着他喝了下去,又把茶盏接了回来。
  等萧承冀离开房间,颜谕这才松了一口气。
  难怪邵家的姑娘都不愿意嫁人,说是嫁了人之后,又要伺候丈夫,又要伺候公婆,还得照料小姑,闲暇之余还要打理一下家里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事情。
  颜谕这嫁的是皇家,倒不用和公婆每日见面,小姑子也都住在宫里。
  可单单是应对这个冷冰冰的丈夫,就让她绞尽脑汁费尽心力,仿佛怎么做,对方都不大高兴似的。
  颜谕在榻上坐了一会儿,吩咐碧春下去:“去拿一匹云霁罗过来,再拿两匹回文锦。”
  碧春心里头虽然疑惑,但还是乖乖的过去了。
  第25章 进宫[5]
  颜谕好久没有动针线,稍微有些生疏了,好在身边几个丫鬟心灵手巧,等到了要入睡的时候,缝制出了一件里衣。
  她不晓得穿起来合不合身,今天晚上萧承冀没有回来,颜谕便早早的去睡了。
  据说京城又出了一件大案子,一个采花贼污了不少女孩儿的清白,导致京城有女孩儿的人家惶惶不安。
  对方有点功夫,官差抓捕了许久,昨个儿才把人给抓住了。
  据说这个采花贼的来历有点不一般,好几方人都在生事。
  朝廷里的事情,萧承冀倘若不说,颜谕是不主动过问的。
  她这几天忙着做针线,腻了就在房里休息一会儿,或者出去走走转转。
  颜谕和秦王的婚事已经了结,邵宏夫妇也要回翎城。
  他们走的时候,颜谕特意去送了送,一直送到城外。
  颜谕也不清楚三舅和舅妈这一离开,下次见面是何年何月了,南北千里迢迢,再也见不到是常有的事情。
  当初年幼时颜谕第一次到邵家去,江氏还把她抱在怀里,让她把安庆侯府当成自己的家。
  一晃眼竟然这么些年过去了。
  邵宏真不敢让颜谕多送,他对颜谕行了一礼:“一早上风大,王妃身子本就弱,还是早早回去歇着。”
  当初颜谕在邵家的时候,他是舅舅颜谕是外甥女,眼下颜谕成了王妃,邵宏凡事都按着规矩来,对着颜谕也是礼数周到。
  颜谕擦了擦眼泪:“等到了翎城,舅舅一定要写信过来。”
  “这个自然。”邵宏赶紧吩咐邵隽良和邵隽守,“你们两个护着王妃的车马回去,日后王妃有什么吩咐,你俩一定要听。”
  颜谕看着邵家的车马走远,这才上了马车。
  等她回到秦王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萧承冀早朝恰好回来,去了藏锋台。
  王府厨房里一早的就在准备着早膳。
  各院的侍妾丫鬟,藏锋台的王爷还有万福苑的王妃,每个地方要的东西都不同。
  颜谕喜欢偏甜口的东西,味道要清淡一些,平日里不怎么吃荤腥,早膳给她准备的大都是清淡的时蔬小菜和甜粥,再来些精致糕点。
  秦王那里肯定要有荤腥的,大多是鹿肉和羊肉,各种各样的做法儿,和在宫里的时候差不多。
  至于各个院子里的侍妾,这要求可就多了——这些人是太后娘娘赏赐的,虽然自个儿的地位低,王爷完全不理睬,可太后的地位高啊。
  这些年来郑家如日中天,太后娘娘想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没有做不成的,连带着太后赏赐的这些人,厨房的人都不敢得罪。
  皇帝赏赐了颜谕一些血燕,这段时间每天早上颜谕都要吃一盏炖燕窝。
  今个儿一早上颜谕回来便没有胃口,丫鬟吩咐了这盏燕窝先留着,等王妃醒了再吃。
  偏院的几个侍妾里,田氏和太后的来往是最多的,时不时的就向郑太后通风报信说一些事情。
  田氏当然知道秦王讨厌自己,她们几个都是郑太后硬塞给他的,像韭菜似的一茬接着一茬,杀了还能再长出来,反正太后跟前永远不缺人。
  倒是秦王,手上沾的血要是太多了,名声很快就给败坏了。
  哪怕现在这样,外面一群人传他残暴不仁滥杀成性的。
  郑太后的理由也很充分——哪个皇子跟前没几个女人伺候?莫非秦王癖好特殊喜欢兔儿爷不成?
  说实话,郑太后的嘴巴是真厉害,恶心起人的手段也是很强,总能把秦王给恶心得说不出话来,捏着鼻子接受她的安排。
  毕竟就连皇帝也得看她这个太后的几分薄面,秦王连个太子的身份都还没混到。
  不放几个女人在院里,郑太后真能给秦王泼上喜欢玩娈童的脏水。
  田氏有郑太后当靠山,在秦王府的日子可以说如鱼得水,这也就导致了她眼大心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