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第251节

我是首富的亲姑姑[年代文] 第251节

  让它们蒙尘是自己的不厚道。
  谢君峣来找她时就见她穿着一条小黑裙,佩戴一条祖母绿项链和耳环、手链、胸针,整个人光彩照人,明媚鲜妍。
  “很少见你佩戴祖母绿,果然人美,戴什么都好看。”谢君峣把花放到她怀里。
  之前戴过一次,是吃炸鸡那会儿。
  陆明珠嗅着花香,“喜欢就戴了,你今天没有被大哥拉去上班呀?”
  “我有礼物送你。”谢君峣道。
  陆明珠抬眸,提醒他:“我生日还得小半个月。”
  所以,没必要提前送。
  谢君峣轻笑,“不是生日礼物。”
  “那是什么礼物?”陆明珠咦了一声,感到十分好奇。
  “跟我来就知道了。”谢君峣帮她关上保险柜,把花随手插入旁边的花瓶。他带陆明珠出门上车,驶向皇后大道。
  最后,停在一座工业大厦门口。
  就是陆明珠之前接谢君峣下班吃饭来过的那一栋大厦。
  但是,谢君峣带她上楼却不是去公司。
  “到底去哪儿啊?”陆明珠越来越好奇了,忍不住出声问他。
  “到了。”谢君峣停在他公司楼下一层。
  陆明珠一抬头,看到招牌上写着“明珠日报”四个字,打通的大办公室里已经有人上班,男女都有,忙忙碌碌,各司其职,还有两个职员正在调整手里的相机。
  “这是?”陆明珠惊呆了。
  谢君峣笑道:“我和大哥从上海带来不少出版界、报业的精英人才,在香江成立印刷厂、造纸厂、出版社和报社,隶属明珠报业集团,这间是《明珠日报》的办公室,隔壁是出版社,印刷厂和造纸厂另有厂址。《明珠日报》是新创立的报刊,还没正式发行。”
  陆明珠指着自己的鼻子,“送我的?”
  谢君峣点头,“投稿给别的报社和出版社,除了纸张和印刷费,其他都叫报社和出版社赚了,你只能拿到少少的稿费,还不如成立我们自己的公司,全部收入囊中。”
  陆明珠眨眨眼,再眨眨眼。
  在她对连载稿费、版税感到十分满意的时候,她未婚夫已经想到这里了?
  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
  谢君峣又道:“造纸厂、印刷厂和出版社已经开始运转,《明珠日报》却等你亲自撰稿然后发行第一期报纸。”
  这时,里面工作的人员发现他们,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人热情地迎上来,“小谢先生,您来视察工作的吗?”
  谢君峣摇头,举起他和陆明珠十指紧扣的手,“我带未婚妻陆明珠陆小姐来看她的报社,陈总编,方便进去说吗?”
  “方便,方便,小谢先生、陆小姐,里面请,里面请。”陈总编给他们带路,瞪了瞪好奇看过来的其他工作人员,把谢君峣和陆明珠请进自己的单独办公室,“两位请坐。”
  拿出自己舍不得喝的茶叶款待他们。
  谢君峣向陆明珠介绍陈总编的情况,“陈永超陈总编曾在申报任职,经验丰富,报社由他主管,免得你太过操劳。”
  虽然把报业集团送给陆明珠,但还是不希望她太辛苦。
  陈总编笑道:“陆小姐,咱们见过的。”
  陆明珠是上海滩的名人,陈总编不但见过她,还撰写过她和那个人千金斗玉的报道,拍过现场照片。
  陆明珠抿嘴笑道:“我说怎么瞧着您十分眼熟,原来是您。陈总编,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没见了。”陈总编感慨万千,“离职前,陆先生的断亲书也是由我负责审核刊登的,真佩服他老人家的大义灭亲之举,也更佩服你们家在抗战期间的贡献。”
  这件事在上海传得沸沸扬扬,再也没人拿康家的事说陆家教养不好。
  这么一来,留在上海的唯一陆家小姐陆珍珍地位水涨船高,许多人都以和她结交为荣,最近过得滋润无比。
  陈总编顺口告诉陆明珠。
  陆明珠并不在意,很快问道:“《明珠日报》发行工作准备得怎么样?”
  陈总编如实回答:“多花点钱,请不少业界有名的人撰稿,每千字加几块钱,多的是人愿意写,但小谢先生要我把最重要的版面留下来,只要这篇稿子到就可以排版印刷。”
  “是给我留的。”陆明珠笑道。
  陈总编一愣,“给您?”
  “我有一个笔名叫知微。”以后要给自己的报纸撰稿,陆明珠不打算瞒着他,“正在《香江日报》连载武侠小说《昆仑剑侠传》。”
  陈总编大吃一惊:“您是《昆仑剑侠传》的作者?”
  见陆明珠点头,他连连跺脚。
  “这么优秀的小说就应该刊登在我们自己的报纸上,现在可好,便宜叫《香江日报》给赚去了,他们以后可是我们的冤家。”陈总编遗憾得不得了,“小谢先生您怎么不提醒陆小姐一声?我都喜欢李鲲鹏,何况大众。”
  因为这篇小说,《香江日报》的销量直接翻倍了,简直傲视同行。
  陆明珠笑道:“都怪他,非要卖关子。”
  陈总编还真不敢怪谢君峣,因为他们这些人在上海过得不太好,决定赴港寻求发展,是谢君颢和谢君峣给他们机会,刚到香江就站稳脚跟,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
  谢君峣道:“你能写一篇,自然能写出第二篇,先让《香江日报》打响你的名声,为《明珠日报》撰稿后发行就不会没人看了。”
  在香江,《香江日报》发行量全是数一数二,地位极稳当。
  “奸诈!”陆明珠说他。
  不过,他说得确实有道理啊。
  这不就跟网文大神自带粉丝离家出走然后另投他站的情形差不多吗?
  听得陈总编眼神大亮,虚心地问道:“陆小姐什么时候写稿子?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了。”
  知微新作啊!
  一定有读者喜欢。
  谢君峣低头问陆明珠:“生日前两天能写出来吗?我想把《明珠日报》第一期发行的时间定在你生日当天。”
  陆明珠握拳:“必须能啊!”
  为自己的报纸服务,她义不容辞。
  第172章
  谢君峣还带陆明珠看她的办公室。
  在陈总编的办公室隔壁,比他的办公室大一点,摆设得更精致清雅,办公桌、书桌、茶几、书架等都是黄花梨木所制。
  原木色,没有上漆,纹理柔美温润。
  办公室里光线很好,阳光透窗而入,显得室内十分明亮,可以清楚看到墙上挂着白石老人的四屏花卉条幅。
  每个桌上都有鲜花。
  不同的花瓶插着不同的鲜花,给房间里增添一股鲜活气息。
  “家具都是新打的,我看着收拾的。”谢君峣把钥匙放在陆明珠手里,“作为社长,有空就来报社坐坐,审审稿,喝喝茶,看看报,不一定非要待在家里,容易闷。”
  “好呀!”陆明珠攥着钥匙,眉眼盈盈,“以后我们可以一起上下班。”
  她可以选自己喜欢看的小说进行刊登。
  以后她就是很多作家的伯乐了!
  哈哈哈!
  陆明珠越想越开心。
  突然,她想到现在的繁体字排版,做不了简化汉字的工作,从左向右横向排列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她的报纸她做主,
  直接就跟谢君峣和陈总编说:“对于现在的排版我有一点点小意见。”
  “什么意见?”谢君峣问她。
  陈总编也道:“您请说,您说了我们才好改进,趁着现在还没正式发行。”
  陆明珠就说:“我不喜欢从右到左的竖列书写方式,阅读得不够畅快,我想改进一下,改成从左到右的横向书写。”
  她见书桌上有纸笔,走过去展开稿纸,用钢笔写下一串串秀丽的字迹。
  同一篇文章,一段按照传统方式书写,一段按照她说的从左到右横向书写,加上标点符号,整整齐齐,看得谢君峣和陈总编连连点头,都认为后者阅读起来更舒服。
  “陈总编,我们就发行和其他报纸不一样的报纸。”谢君峣发现陆明珠横向书写的速度远胜竖向书写,看起来非常流畅。
  陈总编无所谓啊,反正不用担心他们发不起薪水,“小谢先生放心,我马上和排版编辑和印刷厂商量怎么改进。”
  陆明珠很高兴,“我下篇小说就按照新的书写方式来写。”
  这种习惯已经刻入骨髓,很难改变。
  换回曾经的书写方式,速度至少能提升一半,也就不用担心双开跟不上连载了。
  闻言,陈总编笑着点头,“没问题,您尽管写,我会安排好一切。”
  他很期待知微新作。
  知微啊,最近最火的一个作家,谁能想到她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
  送他们离开后,陈总编回到办公室,立刻有下属开口询问:“总编,和小谢先生一块来的小姐是谁啊?长得真漂亮,打扮得又富贵,怎么还进了为咱们社长准备的办公室?那套祖母绿宝石成色绝佳,贵得令人咋舌,买下我们的报社还绰绰有余。”
  其他人同样满脸好奇。
  “她就是我们的社长。”陈总编语出惊人,“而且还是陆家小姐陆明珠,你们跟我一块从上海来的谁不知道她?”
  有个编辑忍不住道:“是她!她和小谢先生是什么关系呀?”
  一个正调整相机的记者说道:“整个香江谁还不知道小谢先生和明珠小姐是未婚夫妻啊?拍到照片的报社可都没敢发。据说谢家以十万两黄金作聘,千万港币只是小钱。”
  说到这里,他眼睛一亮,“我们算不算是有靠山了?以后是不是想发什么样的新闻就发什么样的新闻?不用畏惧任何恶势力。”
  陈总编敲他头,“有些话不要乱说。”
  因为是亲侄子,所以显得更亲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