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王婶儿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没错,只是毕竟是自家孩子,怎么忍心看他在娘和媳妇中间左右为难。”
马小兰冷笑一声:“你不忍心一味退让,人家可不就愈发蹬鼻子上脸了吗?”
“我原本对这个嫂子还挺喜欢,但怎么也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
孟逐星给两人倒了杯茶,安抚一番,问:“那婶儿现在您是怎么打算的?说实话,我肯定是希望您能留在这儿,在首都做厨师怎么也比在山村里养鸡喂猪更赚钱也更体面吧?”
“星儿你对婶子的好婶子都清楚,我就是记挂着你叔……”
马小兰一拍手:“那好办啊,让我爸也来这儿!他会做木匠活,人又勤快,找个工作是不难的。”
“净说孩子气的话,你爸要是也来了,你奶谁照顾?”
“那不还有我哥和嫂子呢么,之前他结婚时,我奶可是把她珍藏了几十年的私房钱和金戒指都塞给他了,从小到大她都偏心我哥,他享受了这么多年的好处,现在孝敬孝敬奶奶怎么不行了?”
“你哥粗手粗脚的,哪里会照顾老人。”
“不会就学啊,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伺候人的。”
王婶儿被她说得哑口无言,半晌道:“让我好好想想。”
孟逐星笑道:“不着急,婶儿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只是我觉得咱们人活一世,怎么也要尽力让自己舒心快乐不是?而不该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嘴巴里,旁人怎么看、怎么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婶儿怔了怔,若有所思。
两天后,她把信塞到了邮局的邮筒,转身大踏步朝客来顺饭店走去。
第36章
饭店和服装店的生意都红红火火, 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个体户,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好,解决了温饱问题, 就开始琢磨起精神享受来,电扇、收录两用机、电视机、冰箱、电话、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也陆续进入各家各户。
孟逐星很阔气地全都买回了家, 这才觉得开始和现代时所过的生活接轨。
电视上放着《排球女将》,收音机里播着《今宵多珍重》,洗衣机在轰隆隆地转着, 孟逐星躺在藤椅上吃着冰棍儿,抖着脚惬意得很。
昨儿她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来自哈尔滨,是花儿孙佳寄来的,她说她打算暑假开学去山区支教, 一来是她向往着可以帮助更多人,二来也是想逃离家里的环境。
“逐星姐,你是知道的,我弟妹年前刚生了孩子,正是花钱的时候, 我弟那人又不正干,家里父母年纪也大了,只靠种地根本不够一家五口人开销……我的工资不能再继续补贴他们了, 我也想有自己的生活。”
“等我到地方安顿下来,我再给姐写信,一切都好,勿念, 祝你和姐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另一封则是陆思甜寄的, 她的信不长,主要就是报平安,莫高窟那边远没有北京便利,只有镇上才有几台电话,他们平时联系还是靠写信。
“上周我们在清理窟区里的积沙时,外面突然刮起了老大的沙尘暴,迷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不过没啥事儿,不用担心。”
随信寄来的还有她的一张照片,站在鸣沙山月牙泉边上拍的,陆思甜穿着白色衬衫,黑色长裤,头发齐肩,笑容灿烂。
看着比之前黑瘦了些,但眼睛却是亮晶晶的。
“这边的沙漠一望无际,落日特别壮阔,驼铃声清脆悦耳,仰望星空时会觉得人特别渺小。”
“姐,我希望你和哥有机会也可以来这边看看,特别美。”
孟逐星不是不心动,在现代时她就想去大西北好好玩一下,只可惜当时是社畜,每天忙着搬砖,没多少钱更没那么多时间。
如今她手上是有不少钱了,再加上之前踅摸买来的各式古董、存的名酒,怎么也能称得上是小富婆了,时间上也很自由,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的交通不够发达,从北京到敦煌,一路上坐车倒腾都能要她半条命。
所以,她还是等等吧,啥时候过去方便些了,她再去深度游玩。
读完信,孟逐星的冰棍儿也吃完了,她去手动给洗衣机排了水,把衣服丢到甩干桶中,洗完后晾在院中,她换了身衣裳,出了门。
她打算开个书店,卖教辅图书之类的,相关的文件流程已经正在进行了,今儿出门是想跟出版社谈采购的问题。
她前阵子已经接触过几家,大致了解了下市场行情,现在改革开放社会发展欣欣向荣,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上心,教辅培训这块蛋糕相当大。
自从开始干个体,孟逐星在人情世故方面越发圆滑,一张小脸总是笑盈盈的,嘴特甜,每句话都能说到人心坎儿里去,特别神奇。
虽然年纪轻轻,但做起事来却十分靠谱,跟她打过交道的人都对她很有好感,哪怕合作不成,许多也都处成了朋友。
朋友多了就好办事儿,得知孟逐星想开家书店时,不少人就来跟她牵线搭桥,介绍合适的门面、出版社认识的人。
孟逐星对他们感激不尽。
在中华书局办公室等待的间隙,她看到了一抹熟悉的身影,白衬衫黑长裤,戴着金丝眼镜,斯斯文文,竟然是蒋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