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两人目标明确,在北大和陆军装甲兵学院之间找个落脚地儿,他们手头宽裕,看的房子也比较大,甚至还看了不少四合院。
很快,孟逐星相中了一座四合院,房子是一进的,位置好门口就有个公交站牌,宽敞明亮,虽然挺破旧的,但好好收拾修整一番一定特别好。
“要不就它吧?”
“成,我去找房主谈租金的事。”
“不,我想把它买下来。”
第31章
陆宗青愣住, “买?这房子这么破,但价格估计也要两三千块钱……”
“咱的钱不够吗?”
“够是够……只是为啥要买房子?”陆宗青有些不理解,“咱们还要上学, 毕业了单位都会分房子,花这个冤枉钱干啥?”
后来北京的房价飚成什么样儿, 孟逐星无法跟他直说,只得道:“宗青哥哥,咱们账户里的钱是你我和思甜辛苦挣的, 我自然不会瞎折腾,这房子买了肯定错不了, 你信不信我?”
陆宗青沉默须臾,“好,听你的。”
孟逐星喜笑颜开:“放心吧, 我还有其他赚钱的门路,不会饿着你的。”
陆宗青也笑开,去找房主谈买房的事。
因为四合院里目前住了四户人家,房主先跟他们谈妥搬家的事,又跟陆宗青磨了几天价格, 等最终拍板到房管局过户办完手续时,已经是北大开学的前一天。
当晚,三人搬进了四合院。
院里的柿子树光秃秃的, 显得格外清冷寂寥,屋里也没什么家具布置,整体颇为破旧,屋顶有的地方还有瓦片修补的痕迹, 可孟逐星嘴角的笑就没下来过。
陆思甜很是不解,小声问她哥:“星姐姐她真的没被什么给附身吗?”
要不然怎么会来北京没几天, 咔一下子就买了个四合院?
整整花了两千五百九十九块钱啊!!
就这么个四处漏风的破房子居然敢卖这么贵?!
陆思甜内心在咆哮,虽然这房子有她的份儿,但这钱也有她辛辛苦苦养鸡养鸭养猪崽赚来的那一份啊……
“我清醒得很!”孟逐星喜滋滋地巡视着“新房”,“你们就等着瞧,以后就知道我的决定有多么的明智了!”
陆宗青对她宠溺一笑,“嗯,星星是最厉害最聪明的。”
孟逐星傲娇抬头:“那是当然。”
幸好三人来北京时带了大包小包,被褥衣物锅碗瓢盆能带的都带了,摊开来就能直接用上。
当晚三人吃饭洗漱铺床睡觉,第二天一早,陆宗青在附近的早点铺子买了热腾腾的豆浆油条。
吃完饭,陆宗青背着包骑车去了学院报到,孟逐星和陆思甜满脸兴奋地背上包排队挤上了门口的公交车。
公交车直达北大,半个多小时后,两人在西校门下了车。
看着近在咫尺的“北京大学”的牌匾,孟逐星激动不已——
小时候苦恼于上北大还是上清华,如今她竟然真的站在了北大的门口。
历史系和经济系不在一边,穿过西门的华表,孟逐星和陆思甜跟着前来引导的学长学姐们前往各自的学院报到。
交了党团组织关系、迁移户口和粮油关系、缴纳书籍讲义费、买了饭菜票,一通忙下来后,两人都累得不轻。
2月份的北京还很冷,风沙吹得人脸发疼,学校又特别大,从教学楼走到燕南园的宿舍,孟逐星的腿都有点发软了,买辆自行车需要紧急提上日程。
她宿舍号是221,六人间,上下铺,没有衣柜,只有四张小书桌,空间很狭窄逼仄,但窗子外面有一棵海棠树,春天时应该会很漂亮,推开窗可以远眺博雅塔和未名湖。
孟逐星进来时,宿舍里已经有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抬头看过来。
她跟她们笑着打了招呼,自我介绍:“你们好,我叫孟逐星。”
梳着齐肩短发的姑娘叫陈金麦,扎着麻花辫的、年龄看起来比她们大几岁的叫李红霞。
两人笑着简单介绍了自己,陈金麦问:“你多大了呀?我刚刚还在跟红霞姐论资排辈呢。”
“我21了,你呢?”
“我20,红霞姐27了。”
孟逐星对李红霞比了个大拇指,“真厉害!”
李红霞腼腆地笑了笑,说话有点口音:“没办法,笨鸟先飞,以后还请你们多多帮助我。”
孟逐星连忙摆手:“哪里的话,大家一起学习进步才对!”
说话间,陈、李两人已经帮她铺起了床铺,孟逐星来得早,就选了靠窗户的下铺,收拾东西的间隙三人聊了会儿天,这才知道大伙儿都曾上山下乡,对于广袤农村与乡间生活有很多共同语言,瞬间便感觉亲近起来。
不多时,宿舍里的另外三个人也陆续来报到了,分别是胡琼、何玉静和徐岚,本就不大的宿舍瞬间显得拥挤起来。
六人中年级最小的是十九岁的胡琼,最大的李红霞,依着年龄排了顺序,最后来的徐岚还在收拾东西,孟逐星拎着她的暖壶则和其他人一块儿去水房打水了。
打完水,她们还顺道去了食堂买了点吃的,这会儿的食堂也没太多选择,不外乎馒头、咸菜、稀饭,大伙儿都拿着搪瓷饭碗排队打饭,好多人吃饭的时候也不忘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