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严孤山脸侧残留的血迹,在冬日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如同他此刻的心境,被仇恨与决心交织得复杂而深沉。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透出的狠厉,与他平日里展现给世人的温和形象判若两人,仿佛是深藏不露的锋芒终于得以展露。
  他缓缓说道:“王爷不会罢休,本宫自然也不会。我们之间的恩怨,早已不是一日之寒。王爷怕不是忘了些经年旧事,与继后周氏一族勾结久了,就忘了自己也曾向康氏一族献过殷勤。只是当年康尚书一朝失势,王爷便立刻反戈一击。”
  他轻轻抬手,用指尖轻轻拭去脸侧那抹血迹:“我母后的仇,我还没报呢,王爷可别急。”
  穆王爷的怒吼在积雪覆盖的院落中回荡,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双眼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你这是公报私仇!”他厉声喝道,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充满了不甘与愤慨。
  严孤山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低声些,王爷。这次来搜查,确实是因科举舞弊案引发了民愤,朝廷不得不重视。本宫身为储君,有责任查清真相,给天下士子一个交代。供词齐全,三印俱备,我们是名正言顺地来搜查,绝非公报私仇。”
  说到这里,严孤山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在穆王爷脸上停留片刻,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然后,他话锋一转,做出一个温柔如春风般的笑脸:“不过,至于搜出来的东西里有没有其他……嗯,这个嘛,就要看王爷您这些年是否真的做到了问心无愧了。”
  随后,严孤山在李源的陪同下,步入了穆王府的内室。一踏入内室,眼前的景象便让严孤山不禁微微皱眉。这里的装潢之奢华,雕梁画栋之精美,简直堪比皇宫。每一件摆设,每一幅字画,都透露出穆王爷的权势与地位,也让人不禁对这位王爷的贪婪与腐败心生厌恶。
  “殿下,方才在门口,王爷所言……也不无道理。”李源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向严孤山提出自己的担忧,“陛下不在京中,您此时行事如此激进,会不会引来朝中非议,甚至是陛下的不满?”
  严孤山闻言,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他看向李源,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与决心:“李大人放心,我做事自有分寸,不会有事的。”
  李源见严孤山言辞恳切,且态度坚决,心中虽有疑虑却也暂时放下,选择相信他。于是,他领着严孤山穿过内室,来到了一扇不起眼的暗门前。暗门被缓缓推开,一股略带霉味的空气迎面扑来,但里面却异常干燥。
  这是一个不小的地窖暗室,空间被巧妙地划分为两部分:一侧是堆积如山的古籍、账册和各类归档的纸张,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木架上,仿佛诉说着过往的秘密;另一侧则是琳琅满目的古董财宝,金银玉器、瓷器书画应有尽有,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刑部的官员们早已在地窖内忙碌开来,他们或蹲或站,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文件,记录着重要的线索。
  李源没有过多停留,直接走到那些关于科举舞弊的册子前,挑选出几份最为关键的,递给了严孤山,然后过去指挥掌固和亭长小心搬动那些古董。
  严孤山接过册子,迅速翻阅起来,他的眼神变得愈发凝重,眉头紧锁,显然这些册子中记录的内容让他深感震惊与愤怒。
  突然,一阵细微的惊呼声从身旁传来。那声音小,在这略显嘈杂的暗室里并不清晰。
  严孤山转头,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正在归类记档的主事官员正围在一起,手中捧着一卷长卷,脸上满是惊愕之色。
  “这是......郑寺卿吧?”其中一人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不确定。
  严孤山闻言,心中猛地一紧。听到他的名字与这些科举舞弊的证据联系在一起,严孤山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慌乱与不安。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走了过去,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这是什么?”
  第91章 图一幅,且体矣
  地窖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而沉闷的气息,烛火摇曳,将两个刑部主事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们站在严孤山的面前,显得格外紧张与不安。手中的卷轴,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让他们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只能小心翼翼地呈上。
  “殿下,此物不雅……”其中一个主事的声音微微颤抖,他低垂着头,不敢直视严孤山的眼睛。严孤山闻言,眉头不禁紧锁,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接过卷轴,手指轻轻摩挲过那略显粗糙的纸面,心中暗自祈祷,希望这卷轴中不要出现与郑长忆有关的任何不利信息。
  随着画轴的缓缓展开,一股浓郁而复杂的情绪在严孤山的心头蔓延开来。他本以为会看到与舞弊案相关的证据,或是郑长忆与其他官员勾结的蛛丝马迹,然而,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幅无比放/荡的春/宫/图。画面之精致,构图之巧妙,无不显示出画者的深厚功底,但内容之不堪,却让人难以直视。
  长卷之上,穆王爷府的园林被细腻地描绘出来,每一处景致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置身于那繁华的王府之中。然而,这美景之下,却隐藏着更加不堪的秘密。画卷中,处处可见两个男子相拥缠绵,他们或立于亭台楼阁之间,或隐于花丛树影之后,行云/雨/之欢,尽显放/荡之态。每一对男子旁边,都工整地写着一个名字,各不相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