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但决定权在孟逐星这儿,她不停逗撩他,却迟迟不给他痛快,直到他忍得眼尾发红、气息沉重,她才双足并拢大发恩惠。
  陆宗青服务意识很强,她也很会变着花样地疼人呀,非常公平也非常般配。
  **
  在现代上大学时,孟逐星只会在快期末考的时候才去图书馆突击学习几天,可现在上学天天都是备战期末考的状态,同学一个比一个卷,而且不只是卷学习,在体育、社交上也没松懈。
  乒乓球、跳绳,甚至跳房子都玩得特别熟练又开心,还有不少人在公园里跟着大爷大妈练气功。
  要强的孟逐星不甘人后,也加强了体育锻炼。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1979年的春节。
  这个寒假孟逐星和陆宗青回了趟农场,得知花儿和乡里乡亲们一切都好,在家里住了十几天,享受了炕的火热温暖后,他们就赶回了北京。
  陆思甜也没闲着,跟着同学一块儿满北京城跑做调查研究,她是真心喜欢考古这个专业。
  孟逐星曾经问她:“你以后打算去什么单位啊?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馆还是高校?”
  陆思甜眼睛亮晶晶的:“我想去敦煌莫高窟。”
  “啊?那里好远的,条件也很艰苦哦。”
  “我知道,我就是想去,那里有很多文物,当地却有沙害,我想略尽绵力地保护它们。”
  孟逐星心头微震,旋即生出一股愧疚来,相比较思甜的大格局,她的眼界似乎太过狭小,只想着怎么收更多的古董,怎么利用信息差赚更多的钱……
  她在她面前瞬间变得渺小和俗气。
  “你真有心,我支持你的!”孟逐星鼓励道,“到时候如果需要什么就跟我说,我也想尽一份力。”
  陆思甜笑道:“姐,我不像你头脑灵活会做生意,我只是想做好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已。”
  这夸奖让孟逐星很是心虚,继而更坚定了继续赚大钱的想法——她想帮助更多人,但前提是得有钱。
  过完年天气转暖后,社会风气愈发松动,个体小户越来越多,孟逐星除了卖衣服,也开始卖起贺卡、明星海报这些小玩意。
  东西虽小利润也薄,但架不住卖的量大呀,各小学、中学学校门口一蹲,很快就销售一空。
  有人问有没有磁带影碟,孟逐星面上摇了摇头,手中却给人递了个纸条。
  之后,在某胡同里完成了交易。
  她还是偷偷摸摸地做了个“倒爷”。
  如此时光匆匆,孟逐星成了学校皆知的名人,做生意贼厉害,做一行成一行,很多人找她取经。
  毕业拍集体照留念时,她更是成了吉祥物般的存在,被人拉着纷纷合影。
  也是在这天,她看到了一张熟悉面孔——
  农场小学里的蒋老师蒋熠。
  他也在这里上学?怎么她完全没听说啊……
  而且都毕业了她才见到他,孟逐星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原则,笑着跟他打了招呼,蒋熠倒不怎么意外见到她,“孟同学,我常听人说起你。”
  “嗐都是瞎扯的,你是哪个系的啊?咱们一直在一个校园里面我竟然都没见过你。”
  蒋熠变化不大,仍然是清瘦斯文的模样,他淡笑道:“我学的中文,平时待在图书馆比较多。”
  “那之后去哪里高就?”
  蒋熠抿唇笑了笑,“出版社混口饭吃而已。”
  孟逐星点了点头,“感觉很适合你。”
  她虽然和他没说过几句话,但是对他的为人也颇为了解,斯文腼腆,温文儒雅,做文字图书编辑挺适合的。
  两人礼貌性地挥手告别,以后虽然仍在一座城市,但兴许也不会再见面了吧?
  常在熄灯后“卧谈”经济问题的舍友们,有的踏上了经商之路,有的则去了银行和政府单位,个个风生水起。
  陆思甜在去敦煌之前,偶然在北京街头偶遇了一个熟人——许文斌。
  他叫住了她,她一开始都没认出来他,后者苦笑:“我变化有这么大吗?”
  陆思甜上下打量着他,点了点头:“胖了,黑了,也有点丑了。”
  “……”
  他邀请她去茶馆坐坐叙叙旧,被陆思甜拒绝:“不了,我还有事要忙,再见。”
  她走得干脆利落,身影很快融进自行车与人流之中。
  许文斌怔愣许久,忽然手臂被人拍了拍,“老公你看什么呢?我带儿子上完厕所了,人比较多排了会儿队,你等急了吧?”
  “没什么。”他收回目光,将儿子抱起来往前走去,看都没看妻子一眼。
  袁莹愣了一下,眼中闪过失落和黯然,她看着他抱着孩子越走越远,丝毫不在意她是否跟上。
  她和许文斌门当户对,结婚四年,孩子三岁,但他对她颇为冷淡,好听点是相敬如宾,实际上就是爱理不理,她尝试过多次讨他喜欢,却都失败了。
  由始至终,她都没有走进他的心里。
  有时候她想,也许他随便换个谁都可以结婚生子吧?
  她跟妈抱怨过,但妈跟她说旁人也是这样过来的,什么爱情喜欢都是虚的,夫妻磨合着、守着孩子过日子就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