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校园言情>超神级学霸> 超神级学霸 第251节

超神级学霸 第251节

  比如超螺旋空间代数中的螺旋数域,其中数值以螺旋形式存在于空间中。这个数域的基本单位是超越几何学中的“空间螺旋”,它沿着虚数螺旋轴延伸。
  在这类数域中,其运算法则受到螺旋路径的影响,比如当两个螺旋数相乘时,其路径会在空间中形成一对新的螺旋,以决定结果的虚数部分和实数部分。
  同样在超越几何学中也有一个异度异维几何的概念,在异度异维几何中,空间的维度不仅限于整数,还可以涉及超越维度,其中超越维度的存在由螺旋路径的特殊性质引导。
  这就导致了异度异维几何中的对象可能同时具有整数维度和超越维度。比如一条曲线可能在整数维度上是一维的,但在超越维度上展现出某种螺旋性质,但这只是最简单的情况。
  还有更复杂的情况是,在异度跟异维两种不同的结构上,几何结构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理特性。
  这也是质量缺口可调的理论基础。
  具体展现哪种螺旋性质,又由螺旋数域的计算规则来决定。
  看,就这两个新代数跟新几何的最基本概念就出现了一堆的新名词。
  螺旋数域、异度异维几何、空间螺旋、螺旋轴、螺旋路径、超越维度……等等。
  这些新名词还涉及到新的单位。
  比如螺旋数域中,基本单位是一种称为“旋转位标”的特殊数值,表达式为:[ s = r cdot e^{iheta}]。
  涉及到实数部,虚数螺旋轴上的角度,跟虚数部。
  至于超越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单位超越元素就更复杂了。
  既包含了最重要的特点超越性质,还有非欧几何性质,同时还具备动态演变的功能,以及跟跟超螺旋空间代数的关联。
  因为它们可能沿着超越路径移动,形成特殊的几何演变过程,所以构造出了一批具备特殊意义的函数跟超越曲线。
  比如一个最基本的超越元素( t ),其表达形式是( t = t_0 + t_1 cdot e^{iheta}),其中( t_0 )和( t_1 )是实部和虚部,而( e^{iheta})描述了超越路径的方向。
  这些开创性的概念跟单位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是真心很难给出完美且合适的翻译。
  尤其是其中的异构异维,这个复杂的基本概念乔泽到现在都还没想好该怎么翻译成对应的英文。
  难道直接写成heterogeneous dimensionality?
  以上可以理解为异构维度,但这跟该概念本身所想要表达的那种维度构造对应关系完全不同。甚至还不如鲁棒性这种不伦不类的音译翻译。
  更别提把所有这些都翻译成英语系学者能快速明白的概念了。
  但如果现在能有自己的期刊,对于乔泽来说可以说省事了许多。
  他不需要去思考怎么把这些证明杨-米尔斯质量问题必须用到的新概念去翻译成英文了。
  甚至答辩都可以直接用中文版的。
  等论文发到期刊上后,自然有其他人会去帮他操这个心,把这些抽象的概念都翻译得妥妥帖帖。
  天才横溢的家伙们多少是有些强迫症的,又或者说偏执。
  乔泽自然也不能免俗。他就真已经被异度异维几何这个超越几何学名词该如何翻译成英文,思考许多天了。似乎除了音译之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但乔泽又一直认为音译就没了数学上的美感。打心底无法容忍自己给出如此没品的翻译,所以不如交给别人去做这些事。英语母语的国家说不定能找到更生僻的词汇来描述这一美妙的动态数学结构。
  好在要真正理解他的论文才需要去认真的研读论文,并弄懂每个概念。如果只是验证的话,只需要总结出方程解的规律就够了。
  ……
  听到乔泽首肯了两人想法,倒是让张明睿跟周良没什么意外。
  这年轻人的成果连报告会都可以不开,大概更不会在乎未来把论文发到哪里。
  不管是《数学年刊》,又或者他们构思中的《数理新发现》不过都是一个载体而已。两人怀疑这对于乔泽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人只要真不在乎外界对他的议论跟看法,且身处有法律保障的国家跟地区,是真能做到圈内无敌。
  如果这人还有着对于这个圈子极为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价值,理论上是真能为所欲为。
  毫无疑问,乔泽把这些要素全占了。
  “期刊名可以用《数理新发现》,由西林数学研究所出版,科学院数理学部可以成为期刊指导单位,但我的导师李建高教授明年的增补时成为数理学部的一员。”
  首肯了两人的建议后,乔泽也开出了条件。
  如同往常一般简单直接,然后一锤定音。
  跟昨天徐大江提出的条件差不多,两人也差不多认可了。
  没办法,这份还在筹划中的期刊本就是建立在乔泽开创的新学说基础之上。
  从这一点上说,他们能谈的条件不多。
  申请期刊刊号虽然麻烦,但有西林工大出面,也能申请下来。
  见两位院士首肯了他的建议,乔泽继续说道:“另外网站上的电子刊先只发中文版。如果其他国家学者需要研究论文,自行翻译成其他语言版本。等年底再出双语刊。”
  “等等,电子刊不出英文版?为什么?”张明睿有些懵。
  这可跟他计划不同。
  没有英文版,怎么快速在全世界打响名气?
  最重要的是,这完全没有道理。
  以乔泽的英语写作能力,全英语的论文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哪怕乔泽懒得写英文版,华科院也有足够专业的人才翻译并润色论文。
  即便张明睿野心再大,也完全没想过中文论文能在近些年内成为国际学界成为主流。
  学术界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们大都年纪已经五十往上走了,四十多岁都算年轻人了,早已经过了能快速掌握一门外语的年纪。
  跟世界主流的表音文字不同,华夏文字属于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语义的表意文字。
  简单来说就是这玩意对于没有语言天赋且已经过了最佳语言锻炼年纪的人来说,这种语言体系想从头学起是真难。
  偏偏学术性论文需要的专业词汇很多,许多词汇还很生僻。想要准确的翻译,不但需要语言天赋,还要懂得相关的专业术语。就好像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词汇,还有专门的学术词典。
  所以张明睿是真想不通乔泽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
  这是不想自己的论文快速在学界传播么?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很简单。
  “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涉及到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新专业词汇跟概念太多,英语没有对照的翻译,需要造词。电子版只有中文版本,可以帮助英语系国家学者去自行给出他们所能理解的翻译。等到年底出英文版,就能直接选用他们的翻译。”
  想了想,乔泽又补充道:“如果他们需要的话。”
  “那……在期刊出版之前,国际版的网站上都不更新吗?”
  “可以把标题跟摘要写成英文,论文主体依然是中文。”
  “这……”
  “你们的计划中,打基础的前几年并不寄希望能有多少国外学者投来的文章。那么一、两年后,超螺旋空间代数跟超越几何学如果被接受了,肯定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专业词汇库,到时候就能接受中、英双语的论文,对期刊的推广没什么影响。”
  乔泽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理论上似乎的确没毛病。
  但张明睿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样前期很难被认可啊。”
  “需要被认可吗?”
  这对话好像有些熟,怎么突然又绕回来了?
  “就这样吧。我早上需要把论文整理出来。我想过了,如果转化成英语论文,可能还要花费一些时间,但如果是中文论文,我今天就能提交给导师了。”
  乔泽直接下了逐客令。
  他是真不想去一个个解释那些专业名词的概念,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乔泽相信如果西方学界真的重视他的理论,自然会找到合适的译者去对论文进行全文翻译。
  如果不重视的话,他也没什么损失。
  换了半年前,他大概还不会这么懒,即便为了克雷研究所开出的百万美元奖金,他也会选择先把英文版本写出来。但自从他不缺钱后,拿奖金的心思也淡了。
  路秀秀现在根本不缺钱花,至于他自己都还没到用钱的时候。在西林工大这段时间,他根本找不到用钱的机会。
  真要用钱的时候,那百万美金也没什么大用,很鸡肋。
  反正终归是属于他的,别人也拿不走。
  而且哪怕西方学术界始终不认可乔泽也无所谓,不会耽误他的项目研究进度。更别提对于物理验证来说,华夏的物理学家也不是做不了。
  能进入cern的华人物理学家不少,总有能验证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cern不允许进行验证也没关系。
  华夏自己的对撞机“超级陶粲装置”也差不多该试运行了,用来验证他的理论也足够了。
  无非就是前期积攒的数据太少了,想要找到规律需要的时间长了些,可能要浪费些能源而已。
  所以在乔泽看来习惯于使用英语的所谓世界主流学界是否认可,真没有两位院士想象中那么重要,甚至完全没必要在乎。
  大不了自己先玩着,反正他对于所谓学术交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
  ……
  “难怪乔泽不想做报告,他甚至不愿意把成果写成一篇英语论文。”
  走出三层小楼后,张明睿神色复杂的回头看了一眼三楼半开的小窗,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这次心情依然很复杂,但跟昨天又不太一样。
  “可能主要还是上次报告会的确没办好,我得做检讨。”徐大江陪着笑说道。
  总不能让乔泽担责。
  这种锅徐大江还是愿意背的。
  张明睿收回目光,瞥了徐大江一眼,沉声道:“徐院长,乔泽可以任性,你们可不能任性啊。报告会可以不开,但博士论文答辩请哪些教授来,你们还是得帮乔泽好好把把关。”
  “那是,那是……就是如果答辩用中文论文的话……”
  “我们会在科学院帮你们找专业的同声翻译。”周良知道徐大江要说什么,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感谢科学院的支持。”徐大江陪着笑脸说道。
  不错,又能省下一笔。
  说起来能够应付这种学术会议的专业同声翻译可不好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