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费鸠有一批旧部,只是真到了那一步,能跟他的能有多少?
但是留在京城就不一样了。
“我不是能带兵打仗的人,就算从今日起学兵法兵书,也不是那块料。不过只要将军你有想法,我一定全力帮助。”苏南丞直言道。
费鸠笑了笑:“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确实还不到时候。
他这一生至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打回北方。靠朝廷,是一点指望都没有的。
所以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
不就是再等几年么。
“但愿你我都有在这个世间留名的一日。”费鸠道。
“但愿。我不一定,将军一定会的。”苏南丞也笑道。
留名就是了,管他是美名还是骂名呢?
不管太子那边究竟是想不想造反,他都没有机会。
就在苏南丞等人负责驱赶难民的时候,腊月二十一夜里又出了事。
城外难民也有走了的,可还有陆续来的。
趁着夜色,他们忽然乱起来,对着城墙丢去了几个灌满香油的小罐子。还点着火。
这当然不碍事,城墙又不会烧着,他们也不可能徒手丢城墙上或者城墙外头。
只是,他们丢东西不算还喊着‘皇帝无德,无端幽禁猜疑太子,应该退位让贤。太子是个贤人,理应即刻继位’等等话。
黑灯瞎火的,等城防营和步兵营的人去人群里抓,也分不出到底是谁,抓回去一堆人。
这些大不敬的话也不能当做没发生,最后还是报给了步兵营的统领和城防营的统领。
总要告知皇帝。
都不必细想,这话皇帝听了什么心情。
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太子被传到了大庆殿,被皇帝责骂后跪在外头反省。
大庆殿外头人来人往,这是一点面子也没给太子留。
本来皇帝想废太子的心思就压不住,这一来,是年都不叫太子好好过了。
“谁干的啊?”多损呐,往死里坑太子……
李春觉小声道:“这事不好说,不过估摸还是那一大家子里的人。”
苏南丞失笑摇头:“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究竟多着急?如今太子被厌弃,自然怎么都是错。可等将来皇帝想起来,怕是还得翻旧账。
过犹不及了。
更绝的是被抓的一大堆难民里有两个进了大牢就全都招了。
第128章
就说是看不惯皇帝昏庸,太子才是明主,大喊着皇帝应该顺应天意民意,叫太子即刻登基。
皇帝做太上皇养老去吧。
京兆尹哪敢瞒着这些,自然如实上报。
隆帝当即就砸了茶碗。跪在外头的太子还不知道,倒是叫人又带回东宫。
这一回,皇帝直接关闭了东宫大门,没有皇帝旨意,绝不许太子出来一步。
皇后急着赶来大庆殿,皇帝根本不见。
宗亲也不能老劝这些事,有些长辈年纪大才德高望重,可手里没了实权,你在皇帝这里有多少体面?
有几个人豁出去就为太子不管自家人?
所以这回,甭管是谁出的主意,太子基本是被埋了。
三皇子府上,他也在书房踱步:“这事如何是好?”
愁的头都白了,这事只怕外头第一个怀疑的就是他。可他真心冤枉。
明眼人都看得出太子就要被废了,等时间就是。何必多此一举?
这戳的不光是太子的心窝子,也是父皇的心窝子。
父皇如今最怕的就是老,最怕的就是让权。
这一闹还有个好?
“殿下,如今也没别的法子,不是咱们做的,好歹您也别太担心了。”幕僚道。
三皇子叹气:“这种事,我知道自己清白,可外头不知道。我还不能解释。”最怕是父皇认定……
幕僚也没法子,为今之计,只能等结果了。
苏南丞这边主动去找了汪统领:“如今明摆着是有人混在了难民里头搞出这事,只怕陛下震怒之下……”
他这一停顿,汪韬略就明白了。
“那南丞你有什么法子?”天生残暴的人毕竟是少数。这样多的那难民要是等陛下一怒之下发落,那说不定要死多少。
所以要是能赶在陛下发怒之前赶走也好。
“下官的意思是,不如咱们跟步兵营出面驱赶吧。如今出了这事,想来他们也害怕。不如趁热打铁。”虽然大腊月里赶人回去也是一样要死很多人。
至少大家还能有个侥幸心理,总不至于一家子全死了吧?
可要是皇帝发怒要治罪,那就保不齐真的全家都死了。
“你说也有道理,只是这事……”汪韬略犹豫。
“大人,下官愿意带队去做这件事。”苏南丞道。
谁出面总是不好说,难免落下不是:“下官可以去,也可以进宫亲自去见陛下。不求功劳,只求少死几个人也是好的。”
汪韬略叹气起身拍他肩膀:“也罢,你就去,不是还有两个队伍没有领队,你也将人一并带去。我这就去找步兵营的统领商议,既然要做就要赶紧做,你这就出城。”
“是,下官这就去。”
苏南丞说罢就带人出去,路上张虎问:“大人,要是他们不走怎么办?”
苏南丞想了想:“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真的挣扎的厉害的,就抓起来,一并治罪。”
<a href="https:///tuijian/fuheiwen/">腹黑文 <a href="https:///zuozhe/xuezhonghuimou.html" title="雪中回眸"target="_blank">雪中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