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郑长忆低头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那一行行娟秀的小楷写着奉承皇帝的话,在这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环境中显得格外讽刺。那些阿谀之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如同满纸荒唐言。
  他的心中满是酸楚,那股酸涩之感从心底蔓延至全身,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他实在忍不住,提笔在末尾力透纸背落了字句——
  “烽火连天战未休,白骨累累恨难收。
  苍生泣泪硝烟漫,血雨寒侵断壁留。
  遥思细柳营中事,但盼恩光解众愁。”
  ————————
  几日后,前线忽然传来消息,大齐水域内的荆蛮战船全部被击沉,荆蛮无奈退至本土洄陆。这一消息如同一阵狂风,瞬间席卷了整个营地。营地内顿时欢呼雀跃,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激动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早有人快马加鞭往京城送捷报,渴望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尽快传递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可大军却迟迟未归。时间一天天过去,营地中的人们从最初的兴奋逐渐转为担忧。
  一日,终于有一小支军队回来,有人火急火燎地来找郑长忆去军队粮草处核算数目。
  郑长忆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他觉得事情不对劲。当他急忙赶到地方时,只见木图回来了。
  木图浑身上下都是血污,仿佛刚从修罗场中走出一般。他拿来一块湿布,用力擦了擦脸,那动作中充满了疲惫与无奈。
  郑长忆忙问:“木统领,不是说打赢了吗?大军怎么还不回来?太子殿下他们可还平安?”
  木图听后,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忧虑。他缓缓说道:“皇上的圣旨,说要让太子乘胜追击,一举歼灭荆蛮。殿下命我回来携带粮草补给前线。”
  郑长忆震惊不已,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怎么还要再打!”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愕与愤怒。
  在他看来,这场战争已经让无数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今好不容易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本应让士兵们休整,让百姓们喘口气。可皇帝却不顾将士们的疲惫与生死,执意要继续征战。
  木图重重地叹了口气,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此刻显得有些疲惫不堪。他向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并不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在他的世界里,忠诚与服从是最重要的准则。他只知道跟着太子和皇帝的命令做事,从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质疑。
  “皇命难违,军令难违。” 木图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深深的无奈。“洄陆是荆蛮的地盘,那里地形崎岖复杂,我们的大军进入其中,必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殿下又不善陆战,身边也没有可出谋划策的谋士。” 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只盼着陛下的援军能尽快赶到吧。”
  郑长忆听着木图的话,心中止不住地涌起一阵心慌。那慌乱的感觉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
  他看着手中的军粮册子,却发现自己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他努力深吸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告诉自己,在这个时候,绝不能乱了阵脚。
  他专注地核对军粮册子上的数目,每一个数字都仔细地查看,生怕出现一丝差错。
  终于,核对无误后,他将册子交给木图,问道:“木统领,此事在营里公开了吗?”
  木图微微颔首,回答道:“自然是要说的,否则这样毫无消息的等待更让人心惶惶。大家知道了情况,也能有所准备。”
  “只是殿下的意思,是想让负伤重的士兵不要再去前线了,好生休养。” 木图继续说道,“殿下想着陛下从京城派兵还要好几日,他还命人拿太子印去附近渝州请求调兵相助,快的话三四日即可来回。”
  郑长忆听后,微微点头,心中稍稍安心了一些。问道:“太子殿下身体如何,可曾负伤?”
  木图听到这话,有些讶异的睁了睁眼。
  郑长忆心中一紧,怕他多想,连忙找补道:“您知道的,我得跟陛下汇报太子殿下的情况……”
  木图听后,微微露出理解的神色,“哦” 了一声,说道:“殿下没什么事,殿下千金之体,神佛庇佑,日日冲在最前面,除了耳朵被这几日炮火轰的有些听不清话外,就是一些小伤。将士们都夸殿下神勇呢。”
  郑长忆听后,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心痛。他急切地问道:“那听力日后可会……”
  木图见他如此紧张,连忙摆摆手:“没事的,大家都这样,过几日就好了。大人您现在跟我讲话我也听的模模糊糊的。”
  郑长忆这才放心地笑出来,那笑容中满是欣慰:“殿下与将士们无事便好,木统领也辛苦了。”
  木图看得出郑长忆不是个冷血无情的皇帝狗腿,于是憨憨地笑了笑。
  眼下的情形,在众人的期盼中,好像要越来越好了。
  如果援兵来了的话。
  第130章 变数
  三日,五日,惠城城门大开,却不见一个援兵进城。
  海上又传来的炮火声响,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郑长忆站在岸边城墙上远眺,大齐的船只还在远处海面上漂浮着。没有援兵,他们不敢上岸,生怕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洄陆城墙上也隐隐有炮筒发射的红光
  郑长忆心急如焚,他的眼神中满是焦虑与不安。援兵呢?为什么两边都没有援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