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在这个年代,要吃上新鲜的蔬菜是很难得的。
  赵小宝来的时候,就拉来了好几车的酸菜,冬天可以吃酸菜炖粉条,好吃!
  陈州的酸菜也很受欢迎,只因为她当初在基地,种下了不少的大白菜。
  等冬天过去了,到那七八月份,她要派人种植一批,到了收获的季节,直接藏在地窖中,慢慢的吃。
  多出来的做成酸菜也不错,按照系统兑换产盐的地方,还有改良盐的方子。
  如今的盐可是好了不少,顺便因为盐的问题,赵祯也觉得,当前对于盐的问题逐渐严峻起来。
  就算赵祯住在汴京,也都听说了,民间私盐严重。
  原因自然简单,商人重利,那盐的价格推的老高,百姓买不起,又不能不吃盐。
  结果自然是买私盐,私盐躲避官税,损害的又是朝廷的利益。
  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要开始,就很难被打破。
  想要破局谈何容易,但赵小宝所需要顾忌的就少了许多,她拥有一个盐矿,赵祯亲赐的。
  当初发现盐矿,赵祯就赐给了赵小宝。
  不少人反对,可惜没啥用,赵小宝也发放盐引,不过是给她的商队。
  所以整个大宋的地界上,只要是有她的杂货店,就能买到价格公道的盐。
  无论是最便宜最差的土盐,还是其他的种类,当然最好的,还是细盐。
  可即便是这样,价格依然是百姓可以买得起的。
  有这样的存在以后,那些商贩根本无法抬高价格。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拿这杂货铺子没有一点办法,谁让人家是合法买卖。
  哪怕是想动用下作的手段,反被人曝光,成了当地的过街老鼠。
  开玩笑,赵小宝当初办的报社,是摆设不成?
  若是轻易让人得逞了,她当年砸下去的银子,岂不是白砸了?
  她肯,那些个暗卫营的人也不肯。
  欺负他们长公主?没门!
  赵小宝墙插一脚,让大宋的盐市稳定了不少。
  最起码私盐少了许多,毕竟有正规的盐买,谁还去偷摸买私盐吃。
  最重要的是,私盐出品比较粗糙。
  很多的杂质都还在里头,哪里能跟杂货铺里售卖的,去掉大部分杂质的盐比。
  赵小宝的商队生意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货真价实不说,还童叟无欺。
  只要她卖的盐一直是这个价格,杂货铺就不可能倒闭。
  不过杂货铺里售卖的盐,那都是有定数的。
  大量的购买,那基本是不卖的,百姓家中也没有腌制蔬菜的习惯。
  以前盐都快吃不上了,谁还去拿盐腌制东西。
  赵小宝便开办了咸菜厂子,像售卖火腿的,就是跟白家合作。
  也正是因为有赵小宝便宜的盐,白家这厂子赚的平盆满钵满。
  咸菜自然也卖的不错,特别是穷苦人家,一份咸菜能就吃下一碗粮食,或者是陪着土豆或者红薯。
  主要是价格还便宜,自己腌制,还不如上杂货铺里头买。
  咸菜这东西,无论在哪里,都大受欢迎。
  赵小宝来边关带了不少,送了一部分去军营。
  可是广受好评,还跟军营那边签了合同。
  没办法,谁能拒绝在大冬天的时候,来上一根腌黄瓜之类的蔬菜。
  她这边腌菜品种丰富的令人咂舌,不同产区,因为商队汇总起来,所以看起来东西就多了。
  若是那蒸汽机被制造出来,赵小宝都不敢去想,南北互通,多少特产可以被新鲜的运送出来。
  而不是支撑腌制的或者是糖制的,像水果就是,很多北方人,压根没吃过新鲜荔枝的味道。
  也就是这几年,才尝到糖水荔枝,总归还是有差别的。
  不过就算是糖水做的,也只会出现在有钱人的餐桌上,没办法,成本这个东西,还做不到低价。
  光是糖,就算南边种植了不少,还是赶不上消耗的。
  这东西又不像盐,可以挖掘,可以直接从海水里来。
  实打实的要种植甘蔗,光中甘蔗又不能填饱肚子。
  南边还是要种植水稻粮食的,甘蔗面积无法扩大,糖水这东西也就受到了限制。
  她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出来,或许到那个时候,就能解决打造蒸汽机的事了。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顾景辰有些担忧的问道。
  “知道啦,也没有很晚吧。”赵小宝不以为意,只有普通百姓,舍不得点灯,才会选择早睡。
  她每天批复的工作都忙活不完,早睡是不可能早睡的。
  不过顾景辰来,她还是要给点面子的,放下工作休息。
  工作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没必要坚持那么点时间不放。
  泡脚敷面膜两件套,每天都不能少。
  “不是,你敷面膜为什么还要拉上我?”顾景辰懵。
  “陪我一起嘛。”赵小宝才不管,再说了,看上顾景辰就是因为他长的好看,万一半路不保养,长残了可怎么办。
  当然这话她不能直白的说出来,等下把驸马气到就不好了。
  这一点,赵小宝还是门清的。
  “殿下,那边传来消息,有一队人摸进城了。”春燕在门外小声的说道。
  “终于来啦?”赵小宝来了精神,一把摘了脸上的面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