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柜台后面的伙计,衣着朴素,却个个都是清爽干净,规矩得体,端茶走动时轻手轻脚,连笑容都是轻的。
右边墙上用上好的樟木黑底绿字刻了一段字,王道一仔细瞧去,发现是卢全《走笔谢孟谏议惠寄新茶》中的一段:
“一碗喉咙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诙谐却不失风雅。
这茶楼的环境很是对王道一脾胃,看来这家茶楼定是有个治店有方的老板。她准备找个地方坐下叫些茶点,略略扫视一番,发现最角上的桌子上留着一副棋局,走近一看,嗯,是副残局。
这棋局幅面不小,占了整张桌面,黑子、白子皆为玉制,黑白双方都已下了百余子,布满了大部分棋面。
她大概瞧了一眼,便转身选了旁边的空桌子坐下,甫一坐定,立马有伙计泡了热腾腾的一壶香茶赶来招呼,待服务周到了,再静悄悄的退走。
王道一举杯呷了一口茶,先用舌尖品了品,清茶在口腔中绕过一圈,再缓缓咽下肚,清润微苦,略带豆香,她心里不住赞叹,不愧是令天下茶客“趋之若鹜”的西湖龙井。
她一面吃茶品点,一面闲闲的听着周围人的对谈,只听身后不远桌上的两个青年正在“行茶令”,题目便是以“茶”做话头。
只听一个起头说:“茶者,山间之瑞草也。”
另一个对:“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王道一暗暗点头,这人对的是《茶经》首句,既对上了前面那人说的一句,又引经据典,高出一筹。
前一个不甘示弱,又来:“茶者,养生之仙药也!”
这一次他也引经据典了,用的是日僧荣西所著的《吃茶养生记》里的首句。
另一个笑道:“你以为单你读过荣西吗?……茶者,延寿之秒术也!”
这也是《吃茶养生记》里的句子。
“这……这……”前一个青年显然再接不上更能压过他的句子了。
后一个笑出了声:“你输啦!”
“哎!再来再来。”
“还来什么?”
“这次咱们以茶的雅号为题,还是我先来,……忘忧君!”
古时人认为喝茶能消除烦恼,故称茶为“忘忧君”。
“不夜侯。”
茶有醒神,解除睡意之功效,故也有“不夜侯”的别名。
“涤烦子!”
“余甘氏。”
“消毒臣!”
“苦口师。”
“清风使!”
“呵呵,连我茶楼的名字都说出来了。”
“呃……哼!别打岔,接!”
“王孙草。”
“瑞草魁!”
“晚甘候。”
“冷面草!”
“嘉木英。”
“嗯……甘露!”
“酪奴。”
“水厄!”
“绿华。”
“玉蕊!”
“清友。”
“仙掌!”
“蓝英。”
“……嗯……玉川先生!”
“龙芽凤草。”
“嗯……嗯……咳咳……”
“哈,你又输啦!”
“哎,输了就输了,在这当儿,谁赢得过你清风公子啊,之前说定的,我也不赖,茶钱多付你一倍便是。”
“服了吗?”
“切!”
两人说说笑笑,听来倒颇为有趣,王道一漫不经心的吃着点心,情不自禁的想到:“若是蓉儿在此,定能赢了那个什么清风公子……”手上茶杯一顿,一想到黄蓉,心里又复一沉,嘴里的茶香也显得索然苦涩起来。
咂了咂舌,她不由想起以前在全真教后山时读过的那些杂书中的说法,道家讲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协调,乃是生命之本,同五脏对应的五味,则有苦、酸、辣、甜、咸。心乃五脏之核心,茶乃苦味之核心,而苦味又是诸味中的最上者。因此,心脏,也就是精神是最宜于苦味的。
心里若有苦楚,则品茶便会觉得愈苦。
以前,她对这杂书上的说法不以为然,嗤之以鼻,认为这全是胡扯之言,一个人心绪的好坏,怎么可能还能影响到客观的感官知觉呢?
她端起杯子又喝一口,甘香不再,唯余清苦。
再回想书中言论,不由默叹一声:“古人诚不欺我。”
深埋心底的想念之情一旦翻起,她便再也无心吃茶了,放下茶杯,索性眼神飘散开去,目光游移,渐渐落到旁边的那一副残局上。
王道一本以为这只是副普通的棋局,没想到盯了半晌,却是越看越奇。
只见这残局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难度实是平生所罕见。
她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坐到了摆放棋局的那一桌上,紧紧盯着棋盘,一层一层的推想起来。
王道一棋力不弱,以前在山中闲来无事,也时时钻研过,加之王重阳教导,一般的残局难她不倒,今日可是见到难题了。
她全神贯注的思量着种种破解之法,可每种法子算到五十步开外便像是进了死胡同,越解越繁,推进不得。
她观察这棋局,初时还精神上佳,到得后来渐渐略觉头晕,只算得半面棋局的死活,便已觉神情恍惚,头脑眩晕,陷在当中,在棋局中不知不觉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