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十分知进退,行礼后便默默退了出去,并没有不依不挠,也没有倚老卖老地“指点”她们该怎么给小平安洗澡。
魏云裳对她多了几分好感,伸手试了试水温,确定温度合适才把小平安衣服给扒了放进桶里。
也许喜欢水是小朋友的天性,小平安一入水就醒了过来,眼睛才睁开一半四肢就划拉起来。
好在他很乖,配合着好好洗澡没有光顾着玩水。
给小平安穿好睡衣后,魏云裳拿起一旁厚厚的珊瑚绒毛毯将小平安包起来抱回了正房。
这段时间小平安格外黏他,现在又换了新地方,魏云裳准备带他睡一段时间。
等魏云裳把又睡着的小平安塞进被窝,李嬷嬷适时出现在门外,轻声问:“夫人,热水烧好了,您现在要沐浴吗?”
此时碧玉正在叠毛毯,虽然不是第一次上手,她仍然感叹于此布料的柔软度和保暖性。
夫人告诉她这是一种布料之前,她一直以为这是皮毛。
听到李嬷嬷的话她动作一顿,看了这位笑容满面的老嬷嬷一眼。
她心神一动,这位嬷嬷似乎不简单,若无什么花花肠子,或可一用。
夫人身边正缺一位经过事儿的老嬷嬷。自己毕竟还年轻,有些事儿还是缺点经验。
魏云裳挑了挑眉,像是丝毫没察觉到这位李嬷嬷的细心体贴一般,照旧自己洗了澡,等碧玉帮着烘干了头发就睡下了。
明天还有一堆事情要做呢。
第33章 回归第六天
一夜无梦,睡到自然醒的魏云裳睁开双眼,转头一看,小平安还蜷在她身边睡的香甜。
屋子里光线暗淡,想来天还未大亮。
窗外已经隐隐约约能够听到人声。她从枕头下摸出手表,夜光的表盘清晰可见,才六点多。
初冬的清晨空气中都多了一丝寒意。
魏云裳怕吵醒小平安没有起床,只轻轻披了件毛绒绒的居家外套靠坐在床头。
感觉到天气好像一日比一日冷,想起原主记忆中总会冻死人的冬季,魏云裳觉得还是要快些把穿越者必备之火炕给盘出来。
要不是来不及,她都想把整个正房都给铺上地暖。再每个房间砌一道火墙。
她拿出用作备忘录的笔记本,抽出配套的中性笔,在一长溜计划的最后写上火炕两个字。
写完又看了一眼小平安,确定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醒,魏云裳从老宅里掏出平板,戴上耳机,开始看纪录片。
虽然没了网络,但是电脑平板手机都还能正常运行。她以前下载下来的东西也还能正常播放。
这部纪录片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详细记录了从材料准备到成品展示的过程。
里面有很多东西都非常有意思。
虽然有老宅在,衣食住行都不缺,但是魏云裳还是非常居安思危地把这些制作方法都记录了下来。
她不知道老宅是怎么进化成金手指的,也不知道老宅会不会哪一天就突然消失。
为了能好好养大小平安,她必须做多重保险。
说起来,老宅里她屯的那些东西已经快要塞不下了,一些不那么惊世骇俗的生活用品,也该找个地方腾出来了。
她在备忘录上的火炕后面再加上了仓库两个字。
*
五里坡农庄的人都习惯早起,哪怕如今正是农闲的时候,也是天微亮就起来了。
地里如今只种了些菜,不需要怎么伺候。
男人们便上山捡柴准备过冬,女人们呆在家里打理里里外外。前几日刚发了月钱,庄头统一帮着买了便宜耐磨的粗布回来,她们还要赶制一家子的冬衣。
孩子们也没闲着,年纪大的要么跟着去捡柴,要么去菜地干活、打猪草。
再小一些的也能去捉些虫子喂鸡鸭,捉的多了,庄头隔十天半月会付给他们一个鸡蛋。
拿回家蒸一蒸,全家都能尝一口,也算是荤腥了。只不过大多数都是给家里孩子吃罢了。
所以昨晚上庄头忽然把大家召集起来,说新主子让庄子里的孩子们,以后三餐都跟着主子带来的小娃们一起吃。而且孩子要是还在吃奶,这份吃食还能发给孩子母亲吃的时候,但凡家里有孩子的都差点乐疯了!
虽然那些小娃才来了不到一天,但是所有食材都是庄子里供应的,小娃们每顿吃的什么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了!
早起出门干活的人们路过宅子时都忍不住会多看一眼。
这座宅子在主人入住之后仿佛活了过来。往常不怎么开门的宅子此时正热热闹闹。
米面、鸡蛋、肉、菜一筐筐地运进去,他们不禁想象了一下自家孩子一天一个鸡蛋,三天一顿肉食的美日子。
这可真是神仙日子啊!
早起只吃了两个黑面饼,一碗青菜粥的男人们咽了咽口水,大步朝山上走去。
还没有孩子的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心想现在抓紧时间生一个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就怕这位新主子也像之前几个主子一样,过不了多久就又把庄子卖了!
*
魏云裳看了个把小时纪录片,小平安就迷迷糊糊醒了。
她眼疾手快地把平板耳机收回老宅,和上笔记本合上放在一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tags_nan/nri.html" title="基建文"target="_blank">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