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宁玉瑶自然不会跟他说母亲的事,只是托腮看着面前的俊朗男子,问:“秦将军他们已经到雁京了吧?”
秦熠见宁玉瑶不想说,也没勉强,顺着她的问话点头道:“算日子,应该上个月就到了。”
宁玉瑶笑道:“那这次回去就该论功行赏了。”
秦熠却不在意那些功名利禄,他心里有其他更想要的。
他走到宁玉瑶身前蹲下,定定地看着她,轻声说:“明安,回去后,我就让母亲请人去长公主府提亲,好不好?”
宁玉瑶没想到秦熠会突然提这个,她的心猛地一跳,脸上如朝霞般红艳。她轻咬下唇,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娇嗔道:“瞧你这傻样。”
秦熠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院子中的侍女们早已站得远远的,捂着嘴看着他们窃笑。
初冬的夜风吹过院中的两人,寒凉中带着一丝缠绵。
*
准备入睡的祁婧惠也正与丈夫谈论着此事。
“今日秦夫人来探我的口风,看是不是等瑶儿和秦熠回来后就上门提亲。恰好战事大捷,秀灵也回来了,喜上加喜。”
原本昏昏欲睡的宁渊瞬间清醒过来,侧过身面向妻子:“怎么好好地说起这事了?瑶儿还小呢,过两年再议也不迟。”
“还小?过完年瑶儿就十八了!”
“十八了啊……”宁渊惆怅地长叹一声。虽然一直以来任由两个孩子相处,但一想到女儿要嫁人,他便浑身难受。
过了一会儿,祁婧惠快要睡着时,听到身边的丈夫说道:“瑶儿不是曾说过不想嫁人,要我们养她一辈子吗?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祁婧惠睁开双眼,冷笑道:“及笄前的孩子话你也当真?你若真敢阻拦,你看瑶儿会不会埋怨你。”
“怎么会呢,瑶儿这么小,哪懂得什么情情爱爱。”
“呵,她不懂?不懂还能听到秦熠受伤就急匆匆地跑去定州?”祁婧惠一想起这事就气不打一处来。
她掀开被子,坐起身来,指着宁渊的鼻子骂道:“瑶儿不去定州也就罢了,秦家只当瑶儿没开窍,还能再等两年。你倒好,在那横插一杠子。秦家盼了这么多年,还能不赶紧顺着杆子往上爬?!”
宁渊心中也是懊悔不已,他着实没想到陛下如此纵容瑶儿,去定州这么大的事情都能应允下来。
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只能拉着祁婧惠的手让她躺下,安抚道:“别急别急,等孩子们回来再说。我得再好好考验考验秦熠,看看那小子的诚意。”
第58章 刺客
十月末的清晨,寒风凛冽刺骨。刚历经大旱的掖州,竟连续数日暴雨倾盆。原以为昨日雨歇后今日便会放晴,没想到清晨又飘起了蒙蒙细雨。
祁晖珏和宁玉瑶的行李早已收拾妥当,马车停在府衙大门前。
掖州官员们以及户部尚书、工部侍郎撑着伞,一同站在马车旁恭候太子。
刘尚书无奈地看着身边泣不成声的杨学元,小声劝道:“杨知府,别哭了,太子快出来了,当心殿前失仪。”
杨学元被他一劝,反倒哭得愈发大声,抽噎着道:“下官……下官实在舍不得太子……”
刘尚书和李侍郎对视一眼,看着周围对着这边指指点点的百姓,连忙掩面离他远点。心说,你要是少哭点,陛下早就把你调回雁京了,到时天天能见太子,何须这般不舍。
不过这话他们可不敢说出来,否则杨学元能哭得更大声,到时候丢脸的还是自己。
不多时,祁晖珏领着宁玉瑶等人从府衙内出来。今日小雨淅沥,他们都身着简单轻便的服饰,随侍们在一旁小心地撑着伞。
太子一行人出现,在旁候着的官员们立刻收起伞,恭敬地向祁晖珏行礼:“参见殿下。”
“免礼。”
祁晖珏扶着宁玉瑶登上马车,转身看了一眼涕泪横流的杨学元,不忍直视地移开眼。他看向不远处的刘尚书和李侍郎,“掖州之事,尔等当尽心尽力。蓄水工程关乎百姓生计,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是,殿下。”刘尚书和李侍郎连忙躬身领命,掖州的蓄水工程尚未完工,他们二人还需留在掖州进行收尾工作。今日太子等人依旧由定北军的兵士们护送,先行回雁京。
祁晖珏的目光再次扫向杨学元,竭力忽视杨知府脸上的眼泪,说道:“杨知府,忘你日后继续勤勉理政,为掖州百姓谋福祉。百姓之期望,不可辜负。”
杨学元听了太子的话,情绪愈发激动,哭得更大声了,这下就连掖州的官员们都离他远远的。
太子轻叹一声,转身登上马车,他扬起手下令:“启程。”
坐在马车内的宁玉瑶听见杨知府的哭声,不由得笑着看向祁晖珏:“杨知府怎么这么爱哭。”
她此次出行所带的话本子已全部看完,担心旅途无聊,便过来跟祁晖珏坐同一辆马车。如此一来,路上可以逗逗珏儿,解解闷。
祁晖珏那张仍显稚气的脸上,显露出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老成神情,无奈道:“杨知府就是太爱哭了,每次都哭得父皇瞧见他便头疼不已,正因如此,父皇才将他打发到掖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