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陈秋月出去吩咐文婆子给陈大哥和宜姐做汤面,然后就带着两人开始参观自家的新宅子。
陈大哥笑的合不拢嘴,嘴里夸赞不停,宜姐也是看的两眼放光,特别是前院的花园,安安前段时间已经种下了种子,有些已经冒了绿牙。
看得差不多了,陈秋月就让陈大哥和宜姐擦洗一下去吃饭,这一路可不轻松,吃了饭好好躺躺才是最要紧的。
陈秋月准备晚上做顿好的招待大哥和侄女,拿出钱让文婆子去买要用的肉和菜。
晚上赵家人都回来了,自然又是一番热情招呼,陈大哥已经跟赵父赵母很熟悉了,这几年每年都会来府城几趟,倒是宜姐,赵父赵母还是第一次见,宜姐长相清秀,白白静静的小姑娘,看着招人稀罕。
安安从下学回来就拉着宜姐玩,嘴巴里叽里呱啦都没停下来过,宜姐本来还有些拘谨,但是有差不多年龄的安安陪着,慢慢也放轻松下来,有了之前在自己家里的样子,陈大哥看的高兴不已,之前害怕闺女不适应府城,现在这样就很好。
事情就这样彻底定下来了,陈大哥把闺女安顿好就出门找事做了,宜姐开始跟着陈秋月学习手艺,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宜姐确实如她自己所说,认真能吃苦,陈秋月平日里对待侄女很包容,但是在教学上还是很严格的。
教了不到一个月,陈秋月看出来了,宜姐在刺绣这块天赋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但是只要认真跟着她学,长大之后做个出色的绣娘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但是想要到陈秋月这个水平还是有些难的,不是人人都有陈秋月这样的天赋,这东西也是要看人的。
心里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好多东西不能强求,陈秋月也没有跟宜姐说什么,小姑娘现在每天学的起劲,陈秋月可不会说这些扫兴的话。
平平给小树起了新名字,就叫青竹,青竹今年只有六岁多,长得瘦瘦小小,在赵家养了一个多月算是长了些肉,因为是为了以后做准备,平平每天让小树跟着会教对方识字。
这也是当时赵怀玉买青竹的原因,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学东西的时候,年纪大了心思多,大户人家好多买人的都是这个岁数的孩子,太大太小的都不合适。
虽然青竹现在只能跑跑腿,但是教导几年就能用上了,关键是这样之后对主子也忠心,以后平平大概率要做官的,书童必须要是忠心耿耿的人。
有了青竹在,平平不用再亲自送信到韩府,这个活就让青竹做了,韩悠然知道赵家买了下人,心里也有些高兴,她自小就有下人伺候,之前赵家的情况,她嫁进去就她带着两个丫鬟,全家都没有下人使唤的话,韩悠然自己都有些不自在。
要是她让自己的丫鬟去做家里的粗活她也舍不得,毕竟翠红和翠竹也是从小陪她长大的,韩悠然都想好了,不行婚后就自己买个粗使婆子给家里,要不然让她光看着长辈做事实在是不合礼数。
现在好了,赵家有自己下人,她也不用担心她自己到时候特殊了,美滋滋的把信收起来,韩悠然越想越开心,她是聪明人,从赵家这桩桩件件的事情看起来,他们从没有想过占她这个媳妇的便宜,能做的都提前做好了。
第282章 见面
四月底,陈秋月就开始着手准备平平的婚事,毕竟韩家是书香世家,他们家就算没什么底蕴,但是该有的礼数也要有,要准备的东西也不能没有。
自从考中举人,加上在府学做训导,平平现在结交的人也不少,都是府城有名有姓的人,到时候成亲的时候,肯定也是要请过来的,这些平平之前已经跟陈秋月和赵怀玉说过。
他们赵家和陈家的人来往不便就算了,等新媳妇进门今年过年回乡一趟认认人就好,所以来的客人主要是赵怀玉这边这几年结识的人、平平的同窗友人,总的算下来不算太多,陈秋月算了算,带上家眷也就不差不多六七桌人。
陈秋月和赵怀玉商量好了,他们家人也不多,饭菜直接就在附近一家酒楼定了,到时候直接送过来就是,虽然会多花一些钱,但是自己找人做,需要自己操心才买,麻烦不说,家里人手也不足,所以最合适的就是找酒楼了。
他们最后看了好几家,最后挑了一家味道还不错的酒楼,二两银子一桌的席面,算是很体面的了,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大户,犯不着充什么门面。
韩家也在三月底的时候来家里量了房间的尺寸,主要是给韩悠然打嫁妆,有些家具要看房间的布局来安排,所以西厢房现在的屋子都是空出来的,到时候放韩悠然的嫁妆家具什么的。
临近婚期,韩悠然的心情也有些紧张,韩悠然在府城有一个最要好的姐妹,是王通判家的小姐,名语君,她也已经定亲,未婚夫是她表哥,家世相仿,亲上加亲。
对于自己的好友的未婚夫,王语君一开始是不太满意的,她觉得赵家家境一般,韩悠然嫁过去会吃苦,但是从定亲以来,赵怀玉本人和赵家的处事还算让人舒心,慢慢的也就接受了。
“悠然,你怎么了,之前不是还很期待,怎么如今又不高兴了。”韩悠然和王语君两人坐在韩家的凉亭里纳凉,看着望着池塘里的鱼发呆的韩悠然,王语君不解道。
“你不懂,等你到了这个时候就懂了。”韩悠然蔫蔫的道。
“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吗,我明年这个时候才出嫁,当然不知道,所以你更要跟我说说啊,到时候我也有经验应对。”王语君是个跳脱的性子,平时说话也是大大咧咧,说起自己的婚事脸不红心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