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练三十:“就算要算帐,也是回到京城,让皇帝陛下亲算,哪里轮得到你们擅作主张?!”
  好怼!总算怼到了点子上!皇帝要评判山庄,最重要的指标已不是是非对错,而是忠诚度。这句话的忠诚度就很高。
  林三爷:“三十,冷静,且看再说。”
  第139章 收复阙州(4)
  那白金将军不置一言,只是偶尔转头,扫一眼站在前排的三十名山庄头领,与林三爷的目光对个正着。林三爷欠身点头,以示敬意。
  一名叫做“余烨”的将军,李顾的得意门生,拿出一份卷宗站到城门上,面向二十万将士,大声宣读江熙在军事上的罪过:落草为寇、割让阙州、杀害李顾、出卖沙州……
  原来是有备而来!
  余烨越说越激愤,到后面声音里都夹着哭腔。人群耸动,眼里生出杀气,在头顶汇成一片乌云。
  严格的军令教他们定在原地,他们就像捆在笼子里的按奈不住的斗兽,只待牢门打开,就会疯狂地扑上去,将江熙生吞活剐。
  江熙被吊在高处,将士的每一个表情他都看得分明,甚至能清晰听见咬牙切齿的声音,不由生出恐惧,脑袋发烫,空白了一瞬。
  楼下几名将军振臂大喝:“今日不杀江熙,我等难以为陛下效忠!”
  士兵们跟着齐声怒吼:“今日不杀江熙,我等难以为陛下效忠!”
  声势之大,天脚的山岭都惊起一行行雀鸟,足足念了二十遍才停下。
  战后山庄人数折半,剩下两万余人,站在角落里,不安地看向这些怒发冲冠的正统士兵,躁动起来。
  几名将军站出来催促萧弘动手:
  “江熙是陛下唯一妻妾的兄长,陛下与娘娘情深,爱屋及乌多有袒护,不杀他,终是祸患,我等恐遭江氏报复,前途难料!恳请韩王立即处死江熙,为李大将军报仇,莫要迟疑!”
  “楚王受他蛊惑深矣,唯有杀了他,才能让楚王改邪归正!”
  “韩王!为了大齐江山社稷、长治久安,请速速处决江熙,清君侧、定军心!”
  ……
  这是兵变?他成杨玉环了?
  “哈哈哈哈……”江熙忽然笑起来,声音里带着几分为了掩饰恐惧而作出的稳操胜券的邪气,“你们造反呐?我奉皇命出征乌须州,实打实洒热血抛头颅才打了一场胜战,陛下还未论功行赏,你们就上赶着给陛下制造一个卸磨杀驴的昏君名头!余烨,你欺君呐!”
  余烨声如洪钟:“我们先是百姓的将士,才是陛下的将士!杀你亦是为百姓而杀,而非为陛下而杀!落下什么骂名我来担着,怪不到陛下头上!”
  不得不说余烨驳得漂亮。
  “这么说你还讲大义?”江熙讽刺,“陛下要你们攻取东凉城池,乃关乎国运之大事,你们却因为我而懈战,犹如儿戏。明明两码事,明明可战后再与我论罪,你们偏在战时扯作一谈,以罢战要挟韩王、要挟陛下。难道说二十万兵马苦训十余年,跋山涉水来到异国他乡,就是为了取我性命?耽误了军机要务,是谁的责任!将军直指我犯了兵家大罪,那将军此刻算什么,轻重不分,以下犯上!安敢说为百姓为陛下!”
  余烨:“因为杀你可振士气!”
  跟武将舌战,读书人占有先天优势,转守为攻游刃有余,可奈何武将大多不擅辩论,以至于“文斗”时常常问东答西,鸡同鸭讲,有来无回。什么语言陷阱、指桑骂槐、激将之法很难在武将面前生效,因为他们的思维不存在这些逻辑,反而不会陷入其中。江熙用再猛的力进攻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令他哑口无言。
  就像刚才他指控余烨本末倒置,余烨偏答“杀你爽”,上哪说理去。
  林三爷站出来,有条不紊道:“虽然振奋了二十万将士士气,却寒了南方千万百姓的心。立国之本不只有军事,更有政法。整个南方陷入水深火热时,是江熙亲到韶州体察百姓疾苦,而作仕法,铲奸除恶,造福百姓。你们要杀他,南方百姓必不答应,非我夸大其词,军中若有来自南方的将士,可证我此言不虚,其次,若激怒古镜兵戈相向,陛下那头如何交代!”
  这下换成余烨有口难辩。
  林三爷:“江熙身上功过难评,除了皇帝,谁也无权发落。”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角落里的两万余人齐声高呼:“庄主无罪,尔等公报私仇!”气势一点不输齐军,什么功利都抛到了脑后,压根不怕树敌。
  很好,不白疼他们。
  将士的怒火已至顶点,是“下火”的最好时机。江熙铿锵有力道:“我不承认以上罪名!”
  阙州已归,大齐兵强马壮,不再受人牵制,过去那些只能默默抗下的罪名,他要一一驳回!
  白金将军闻之起身,走到捆绑江熙的柱子旁,要听他详尽说明。
  江熙蓦地生出一股底气,他江·鼎和十七年制科状元·国舅老爷·仕法编主·修水山庄庄主·香花帮帮主·神经洞洞主·东伐大元帅·古镜圣后·楚王挚爱·熙,现在强到可怕!
  “第一,我当时没有落草为寇,楚王可以作证。此前陛下已经审过,并未定罪,只是后来我身败名裂,才重新列了进来。”
  他说话是严谨的,强调当时没有,而现在,有了,但修水山庄如今是不是草寇,还得看百姓如何定义。
  金四娘:“对呀,当时楚王跟庄主同吃同寝,形影不离,若是他有罪,那楚王亦有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