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赵怀玉对这个佛堂有所耳闻,管事的是族里一个一直没有婚嫁的婆婆,为人严厉刻板,对送过去的妇人严加看管,别想钻什么漏子。
“我没有意见,那准备把张氏送过去多久呢?”赵怀玉可不是善人,时间短了张氏不会长记性的。
“三年如何?”赵母犹豫的说道。
“五年,五年的时间,时间短只怕张氏的脑袋不会清醒过来,这次是对自己人出手,以后要是对外人也这样,只怕就不是这么简简单单能解决的了。”
三年不足以解赵怀玉的心头之恨,七八年又有些久,五年的时间是赵怀玉觉得最合适的时间。
“就按二弟说的,五年吧。”赵大哥之前一直没有开口,也不想爹娘和弟弟为难,直接应下。
“那就这么说吧,去把人叫回来。”赵母叹了口气说道。
虎子听了长辈们商量的结果没有再反驳,只要不把他娘休回李家,他就能接受。
“哥哥,五年时间会不会太久了。”苗苗悄悄在虎子身后小声说道。
“不要得寸进尺,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虎子警告的看了苗苗一眼,苗苗立马低下头不再吭声。
张氏对这个结果也沉默接受了,和虎子的想法一样,只要不被休弃就好,虽说五年时间是久了些,但是她还有三个孩子,等时间到了回到家里孩子们还会接受自己的。
第144章 送佛堂
“既然如此,事情就这样定下来,我今日就抽时间去赵老太那里去一趟,跟她说一下张氏的情况,明日你们就可以把人送过去了。”
三叔公看着这个提议大家都接受了直接拍板道,至于什么过完年再说,犯错之人哪有那么多理由,说了送去就尽快送去,省的中间再生出什么事端。
“就依三叔公所言,老大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明日让你娘陪着你去把人送过去。”
“另外,三叔公,趁今天的机会,您们做个见证,我们家也正式把这个家分了。”赵父说完就看向赵怀玉。
“怀玉,你去执笔,按我说的,把之前那次分产的单子列出来。”
接下来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在各位族老的见证下,分家的文书和清单都一一列好。
“大庆,你们家这事你们之后好好跟两兄弟说说,这个毒妇也算是处罚了,下面孩子的情谊可不能就此淡薄了。”出了赵家的门,三叔公开口提点道。
三叔公看的清楚赵怀玉明显就是跟大房生出了很深的隔阂,只是表面是不显而已。
“三叔公放心,我回头会好好劝劝他们两兄弟。”赵父苦笑着点头。
“所以,还是娶妻娶贤,以后你们家再娶新妇可要好好把关啊。”三叔公最后叮嘱一句就和几个族老挥手走了。
赵父没有去送,看着远去的几人,心里的懊悔快要将他淹没,他和三叔公一样当然看出来了老二已经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对待大房,不管事情怎么解决,伤害已经造成,兄弟两人渐行渐远是可以预料到的。
赵父就这两个儿子,辛辛苦苦养育长大,就希望兄弟俩子嗣繁茂,互相扶持,恰恰是因为这样,他和赵母早些年为了维持表面的和平,对张氏多有放纵。
因为老二媳妇心宽不和张氏计较,他们就也觉得是小事情,不必拿到明面上去教训张氏,这也就助长了张氏的气焰,一步错步步错,今天的一切赵父赵母也有责任。
现在因为张氏,两房不说决裂,但是这隔阂怕是会越来越大,事与愿违就是如此。
“大庆,你们家出什么事了,昨天请那么多趟大夫,今天又请了族老,这事怕是不小吧。”隔壁大娘凑上前问道,眼睛还透过大门朝赵家去瞅。
“就是啊,我还听到了你家大儿媳的哭闹声了,是不是大房媳妇犯错了?”
赵父看着面前看热闹的人群,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转身回家关上大门,将外面的声音都隔绝在外。
明天将张氏送到佛堂,事情就瞒不住了,到时候他们家就要成为今年过年各家茶余饭后的谈资,赵家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这么丢脸的事情,赵父想象到之后情景头更疼了。
赵怀玉这边拿着字据回到房间,平平沉默的跟在身后,陈秋月已经等了多时。
刚刚陈秋月听着外面不时传出来的张氏的嚎叫声和大房几个孩子的哭闹声,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大房几个孩子都是陈秋月看着长大的,陈秋月扪心自问,对这几个孩子自己这个婶娘已经做的足够好了,但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陈秋月只怕不能再和以前一样面对他们。
“事情怎么样?”看着沉默的赵怀玉和平平,陈秋月有些不安地问道,她还是很相信赵怀玉的本事的。
“解决了,不过没有达到我最想看到的局面,不过也还好,张氏的苦头还在后面。”赵怀玉哼了一声说道。
“发生了这件事情,我直接请爹娘做主分家,今天在族老的见证下已经写好文书,只等年后里正办下新的户籍,我们就这一房就彻底分出来了。”
陈秋月惊异的看了赵怀玉一眼,她知道他有多看重家人,今天能做到这个地步可想是对家人失望狠了。
其实赵父赵母一直都在偏心这大房一家,可能是因为赵大哥是长子,也可能是做父母的都更偏向弱的一房,这种偏心在两个儿媳妇身上也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