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谢烨摸了一把自己的脸失笑,“成,待会儿闲了我往隔壁走走。”
以往铺子都是男人,今儿能主事的妇人来了,怎么着也得跟隔壁人家走动一二,别的暂且不论,邻里邻居打好关系准没错。
她和春水合力将煮好的玉米捞在木桶,桶里还加了两瓢煮玉米的水,锅里添水继续煮剩下的。
不一时,清甜的香味飘出院子游走在街上。
早晨,山货铺来的客人少之又少,隔壁醋坊隔三差五进人。
柏俭、柏松将木桶抬到门外,站在屋檐下吆喝。
“新鲜的煮玉米,清甜的煮玉米,一个五文啦……”
来醋坊打醋的多是街坊邻居,不算多富裕,一个玉米棒子五文钱,买也能买得起,就是觉得有点小贵。
有人凑近看,见一桶金黄色的棒子,是以前没见过得,闻着确实清甜,讨价还价,“一个五文太贵了,十几文就能买肉吃哩!”
“叔,以后生玉米便宜,到时候您买了带回去自家煮,今儿先买根尝尝。”柏松说着用筷子夹起一根玉米,“一根这大,回去切开家里人都能尝尝,五文尝个鲜不亏的。”
有人摇头,有人打了醋出来买了一根,柏俭机灵,直接帮忙插在筷子上,“叔小心烫,捏着筷子就成。”
这样拿手里走一路,见着的人不都得问一嘴,买卖这不就好起来了!
隔壁醋坊方老头已经尝过了,乐呵呵跟打醋的人说道;“甜,早晨家里就闻到味儿还纳闷啥东西这香甜。”
“看你,是不是早就吃上啦,我们可舍不得花五文买个零嘴。”
“不是零嘴,是粮食,没听阿松说么,往后有生的卖,买了生的回来自己煮着吃。”
半上午的功夫,煮了三锅玉米全卖完了,谢烨原本还想着能卖个一两天,结果就半上午的功夫卖光光。
甚至有人见煮玉米这香甜,专门来要煮玉米的水给自己孩子喝,没办法,没吃够煮玉米现在还在家里哭闹呢!
待朱家小子跑来叫人去他家吃饭时,家里就剩几根小的品相不算好的,谢烨留下准备晚上煮了招待小青的同窗。
朱家小子乐道:“嫂子我不吃,不过今年玉米收了得给我家留几袋。”
去年就听李家哥哥说玉米碴喂猪好,他家买回来的猪杀不及得喂着,用玉米碴喂几天再增增膘。
话说当初谢烨让大家都摘些嫩玉米来卖时,岭上人不大看好,一则重,二则这玩意卖贵了没人买便宜了赚不到钱还吃力,因此,背出来的不多。
可经半天的功夫,岭上妇人是相信了地里能生财的话。
百十来根的玉米卖了将近六百文,这还是柏家走完礼剩下的,走礼就送出去了四十多根。
及至中午柏青回来见给好友留下的都是小的,也不在意,再三叮嘱道:“大嫂,多做肉,辣辣的肉。”
他的好友都喜欢吃肉。
谢烨可不敢做太辣,都是十一二的半大孩子,以往没吃过辣椒,万一给人吃坏了可不好。
不过也不是没办法,下晌早早炸了猪排、鸡排,用石窝捣细的调料粉一撒,没有人能拒绝。
方老头的妻子还过来转看,给自家买了半斤番椒面,半斤鲜番椒。
及至傍晚,柏青带着同窗进巷子,远远就闻到香味,笃定道:“肯定是我大嫂在做饭,我大嫂做饭可好吃了。”
“这是肉味,真有很多肉菜?”有小孩不太相信。
柏青拍着人肩膀,“放心吧,我大嫂还专门留了玉米给你们煮呢。”
柏松见弟弟带同窗来,还是很给弟弟面子,一人先塞了一颗枣,招呼着进院子。
树上已经挂上柿子,不过是绿色的,树下石桌上早已摆好碗盘,一见金黄的炸鸡排,柏青欢呼着奔过去,凑近闻了闻招呼好友。
“先洗手,保准你们没吃过这个,只有我大嫂会做。”
想当初他多单纯啊,以为来县里就能吃上很多大嫂来家后才能吃到的美食,结果等他把县里每条街道每个巷子都转看了,也没找见一家能作出大嫂会做的那些吃食,心里的沮丧失望如黄河之水。
说实话,当时有点小后悔来县里读书了,有几次甚至想跟大哥说他回家跟着柳爷爷念一样的。
谢烨从灶房出来跟孩子打招呼,逛街才回来没多久正在正堂讨论买回来的布料的妇人也出来瞧。
安静的院子一下变得热闹。
四个孩子围坐在石桌旁吃炸鸡炸猪排,柏青教他们如何蘸料既不会味道重又能蘸均匀,叽叽喳喳。
有孩子看了好几眼屋檐下的妇人,低低道:“这些都是你家亲戚?”
“隔壁姐姐,邻里嫂子婶子,很少来县里,一定是这次山路修的差不多方便了这才来的。”柏青到了一杯水,见是红红的树莓汁,又是一声欢呼。
“我大嫂做的树莓酱,泡水比酸梅汤还好喝。”
又吃又喝,还要叮嘱同窗,“留点肚子,晚饭还没好,大菜没上呢。”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可不是说着玩的,都是正长身体不耐饿的时候,几人嘻嘻哈哈发誓今儿要把柏同窗家吃个锅底朝天。
有人好奇树莓是啥,柏青给没见识的同窗解释了一番,又介绍了n多种山里的野果,直听得同窗们瞪圆眼睛。
<a href="https:///tags_nan/caohanwen.html" title="糙汉文"target="_blank">糙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