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上好的老竹大方做茶胚,加了珠兰和薄荷窨制,尝起来沁人心脾清心明目,也扫了夏日的燥热。
  喝茶的时候颜谕就有些倦了,她尝了半盏,心里想着明天进宫请安的事情,便去了床上睡觉。
  萧承冀也清楚她身上还不舒服,昨天确实有点伤着了。
  她在床的内侧团成了一团睡得正熟,萧承冀熄了外侧的灯火,也闭上了眼睛。
  外头邓嬷嬷几个人心里都很稀罕。
  她们是秦王府上的人,与王妃带来的这些丫鬟婆子不熟。
  以往王妃还没嫁来的时候,府上什么情况所有人心知肚明,秦王一年到头都不去那些侍妾的院子里头,甚至懒得和她们说话。
  昨天晚上秦王留下来和秦王妃圆房已经让她们大吃一惊,今天秦王又来了王妃这边,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邓嬷嬷喃喃自语:“要变天了!真要变天了!”
  秦王府从前没有女主人,现在终于多了个主子,以后肯定得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们这些嬷嬷人微言轻,虽然能看出府上许多不好来,但在秦王跟前压根说不上话。
  有了王妃之后,一切肯定得变。
  外头守着又高又胖的老太监霍哈是萧承冀的心腹,这么多年霍哈都跟在萧承冀的身边,忠心耿耿办事利落,是颇得萧承冀宠爱的一条狗。
  霍哈眯缝着一双眼睛笑道:“这是咱们皇上赏赐的婚事,殿下如今大了,怎么都要给皇上一个面子不是?要咱家说呀,过了这两天新鲜劲儿,一切都要恢复原样了。想把这天给翻过来,真不一定有这能耐。”
  霍哈在外是八面威风。
  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七品官,士族屋前无犬吠。
  霍哈既然是秦王跟前最得宠的太监,在外的面子不亚于一个三品大员。
  邓嬷嬷当然不敢呛霍哈的话,笑着道:“是是是,公公说得是。”
  昨天晚上没萧承冀折腾,颜谕一早的便苏醒了。
  萧承冀起得更早,五更天的时候皇上就要上朝了,他半夜三更就要准备起来去宫里。
  颜谕苏醒刚过卯时,丫鬟们忙着给她准备衣服首饰梳洗进宫。
  一早上起来颜谕还有些气虚,她低头吃了一点东西,凝夏拿着梳子慢慢的给她梳理着头发:“小姐穿哪身衣服?”
  在家的时候,她往往便是窄罗衫子薄罗裙,但进宫去见这些贵人,多多少少总要有些不一样。
  颜谕轻声道:“刚刚成亲,穿太素净了不好,那身莲瓣红的便不错。”
  “是。”
  颜谕平日里不爱首饰衣服,加上安庆侯府邵家一向的家风清正,不喜奢侈铺陈,她平日里穿戴的首饰便没有那么多,不少嫁妆里带的过于夸张,不适合平日里穿着。
  她拿了一套赤金嵌鸽血石宝相花首饰,让凝夏给她穿戴上。
  不多时碧春便进来说外头已经准备好车马了,秦王派了人过来接颜谕进宫。
  出去之后颜谕便见一个大太监站在马车前面,霍哈对颜谕行了一礼:“王妃请上马车,王爷在宫里等您。”
  这还是霍哈头一次见到颜谕,他不敢正眼去看,偷偷瞧了一眼,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秦王一连两日睡在王妃的房里。
  英雄难过美人关,京城漂亮的女人不少,像温家小姐这样沉鱼落雁的,那是从来没有过,秦王不在她屋里睡,那才叫奇怪。
  第20章 出嫁[10]
  皇帝现在还在宣政殿里,颜谕知晓这次要见天子,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紧张。
  对她来说皇后和太后是次要,皇帝才是掌握生杀大权的人。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在这高墙大院之内,便剩下了无尽的争斗。
  邵家早年跟着太宗打天下立下军功,后来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外头人来看那是书香世家,这般清贵的人家,宅子里的争斗都少不了。
  一潭清凌凌的水面下面是万丈深渊,你死我活争来斗去,为名为利死过人出过事儿。
  皇室这种人家,最上头吊着的可是储君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将来坐拥江山四海来朝,这样的争端只会更多,流起血来只能更加严重。
  等进了宫门,颜谕扶着丫鬟的手出来,她只让瑞冬和凝夏两个丫鬟跟着,霍哈在前头带路,很快颜谕便看见了萧承冀高大的身影。
  颜谕对萧承冀福了福身子:“殿下。”
  萧承冀点了点头:“过去吧。”
  皇帝刚刚留了阁臣谈事,现在才用早膳,不过,秦王是他亲儿子,倒也不用太拘礼,直接让人从外面进来。
  颜谕跟着萧承冀给皇帝行礼请安,萧承冀并没有跪下,颜谕不敢随他的礼数,给皇帝下跪行了个大礼。
  建兴帝有些诧异,他原本想着镇国公府的小姐要么病病歪歪没什么气色,要么就像萧承冀之前说的那样朴实无华,毕竟萧承冀说她书呆子。
  倒没有想到是这样娇弱生动的病美人。
  他看了萧承冀一眼,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无语。
  之前建兴帝还真以为自己这个儿子不好色呢。
  现在看来,这小子倒是个挑嘴的家伙,竟然还非绝色不碰了。
  建兴帝道:“秦王妃,你起来吧。在秦王府上一切可还习惯?”
  颜谕轻声道:“谢父皇关怀,儿臣在王府一切都好。”
  建兴帝点了点头:“钺儿,秦王妃比你年少许多,年龄比你小,家里没有什么人,以后不要欺负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