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客厅是一整个木屋,有个熊熊燃烧的大壁炉。
  壁炉旁边是一组大酒柜,酒柜前面还有可以调酒的台子,和酒吧的类似,风格和色泽又和木屋更搭。
  孟放一手搭在台子上:“晚上调酒给你喝,甜的,不醉人。”
  这里在山脚下,气温比城市低的多。
  他也穿了羽绒服,全黑色中长款,拉链进屋就拉开了,少了衣冠革履时的修肃,多了几分随性,那种完全抛开了衣饰的硬朗挺括。
  周宗南和左聿明也都穿的羽绒服,一个深蓝一个灰色。
  连鸳蹲在壁炉前感受火的温度,还戳了戳木柴没烧到的后半截,不知怎么玩的,手上就沾了黑灰。
  瞥见自己白色的袖口,他穿的白色的羽绒服。
  问孟放有没有可以换的衣服。
  衣服当然有,不过都是孟放的衣服,用来替换的旧衣。
  周宗南和左聿明一个去院子里抱柴火进屋填壁炉,一个在院子里打量烤架,一年没来手都生了。
  再见着连鸳,就是穿着大一号黑色羽绒服的连鸳。
  本来皮肤就白,人也长的嫩,这一下衣服宽大又是黑色,更嫩了,竟生出一种脆弱和清丽。
  再看旁边大一号的同样黑色衣服的孟放。
  衣服一样,站那儿都好看,竟生出一种不动声色的和谐和般配。
  周宗南和左聿明心里都不是滋味。
  闹不明白连鸳和孟放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之前问过连鸳说是没和好,也再没法更进一步的问。
  总之孟放没发话,那就是没追找人,他们都有机会。
  连鸳换衣服就是想帮忙,撸起袖去抱柴火,被周宗南拎着后脖领带开了:“等吃就行,让你干活,我们哥仨是摆设吗?”
  连鸳又围观烤炉,问左聿明他能干点什么。
  左聿明找了双手套让连鸳戴上:“山里冷,一会儿烤开了有你忙的,现在先保存精力。”
  连鸳顿时觉得自己有用,就不急找活了。
  后来孟放切肉,周宗南拾掇桌椅板凳和酒水,左聿明架火穿肉,个个有条不紊,在夜色微醺时一切准备妥当。
  木屋有发电设备,四周挂的灯依次亮起。
  苍穹是幽深的墨蓝,没月亮,星子闪烁,瑰丽又静谧。
  院子里另架了两个火堆,但其实穿的厚实又围着烧烤炉,已经一点都不冷了。
  连鸳戴着手套,穿着厚衣服,一点灰尘都没沾。
  嘴巴动了。
  孟放切了片肉烤了烤,让他先过了个嘴瘾。
  熟肉片上沾了灰,连鸳吃过后嘴角一片黑,但他自己不知道。
  孟放脱掉拿刀时戴的隔水防油的手套,在连鸳嘴角抹了一下,给连鸳看他沾着黑灰的拇指肚。
  连鸳就去屋里照镜子。
  后来终于到他派上用场,领到了给腌好的烤串翻面和撒调料的活儿。
  连鸳精神抖擞,把整个烤架分成三份。
  一份烤孟放的,孟放感冒了,不能吃太辣的,一份多放调料尤其是辣椒,是左聿明的口味,一份周宗南的,中规中矩。
  肉好,调料也好,怎么吃味道都不错。
  连鸳没划分自己的区域,反正他吃哪一份都可以。
  怕一会儿忘了,还特意跟孟放强调了一下,晚上他不可以喝酒,感冒没好呢。
  不是特意还顾着孟放。
  他就是这么个人,谁对他好他就对人好,事无巨细的惦记,努力的去照顾对方。
  不单孟放,对周宗南和左聿明也是。
  吃饱了肉,周宗南又去弄了几个小凉菜,大家进屋喝酒聊天。
  连鸳好奇这三个都大富大贵,被很多人照顾和捧着,居然都会做菜,就很奇怪。
  以前也好奇,但不好问,不太熟。
  现在胆子就大一点了。
  孟放嘬完指头肚大的止咳糖浆,手指捏着精致的小瓶子把玩:“我妈爱吃我做的饭,一来二去就学会了。”
  周宗南没想到孟放会这样轻描淡写的说出来。
  不是爱吃,而是那段时间孟阿姨精神状态完全不正常,除了孟放谁都不让靠近,又不思饮食,也就念着孟放辛苦才吃两口。
  左聿明同样清楚这段过往,那段时间孟放上高中,瘦的没人样儿都。
  不过谁也没往深了说。
  周宗南手指头点着桌子敲节律:“我么,家里老爷子好这口,尊老爱幼的,学呗。”
  有次祖父病了,差点就好不了。
  那时候周宗南还小,手足无措,听说病人吃了家里人做的饭精神会好些,就去学。
  从小被保姆照顾惯的小少爷,做什么翻车什么,又不让人插手,最后按照网上的比例拌了凉菜带过去。
  没想到老爷子真吃了,然后就一日好过一日。
  周宗南永远记得老爷子那时看他的眼神,还有那句用气音才说出的话:“好孩子,祖父怎么也得看你成家立业了才放心……”
  后来祖孙两个原本就亲密的关系就更牢靠。
  所有有时候周宗南看家里那几个兄弟闹腾,只是冷眼旁观,很无所谓,
  当初老爷子不成了的时候,这几个暗藏在悲伤下的兴奋让人心凉,他都记恨至今,更不要说老爷子了。
  左聿明看着玻璃杯里冒着气的温水:“家学渊源,我妈以前是厨师,喜欢做饭,我就跟着学了两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