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赵祯不管她怎么想的,反正就是领着百官给刘娥贺寿,跪是不可能跪的。
再怎么生气,刘娥也奈何不了他。
即便有什么不满,那他也是这大宋的皇帝。
就这样来到了天圣八年,不知不觉的,赵祯已经做了八年的皇帝。
从懵懂的十来岁的小少年,经过八年的淬炼,他如今已经十分的老练。
做人处事都沉稳不惊,除了面对他妹妹还有点真实情绪外。
面对外人,都已经可以做到处变不惊了。
见过赵祯的,谁人不赞叹一声,皇家风范。
没人提起,说赵祯有乃父之风,毕竟谁都知道,这官家压根不是先帝之子。
说乃父之风,骂谁呢?
夸八王爷吗?
“这大延琳有点本事啊。”赵小宝在看到密函上所写,欣慰的说道。
“也多亏了你当时送的兵器及时。”赵祯忍不住笑道,“不过你怎么会有契丹人的武器的?”
“因为我之前想派人假扮契丹人,去那边做生意啊。”赵小宝无辜的摊手,这不是本地人比较有优势嘛。
怕遇上搞不定的,她的货物虽然不那么值钱,好歹卖出去的话,可是价值不菲的。
“你呀,是想赚遍天下人的银子吗?”赵祯笑着吐槽道。
“我那是还想顺便,看能不能弄回点好马来。”赵小宝一脸,我到底是为了谁啊的表情。
“还是我妹心疼我。”赵祯赶紧赔笑着说道。
“你可是我亲哥,我不帮你,还能帮谁去。”赵小宝清楚,在大宋她最大的靠山,还得是赵祯。
而且因为她的身份,是永远不可能跟赵祯争夺皇位的。
只要赵祯记得她的好,避开原本的剧情,她就不可能混的太差。
今年要办花灯节,汴京城中的客栈,还有租出去的房子,都直接住满了。
不少商户,早早的就收到了通知,必须保证街面的整洁,不允许随地那啥,更不能随地乱丢垃圾。
快要到花灯节的前夕,这街道的路面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之前也都用水清洗过。
当然不是现在清洗的,现在洗,行人路过还不得摔哥半死。
花灯节倒计时,街上的节日气氛已经很热闹了。
竞选成功的街,此时此刻也已经封了路,闲杂人等都不被允许入内。
外头用竹子做的广告牌,是的,公主让人在外面竖起了牌子。
还让画师在上头绘画出花灯节的模样来,反正就是要吸引百姓的目光。
不少人探头探脑的,就是看不到里面。
每天都有工匠进入敲敲打打,外头的人却是好奇的不行。
花灯节当天,这牌子就被收了起来。
门口有收票的工作人员,没错,想进这里面的,需要花五文钱,购买花灯节的票。
这五文钱在汴京城内的百姓来看,那就是毛毛雨了。
谁家还拿不出五文钱的,买了票,去一趟花灯节看热闹,还是很划算的。
有不少的一家老小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手上的彩绳不要丢了,要是丢了,走出花灯街的范围,可是回不去的了。”工作人员尽责的嘱咐道。
“明白明白。”购票的百姓连连点头,要是没有票,那就只能重新购买了。
真要花五文钱重新购买,那简直就是冤大头的行为。
即便这价格不贵,也都是要心疼的。
每个人都很注意自己的手环,这手环看着精致,平日里怎么也要小一文钱买吧?
不过很快无人区管那手环不手环的,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花灯,一盏一盏的在众人的头顶上。
街道的两旁,也有各种的花灯。
有些花灯只需要一文钱,便可以在里面猜灯谜,猜到的,便可以带走选中的花灯。
在这里聚集了不少文人,都是从各地来参加科举的。
虽说开春要参加考试,但这花灯节的盛况,他们也有所听说。
来放松一下,也是可以的。
加上能有钱读书的,多数家里的家底不错,区区的五文钱入场可算是太便宜了。
“这花灯节可太有意思了,也不知道是何人想出来的,真是个人才。”有一个年轻的读书人,眉眼弯弯的说道。
“确实厉害。”
“当然厉害啊,这可是我们福长公主想出来的。”花灯摊位的老板,满是骄傲的说道。
“竟是公主?”众人震惊。
“自然是,福长公主可不是一般人。”摊主发现,原本站着的禁军将士,此刻已经盯着他,赶紧闭嘴,“瞧我多嘴。”
这倒是让这些个书生更好奇了,不过顺着摊主的眼神,便发现了站岗的人。
一路过来,五步就有站着不动的,书生们都好奇的打听起来问道,“摊主,这些站着不动的,究竟是何人啊?”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官家体恤,城中人流暴增,所以加派了禁军守护。”摊主得意洋洋的说道,“也不知道这些儿郎成婚了没有,我家婆娘说想帮着介绍。”
“摊主去问问不就知道了。”书生们怂恿起来说道。
“站岗的时候,不让人说话的。”摊主摆摆手说道,他也不敢上去问。“但看着儿郎们都精神。”
“确实精神,这就是禁军吗?看着比之前见过的厢军真是精神百倍。”不少人都跟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