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话不多说,能赚钱才是硬道理。
  作者有话说:
  求书评,求收藏啊!让我知道有小阔爱在陪我。。。233
  第6章
  一段日子以来,两人都相安无事,碰面点头打个招呼,无事也不去对方面前讨嫌。
  早上,林文轩出门巡查产业,陈修照旧出门闲逛。两人一起出门,亲昵的嘱咐几句话,而后再分道扬镳,在外人面前看起来却是新婚小夫夫依依不舍的情状。林文轩也是体贴的,知道陈修经常出门,怕秀儿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便给他又配了一个小厮,一个车夫。自此陈修也算是有车一族了,以后不管走哪里去都方便许多。
  今日,陈修先去了听风斋,之前他的话本已经写完了,今天主要就是拿去听风斋看看能不能售卖。
  听风斋的老板姓张,是个和蔼的胖老头,之前两人相识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慢慢倒成了忘年之交。
  张老翻着陈修给他的手稿,越看越爱不释手,不时古怪的看向一旁喝菊花茶的陈修,这菊花茶还是陈修从家里带来的,装在一个竹筒里面,偶尔喝上两口,生津止渴。
  陈修翻了一个白眼,哼唧唧问:“看我干什么?”
  张老摇摇头叹口气又看几眼手稿,再看看陈修,不断重复。
  陈修有点悚然,自查了一下看看自己是否有失礼之处,方才问道:“张老头,你莫不是中邪了?”
  良久张老才叹息道:“可惜,可惜啊!陈小子,你这是打算自厌自弃了啊?”
  陈修坐正身体,不解道:“怎么这么说?”
  “你只前一心只读圣贤书,而今却沦落到写话本的地步,可不是自厌自弃是什么?”张老说道。
  “额……”陈修摸摸鼻子他实在不好意思说圣贤书是什么?有话本好看么?“你的意思是这话本写的不好?”不可能啊,在现代已经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难道在这里不时兴?
  张老摆摆手,道:“就是这故事太好了,你这样的才华,用在这些上面可惜了啊!”
  陈修松了口气,“只要好就行了呗,管那么多干嘛?这么着吧,你先卖着,亏了算我的,赚了咱们五五分。”
  “那就先请些人来先抄写几十本,先卖卖看吧。”张老想了想道。
  “抄写?”陈修奇怪,“不是应该印刷个几百上千本试试水?”
  张老一头雾水,“什么印刷?”
  “油、墨、雕版,活字印刷啊?不会还没有吧!”陈修惊奇道,他是真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印刷术。在他想来,既然纸张用途都很成熟了,那么印刷术也应该有啊。
  张老被勾起兴趣,“来来,好好说说!”
  陈修无奈,只好将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挑他知道的从头说了一遍。
  张老越听越惊奇,取出纸笔,将重要的地方都记了下来。末了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可是为天下读书人做了件大好事啊!”说完深深朝陈修鞠了一躬。
  陈修忙避过,“张老折杀晚辈了,使不得,使不得。”
  “我这是代天下读书人敬陈郎君,如今书籍珍贵,人人都是靠手抄得来,今有陈郎君所说之法,书籍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天下诸多学子都会受益无穷。”
  “我只是随口一说,不值一提。具体的运用还得靠工匠的巧手,可不敢居功。”陈修可不想沾染麻烦事,“这事就全靠张老了,告辞告辞!”
  “君,大才也,当为国之所用,林家可是耽误郎君了啊!”张老看向陈修离开的方向喃喃道。
  ……
  陈修晃悠悠的离开了听风斋,看了一眼天时尚早,便叫车夫将马车赶到城外琼河码头。
  陈修现在基本也就这几处地方转悠,去听风斋看看书,去琼河码头边下下棋,喝喝茶,一天时间也就混过去了。
  将马车停在路边,陈修跳下车,就看到不远处柳树下两个老者在棋盘上厮杀。他走了过去打了个招呼:“王老,谢老,这么早就来了啊?”
  这两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的茶肆时,跟他说过话的老者,后来又来了几次,经常碰到,也就熟识了。
  “你这小子,两天没来了啊。今天怎么有空了?也就我们知道你个惫懒的性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大忙人呢。”谢老瞪他一眼道。
  “哎呀!哎呀!我这不是来了么?才两天不见,您们这就想我了啊?”陈修嬉皮笑脸的道。
  王老却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的鼻子,“你个臭小子!”
  谢老却哼了一声来个眼不见为净。
  “别气了,别气了,看我给两老带什么东西来了?”说完打开一个布包裹,提出一个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摆放着一个个小蛋糕、蛋挞。
  自从小厨房弄好后,他时不时做点新鲜吃食出来改善生活,就连林文轩也赞道好吃,今早还装了满满一食盒走。
  “哟!这又是什么新吃食?看来今日我们这两老头又有口福咯。”王老摩拳擦掌,棋也不下了,伸手就拿来了一个塞嘴里。
  “喂!下棋下棋,下完再吃,你这是眼见着要输了就耍赖是吧?”谢老见了,不满的道。
  “棋什么时候都可以下,东西吃完就没有咯。”王老砸吧嘴,“嗯,这个好吃,软甜香糯,唇齿留香。”
  “喂!给我留点。”谢老受不住诱惑,也争着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