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她一说话,那帮乱成一团的家仆们犹如有了主心骨,立即各司其职。秋淞和秋云秉上前扶起秋顺九,几个丫鬟婆子围在一起抬起舒夫人,没过多久,便把此处清理了出来。
“老爷,”等安排好了一众人,这个说话办事都极其麻利的女人走到秋泓身边,施了个礼,“乔姨娘昨夜一直都嚷嚷着要见您,您可清楚是为了什么吗?”
秋泓摇头:“我不清楚。”
刘知月歪着头打量秋泓:“乔姨娘纵火前,口中一直喊着自己被人骗了,还说,她要回南州去。”
“南州?”秋泓不解,“她的籍贯不是伯阳吗?”
“我也奇得很,所以才来问老爷的。”刘知月说道,“难不成,这乔姨娘压根不是什么乔姨娘,她是专门被人安排进咱们家坑害老爷的吗?”
秋泓回身看了一眼偏院中的那摊废墟,忽而没由来地想起了乔姨娘先前对他说的一句话。
“秋凤岐,这座宅子里,有人要杀你。”
显然,这话中的“有人”,不会是乔姨娘自己。
直到第二天下午,秋府家仆才从偏院的废墟中翻出三张侥幸没有被烧毁的书信。书信上的笔迹陌生,既不是乔姨娘的,也不是秋家其他人的。
“看信封上的戳印,这好像真的是从南州寄来的。”李果儿一面研究,一面将一副叆叇递到了秋泓的手上。
秋泓站在窗边,借着光,仔细阅读了两行:“确实是南州,这是封家书,来信的大概是她家里的哪个长辈。”
“可是……”李果儿不解,“之前我四处打探,不管是少衡那边,还是乔姨娘自己,都声称她是伯阳人士,家中凋零……”
不管这位姓乔的姨娘来自何处,也不管她到底是不是来杀秋泓的,如今,她都已经死了,死得不明不白,死得稀奇古怪,死前,还烧塌了秋府中的一座小院。
但秋泓没有一点时间深究这位乔姨娘到底是什么来路,第二日祝微要率百官出宫谒陵,今日礼部、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的各部官员要上廷议,商讨明日行程。到了晚上,秋泓还要和沈惇一起,留在长缨处值夜。
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忙完,沈惇慢悠悠地提起昨日秋府着火一事,秋泓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乔姨娘之死一事,怕是不简单。
“好端端的房子,怎么会突然就着起来了呢?”沈惇啧啧感叹道,“幸好没烧到凤岐你身上,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我该怎么给陛下交代呢?”
秋泓捧着盏茶,喃喃自语道:“她的孩子去了哪里?”
“什么?”沈惇没听清。
秋泓按了按额头,忽然觉得眼前有些发晕,不知是不是这两日忙得昏了头。可尽管如此,他仍旧清晰地记得,那一晚,站在房顶上哭喊的女人身形纤瘦,不见半分孕态。
“我得回家一趟。”秋泓倏地站起身道。
沈惇一脸不解:“现在?眼下已是戌时,宫门再过三刻钟就要落锁了,万一一会儿陛下有什么急事传出来,找不到你,那可要麻烦了,不如再等三刻钟……”
“不行,我……”
秋泓的话还没说完,沈惇的话就先应验了。
只见一个小太监抱着浮尘,匆匆忙忙跑进直庐,冲秋泓一躬身:“次相,太后要传您觐见。”
“传我觐见?现在?”秋泓一皱眉,“是出什么要紧事了吗?”
这小太监神色有些飘忽,他低着头,不肯回答秋泓的话。
“入宫就知道了。”沈惇在一旁说道,“许是太后娘娘有什么话要嘱咐,我跟你一起进去吧。”
“太后只要见次相一人。”小太监立即打断了沈惇。
秋泓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回答:“既如此,那请公公前面领路吧。”
入夜后,太宁城中已渐渐安静了下来。
走在宫道上,两侧灯烛幽幽,当有太监宫女路过时,纷纷背过身去,低头不语,仿佛是见到了哪位煞星,让他们多看一眼,便会立刻两股战战。
秋泓入宫的次数虽然不多,但也从未见过如此肃杀的氛围,他不知那些太监宫女们为何这样怕自己,也不知这夜的太宁城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次相,请吧。”到了天慈宫阶下,小太监停住了脚步。
秋泓也站着不动了,他注意到,在天慈宫门前的那片大理石地砖上跪着一个人,看身形,那人应当是王吉。
“太后还在上面等您呢,次相别误了时辰。”小太监掐着嗓子说道。
秋泓定了定心神,提衣走上台阶,随后规规矩矩地跪在殿门外行礼道:“外臣秋泓,叩见太后千岁。”
里面悄无声息,等了半晌,也不见有宫女出来通传。
宁太后宁采荷出身低微,原是个被人从怀南卖来京城的挖藕女,她膝下无亲生子,身边更无外戚加持,性格温良和善,教子严厉有方,于幼帝和诸大臣而言,是个十全十美的太后。
当年祝颛尚在潜邸时,秋泓曾见过她几面,可自从祝微登了基,宁采荷入主天慈宫后,秋泓只在一次谢恩时,隔着珠帘远远看过一眼太后真容,此后便再无交集了。
今日到底是怎么了?太后为何一反常态,会在这个时辰把外臣叫进内廷去?
“次相别一直跪着了,晚上天凉,小心再冻坏身子了。”这时,一道尖细的声音闯进了秋泓的耳畔。
秋泓抬起头,就见一面白无须、身形瘦小的太监正站在自己的面前,他的脸上印着一张五指,眼周还有浅浅的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