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沈惇轻笑一声,回答:“凤岐,古董这种东西,有些没法在这里明码标价地流入市场,但不代表,在外面它们不能卖出个好价钱。”
秋泓一怔:“你是说……”
“走私。”沈惇一点头。
秋泓沉默了。
天极朝时,他曾撕毁与碧罗的协议,大肆围剿天崇道,以致这位女掌教走投无路,先北上后南下,最后死在了布日格手里。
她死后,天崇道溃不成军。
一部分门徒被驱至塞外,成了阿耶合罕旧部的追随者。一部分留在中原,于夹缝中苟且偷生。
这些留在中原的天崇道,自诩正统,明面上以武林门派自居,暗地里却开始勾结代商,并通过这些代商,攀附上了朝廷中那些出身代州的官员。
秋泓死前那几年,以雷霆手段,打压代州走私商贩,清扫朝中“代党”,在“北廷”彻底覆灭后,又为“南廷”树立起了新的政敌,并把满朝文武闹得几乎全都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当时沈惇不懂其中缘由,五百年后,他终于明白了。
在陆渐春因天崇道战死广宁后,秋泓发了疯似的打击“代党”并非是因他疑心病犯,也并非是因只为了给自己求个心理安慰,而是那“代党”真的与天崇道不清不楚。
“这个所谓的‘金玉文化交流协会’就注册在代安,也就是过去的代州。”沈惇无声地叹了口气,“你知道,我是如何搭上金玉文化交流协会这条线的吗?”
秋泓抬起头。
沈惇苦笑:“沈万清,金玉文化交流协会第十五期一个空有挂名的外围会员,他早年刚入这行时干的是古董研究,似乎帮协会做过几次文物鉴定。但我醒来后,金玉文化换了理事长,一些协会老人被排斥在外,他们至今从未主动找过我。我只知道,沈万清入这行,是随他老爹。只是可惜,六年前沈万清的父母因意外而死,此后金玉文化交流协会的管理层似乎就和他断了联系,因此我只能参加一些普普通通的学术交流会。”
沈惇说沈万清入会是随他老爹,却没有明说沈万清的老爹随谁。但秋泓绝顶聪明,自然能猜到。
当初“北廷”臣党在沈惇死后作鸟兽散,其中有一大半跟着谢谦一起,投靠了“代党”魁首许珏明,这其中就有沈惇的大哥,沈恪。
显而易见,从此以后,沈家世世代代都和天崇道绑在了一起。
那和沈家为“世交”的秋家呢?秋绪的祖父是否加入过这个金玉文化交流协会呢?
沈惇也说不清。
终归,后代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们也无从知晓——毕竟已死良久。只不过,由他们二人所衍生出的恩恩怨怨,则如同一条条溪流,在五百年间逐渐汇聚成了波涛大河,奔涌向五百年后的现在,使得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于当年并不存在的滔天洪水。
世事总难料,五百年前沈惇在揽镜山下买胭脂时,何曾会想过现在?
“我想去看看,那个金玉文化交流协会到底是什么。”秋泓忽然说道。
沈惇下意识就要反驳。
“你若不领我去,我就自己找去。”秋泓信誓旦旦,好像他这么一个没有身份证户口本,没有银行卡零用钱的“古人”,可以自如地行走在信息时代一样。
沈惇无奈。
“就算你给我赔礼了。”秋泓一偏头,侧目看他,似乎在等待此人“将功折罪”。
“‘功绩簿’是吧?”沈惇憋着气点了点头。
听他提起自己上辈子最卓著的“功勋”,秋泓的脸上终于浮起了一个淡淡的笑容,他说:“那就请沈公赶紧记上一笔,免得日后忘了今天这回事。”
好,真好,上辈子如何被拿捏,这辈子也要如何被拿捏,沈惇把憋着的气缓缓吐出,点头道:“既然你非要去,正好,就在下个月三号,樊州会有一个金玉文化举办的小型学术研讨会,正巧,讨论的就是昇新两代的政治生态,到时候我领你去。”
“昇新两代的……政治生态。”秋泓重复了一遍。
他虽来到现代的时间不长,但书却看了不少,对大昇灭亡之后的事,以及一些颇有现代表达风格的词汇已有了初步了解。
不论如何,作为上辈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出来的做题家,秋泓只是古人,但不是蠢人,他理解能力超群,不到十天时间,就把现代社会审视了个七七八八。
几天前,在抱着好奇的心态看了一次《晚间新闻》后,秋泓认真地对沈惇道:“所以,放在现在,我应当是国家总理。”
沈惇笑他:“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秋泓却反问:“你不是吗?”
沈惇哽住。
秋泓继而幽幽叹道:“上辈子当国家总理,这辈子在书院讲学,沈公真是有出息。”
沈惇大怒。
在现代社会,做大学教授可是相当体面的职业。但对于秋泓这种五个世纪前的老古董来说,书院里讲学的都是裴烝那样考不上功名的人,是王栀那样凭着自己圣人之后身份招摇撞骗的人。
而沈惇,好不容易用了四年的时间接受自己这平平无奇的第二世,谁料五百年过去,世上最知道如何戳自己软肋的人,依旧是秋泓。
“要谈昇新两代的政治生态,就不可能不谈你我。”沈惇颇有些得意地说,“而据我所知,金玉文化里那些搞学术的,基本都是我沈淮实的推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