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之后某个月色正好的夜里,两人机缘巧合成就了好事,不然善郡王也不会误会李云州是他儿子。
别人是这么想的,但是永嘉公主袖子下的一双手却不自觉握紧。
柳方城开口说起了当年那桩少有人知的事,音调温润而流畅。
“当年永宁曾经受过善郡王府老王妃的恩惠,所以在李景川出城去边城的时候,差人送了几盒子点心,还写了封信。”
“但是信上并未署名,内容也就是鼓励他在沙场建功立业。”
柳方城刚说到此,李景川就忍不住开口道:“你胡说,那点心是永嘉送我的。还有信,也都是永嘉写的。”
他这话一说完,在场文武朝臣眼睛顿时都亮了。这事听着就振奋人心,简直比东街说书的还精彩。
柳方城并未跟李景川辩解,而是轻笑道:“那点心是永宁少时最擅长的,当时宫里人都知道。”
李景川眉头皱在一起,宫里都知道的事,他却不清楚。原因很简单,李家那时候已经败落了,和宫里走动不多。这种内宫之事,自然不清楚。
柳方城又道:“至于字迹,我这还有永宁给我写的信,给你看一眼倒是也无妨。”
说着,柳方城就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折起了一半,拿到李景川近前,给他看了前两行。
李景川整个人僵在那,想起那日晚间李云州带回府的点心,还有说的那些话。
他下意识看向永嘉公主,永嘉公主却没看他。
可他们夫妻二十多年,他只一眼就能从她的神色上看出来端倪。
柳方城又继续说道:“善郡王回京后,跟永嘉公主成亲这事,永宁公主并未往心里去。”
“当年她送那份点心,写那封信,也是看在老王妃的面子上。因老王妃说李家败落了,这个儿子也时常自怨自艾。永宁心善,便想做点什么。怕生出事端,她连名字都没敢留。”
永嘉公主听见“永宁心善”四个字,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她真的如你所说,对王爷没一点私情么?可那次意外圆房,又要怎么说?”
“就算那孩子不是王爷的,也改变不了永宁肆意勾引有妇之夫的事实。”
“王爷不过就是在别院留宿了一夜,她就做出那种不要脸的事,要怎么解释?”
第480章 乾阳殿的笑话
永嘉公主可以确定,那日李景川真的和人苟且了。因为李景川第二日回府,她就发现了异常。
当时李景川说的是永宁主动搂住了他,他喝点酒就没控制住自己。
永嘉公主对这话倒是没怀疑,她不信如果是别人,李景川会往永宁头上扣。事实上那人是谁,都比是永宁要好。
柳方城走到李景川身前,从前温润的眸子此时异常犀利。
“怎么回事,善郡王不清楚么?”
他一字一顿地问他,每个字,都像扎在了李景川的心头。
“我……本王不明白你什么意思。”
话说的坦荡,但是任谁都能看出心虚。
柳方城哼笑了一声,“不明白?那我就说说,让善郡王回忆回忆。”
“那年善郡王出城办事,路过别院的时候马车坏了。偏赶上寒冬腊月的,永宁公主就收留了王爷。也吩咐了底下伺候的人,好吃好喝的招待。”
“没想到善郡王喝了几壶马尿后,就像变了个人。竟一个人去了永宁公主的书房,还强行……玷污了公主的贴身丫鬟紫竹。”
“别院伺候的人不多,当时紫竹在书房抄写经文,书房又远离主院有些偏僻。”
“等到永宁公主知道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了。”
“她本想找你算账,可紫竹拦着没让。说只当是被狗咬了,她既不能嫁给这狗,也不能打死这狗。她宁愿就这么算了,还能继续好生伺候公主。”
“永宁公主尊重身边人的意思,所以什么都没说,只让人把你扔了出去。”
随着柳方城一句句说出当年那件事的经过,李景川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那日晚间那人,竟不是永宁公主?
那日他喝的晕乎乎的,身下的人确实反抗了,但是他没在意。
第二日他本来还有些害怕,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也怕永宁公主执意要嫁给他,他要怎么跟永嘉交代。
可次日永宁公主把他扔出别院后,就再没提起这事。他至此才确定,永宁公主也是愿意的。若是不愿意,怎么可能再没提,也没找他算账。
一时间大殿上的目光都落到李景川身上,鄙视,不屑,轻蔑,幸灾乐祸。
就连宣德帝,看着李景川的眼神都透着不善。
若真如柳方城所说,那日如果在书房的是永宁,岂不是被李景川糟蹋的就是永宁了。
想到这个结果,宣德帝顿时怒急攻心。
“李景川,你好大的胆子。”
“皇上息怒。”李景川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李云州看着永嘉公主铁青的脸色,心情别提有多了。
这事说明白了,李景川和永嘉公主立马成了整个大殿的笑话。等到下午,他们就会是整个京城的笑话。
这件事就会像一阵春风,吹到京城各大世家的每个角落。成为那些夫人小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柳方城又道:“至于宁王殿下,实际上是永宁公主在路边捡的。因没找到这孩子的亲生父母,就放在身边当亲生儿子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