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已经开始琢磨,等捐了家族的款项之后,再自己捐一笔。石碑那么大,说不定自己就混上去了呢?
众家主开始踊跃捐款,这可不是该互相谦让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捐了之后,见其他人都比自己捐得多,又再次追加的。
不过他们不像魏云裳提前知道消息,都没带现银。谢言欢让他们写了捐款书,签了名还盖了私章做为之后收款的凭据。
世家大族都爱面子重名声,有这样的凭据在手,便不怕他们事后不给银子。
最后的结果比谢言欢想象中的还要好很多。今天一共筹款超过三十万两,足够用来建造一个收容流民的新镇了。
他带着十一万两现银和魏云裳母子一起回了大将军府。
亲自将银子收入独立的库房之中后,谢言欢还是忍不住问魏云裳:“你一次性拿出来这么多银子,之后建宅子银子可还够?”
魏云裳笑道:“二哥放心,我现在暂时不缺银子。”
谢言欢沉默地点点头,心里打定主意之后私下补贴他们母子。
魏云裳知道大将军府有自己的人手没多问建新镇的事儿,不过还是将自己的建议提了出来。
她将自己特地印刷的卫生小手册给了他一本:“大灾之后常有大疫,这么多流民一路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身体必定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路上经过那么多地方,也不知道身上是否带着什么病邪。”
“成千上万这样的人聚在一起实在危险,这是我手下大夫编撰的手册,很是实用。我这一路拖家带口地北上,几乎没有人员伤亡,这本小册子算得上是功不可没,二哥可以酌情参考。”
谢言欢惊喜地接过手册翻了翻,虽然不太明白其中医理,但是他不傻,甚至很聪明,一眼却能肯定这本册子的价值。
他激动地看向魏云裳,目光深沉:“云裳多谢你想得如此周全。”
魏云裳毫不居功:“二哥不必客气,如今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只有沧溟郡好好的,咱们才能好好的。”
谢言欢不再多言,默默将此事记心中。
留母子俩用过饭后,亲自将他们送回了家,又特地留下一队府兵保护他们。
魏云裳没有拒绝,今天不得已露了财,就怕有人生出觊觎之心,多一份安全保证也好。
钱到位之后,第一批流民也陆续抵达府城,收容工作陆续开始运作。
一切本该井井有条,但是随着流民越来越多,周边战乱频发,商队受阻,沧溟郡中的粮食价格越来越高,府城中的气氛也逐渐紧张起来……
第81章 捉虫
府城最大的粮食铺外排着一条大长队,弯弯曲曲一直排出半条街去。
其他的粮食铺门口也差不多是这个模样,只不过有些小铺子每天限量,卖完就关门。
一间酒楼的包厢内,谢言欢依窗看着这一幕无奈地叹了口气,抬手揉了揉额头。
这些排队买粮食的百姓,并不都是家中无米下锅了,只是他们担心城中的粮食会越来越少,越来越贵。
事实确实也如百姓们猜测的那样,因为受战乱波及,沧溟郡商路断绝,又因为收容了大量流民,官府的粮仓已经捉襟见肘。
如今勉强依靠谢家军今年的口粮撑着,无论是谢家还未种上麦子的田地,还是流民开荒开出来的田地,都抢种上了魏云裳拿出来的甘薯。
可是不论新粮产量多高,收获之前这段时间都是十分难熬的。
谢家顾着谢家军和流民就已经十分吃力了,偏偏城中世家又搞了幺蛾子。
府城中的粮食铺九成以上都在世家大族名下。
沧溟郡虽然粮食产量不高,但是谁缺粮,做为大地主的世家大族也不会缺粮。
偏偏他们抓住商路受阻这个借口,让名下的粮食铺子开始限量出售各种粮食,还普遍涨价。
还是谢言欢出手压制,才将价格稳定在比原来高两层的价位上。可若是商路一直不通,他怕是压制不了他们多久。
追逐利益不仅仅是商人的本能,也是世家大族们的本性。
到时粮价疯涨,百姓必定恐慌,沧溟郡也将不再安稳。可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可不会关心这个。只要不涉及他们的利益,他们可不见得会在意这座城的主人是谁。
看见一个来视察铺子的世家子弟,谢言欢眼中闪过一抹暗色,世家的粮仓一向修得隐蔽,也许他可以先派人去打探打探……
扫了一眼人满为患的街道,他吩咐身边亲卫:“多派人手巡逻,所有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通通按律处置,尽量不要出现人员伤亡。”
“是!少将军!”
亲卫奉命而去,谢言欢也返回了大将军府。再过一会儿,小平安就该过来练刀了。
魏云裳亲自将小平安送到大将军府门口,看着他被仆从接了进去,才坐着马车去了城外工地。
工地上正干得热火朝天,建筑材料堆成一座座小山。
负责监工的小管事看到魏云裳的马车,赶忙跑了过来,万分惊喜地笑道:“夫人您怎么来了?”
这小管事是碧玉提拔上来的,对魏云裳可谓是忠心耿耿,自从被派来了工地监工,便恨不得多长八只眼,对整个工地都熟悉得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tags_nan/nri.html" title="基建文"target="_blank">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