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祝颛眨了眨眼睛,看了看左右——他自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秋泓继续道:“国本乃是国朝延续之本,不早早定下,各藩地势必人心浮动。可皇上至今无子,若要立太子,就得从旁过继。王爷您是陛下的亲弟弟,世子又是陛下的亲侄儿,如今年幼,若是送去宫中,和陛下亲近了起来,日后可还会认王爷您这个爹?”
话说到这,祝颛总算是明白了过来,他“哎呀”一声,瞪着祝微张大了嘴:“那,那秋先生,现在该怎么办?我,我已经答应母亲了,这,这……”
秋泓缓缓吐出一口气:“王爷莫急,臣且问您,想把世子养在身边的,可是太后娘娘?”
祝颛慌忙点头。
“那这事是太后娘娘开口提的吗?”秋泓又问。
祝颛又是一阵点头。
“如此,那就好办了。”秋泓稍稍放下心,他对辰王府总管道,“给宫里递牌子,就说殿下思念祖母,要带着小世子先去拜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祝颛迷茫。
秋泓一字一句地教他:“太皇太后不是先帝生母,且过去与先帝生母孝仁张皇后多有龃龉,当初先帝要立如今的太后为皇后时,太皇太后又竭力反驳,可见这婆媳关系也不算和睦。王爷若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认他人做爹,不如就利用这层关系,去太皇太后面前哭诉。王爷千万不要说自己如何应允太后,就说是太后威逼,不得不答应留下世子。但王爷爱子心切,又不忍与幼子分离,所以想请太皇太后宽宥几年,让自己在京城多住一段时间。如此一来,太后又能时常见到孙儿,王爷也不至于舍下幼子。”
祝颛如听天书,他讷讷道:“可是,秋先生,我并不想在京城多待几年。”
秋泓简直要被祝颛蠢死,他压着脾气回答:“王爷,让您这么说,不代表结果会是这样。陛下刚登基,就令鲁王与王爷您就蕃,若是您此时提出要留下,陛下绝不会应允,反而会不惜一切手段让王爷您赶紧出京,到时候,太后便没理由要留下世子了。”
祝颛还是不懂,秋泓只得再教一遍。
等好不容易教得一知半解了,他又放心不下,一路跟着祝颛和祝微走到皇城根,再嘱咐了一遍,这才目送辰王领着世子,拿了牌子进宫。
秋泓在外等得焦灼,且这会正值散衙,六部官员三两成群地出天华门。秋泓不过是在外站了半刻,就先后遇上好几个同僚。
“公拂?”正这时,沈惇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秋泓站在辰王府车驾旁,身上还挂着辰王府的腰牌,一瞧便知他是陪辰王入宫的。
沈惇脚步微顿,不知是想起了什么,脸上微有窘色。
也是,自从秋泓沦落成长史后,他们二人就没再见过面了。沈惇正如日中天,哪里能顾得上秋泓这一小小王府幕僚?
秋泓见了他,神色却很平静,他稍稍一颔首,应道:“沈大学士。”
沈惇见旁侧无人,拉过秋泓,低声问:“辰王可是九月初一出京?”
秋泓“嗯”了一声:“殿下说,沈公那日也要相送。”
沈惇面上难堪:“那日要廷议,我恐怕走不开,这事……还得拜托公拂你去和殿下说说。”
秋泓一点头:“沈公放心。”
沈惇见他神色有些不对,不由问道:“怎么了?可是出什么事了?不年不节的,王爷今日入宫做什么?”
秋泓抬了抬嘴角,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之前太后娘娘要王爷把世子送去宫里养着,王爷连日伤心得连饭都吃不下。今日不得已,递了牌子进宫去找太皇太后说情,想请陛下宽限宽限,不要这样急着推王爷出去就蕃。”
这话还未说完,沈惇就瞬间变了脸色,他惊道:“公拂,你这是何意?”
秋泓却一副不解的模样:“我能有何意?我不过是在宫外等王爷回府罢了。”
他说这话时,脸上仍带着严丝合缝的笑意,可沈惇却是在此时第一次发现,秋泓那双漂亮的眼睛有多无情。
--------------------
祝旼虽然死了,但年号一般都是次年再改,所以这几章还是长靖~
ps:我已经存稿到86章了!⊙︿⊙
第27章 长靖三十六年(七)
那日沈惇拉着秋泓讲了很多话,他说,做王府长史只是一时,来日他肯定会想办法把秋泓调回京城。
又说,就算是回不了京城,等他入了长缨处,也能帮秋泓在外谋个体面些的一官半职。
紧接着,沈惇又提起了是战还是和的事来,他说,若不是你那一纸奏疏,裴松吟不会大怒,也不会把你丢去辰王府。但不论如何,一切都还有回转的余地。
但话说到头,沈惇到底还是表露了真心,他委婉地告诉秋泓,辰王世子寄养宫中是太后的意思,也是陛下的意思,若是辰王执拗,还请他好好劝劝,这毕竟是国本。
秋泓听完,幽幽叹道:“我虽名头上挂了个辰王讲官的职位,可到底不是殿下的老师。殿下怎样行事,我如何劝得住?况且,父子连心,我看到殿下那个样子,也多有不忍。”
沈惇面露难色:“公拂……”
“我今日能做的,也只有站在这里吹着冷风等候殿下出宫。”秋泓颇有些无奈,“若是太皇太后应允,那自然是好。毕竟,如果陛下知道了要责罚,受难的还是我。沈公,我也有我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