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除了皇帝跟前那位管事宦官,也是打狗看主人的想法,才能被称呼一声大监,至于其他的,那真真是不入流的东西。
宦官一生荣辱皆系于帝王,主子,不像宫女到了年纪还能出去嫁人生子,他们啊一生到死都要烂在这宫廷里面。
听说要将他们遣散出去,反而一个个的哭求。
除了伺候人的本事,他们想不到还能做什么,关键是出去被世俗的眼光指指点点!
于是顾婓还是将他们留了下来,并入内监司,有正当品级的官职,好好做事能升迁上去。
“请陛下试穿帝袍。”
原来啊,黄帛之下是一套黑底金龙上衣**纹下裳,配以蔽膝革带赤乌,另一案台上正是十二冕通天冠,全由色泽大小上佳的白珠串成。
不愧是专研宫廷一生的大监,顾斐稍稍皱眉,人家就明白了意思。
“知道陛下喜简,绣制房也做了几套便服日常。
等登基大典后,陛下乐意怎么穿都成,只是大典那一日,万民天下都要tຊ瞻仰陛下的神资威严。
就只这一天,想来天下百姓也期待着锦衣华服与陛下君民默契,双向奔赴。”
大监这话说的漂亮,他也是真心实意这么想的。
曾经的谨小慎微,夜夜不敢深睡,他算是宫里爬得最高的宦官。
可帝王身侧哪有那么容易,需要揣摩但又不能明言,落得个窥伺帝王心的指摘就不好了。
即使他一再小心,但殷秀时常暴虐,他被踢被打被罚并不少。
但顾斐不一样,大监有时候会偷偷的看一眼被公文埋没的新帝,像小孩一般最多埋怨几句,可又乖乖认命的继续批折,哪怕他奉上一盏茶都能得一句感谢。
帝王的一句谢意,自问千年来有哪一个宦官能得此尊重。
大监摸摸眼角的湿濡,在顾斐看不到的角落,慈爱的目光很隐秘。
“爷爷,回了,孙子给您捶捶腿。”
“登基大典临近,宫里的布置都要加急,稳妥了来。
你这孙子福气好,没受几年罪就遇上了仁慈的新帝。
记住了要知恩善报,忠心不二。”
小监司幼稚的脸上是懂非懂,但也乖乖听进去了。
整个王宫很忙碌,各宫都在洒扫清洗,焚香装扮,包括国都的街上缀彩摆花,灯笼高挂,地面一遍遍被冲刷干干净净。
越来越多的人先后赶到了国都,一时之间整个国都的旅店都住满了,实在不行那就往外的居民家里落脚,花点钱入股伙食。
黑麟卫与军队一趟趟的巡逻国都周边,就问谁敢这个时候跳出来犯事,光老百姓就能撕扒了他。
日出东方,在王城东面由风水大师选定的龙头之上搭建起九层天坛。
共有九九八十一阶,台阶向上延伸至一个空旷的平台。
平台上大庆龙旗军旗飘扬,最中央是九龙青铜鼎,之后是案台上用来祭拜天地的器物。
所有人都在忙,似乎顾斐成了最闲的那个主角,他打算微服私访看看这片打下来的土地。
首先第一站是蓬莱,前生今世顾斐都没去过,如今成了大庆国土的蓬莱变化巨大。
蓬莱之上很多人,一张张汉人的面孔遍地,他们建立起了住所,在这里生活工作。
“老板,来一份刺身。”
海洋资源丰富,这里的人吃的做的,就是鱼生。
这一家开在商业区算是最地道的,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尝一尝鲜味。
戴着白帽的老板圆鼓鼓的肚皮被印着本店广告词的围裙盖着,手起刀落。
原本很厚实的一大块鱼肉上现切片下来一碟鱼生,配着鱼露辣子送上来。
“嗯,口感饱满鲜美,老板在这里做生意多久了?”
“我应该是最早一批远渡过来的大庆人,四年前开始这里什么都没有,到现在都市化的发展,每天睁开眼睛都是日新月异,真好啊。
对了,在蓬莱啊,千万不要错过,去那海边看日升日落,从海岸线的最东方升起的太阳很震撼!”
这会儿不上人,老板看着小年轻面善也有心思攀谈起来。
“本来啊我祖籍在鄂州,在最西边,如今却来了最东边,挺神奇的。
一家子全移民落户在了蓬莱,其实鄂州不差。
当然是在咱新帝治下的时候真的很好,那儿荒凉但也能种出果实来,也能好好的生活下去。
之所以出来,也是觉着咱们军队打下了疆土完成了军人的使命。
那咱们老百姓的使命自然是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用自己的双脚踩在每一寸国土上直到完全消化,没有任何外敌能再抢过去!”
小人物拥有大道至真,拥有这般深沉的爱国情怀,让顾斐深深的震撼了。
“小伙子,看着这千万倾良田震撼吧。
原先啊那一大片都是雨林,是咱大庆的官带着咱本地人一把把汗水开垦出来的,很累,但结果很值得啊。”
阿妈首领每天都要踱步到田边看一次又一次,她怕哪一天永远起不来了。
这次像往常拄着拐杖晃悠悠的过来,竟然不是第一人,还有个小年轻早就在那里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