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百分之九九的利润,的确不是很多,这话也只有沈向晚能说得如此淡定了。
  “这是自然。”
  早就料到这一点的陈当家笑着点头,想了想又继续问道:“不知我们今日能否带走所有的葡萄酒?”
  “当然。”
  沈向晚给予了肯定的答案,仓库里还有四万瓶葡萄酒呢,既然答应了卖给人家,就没有抠抠搜搜的必要。
  “好。”
  陈当家这次笑得十分舒爽:“另外,我还想要五万斤高粱,希望待会儿能一起拉走。”
  “五万斤啊!”
  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向晚稍有迟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吧,这次就全给你,感谢陈当家一直照顾我们的生意。”
  “多谢魏夫人。”
  没想到竟会如此顺利,陈当家连忙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这是购买葡萄酒和高粱酒的货款,魏夫人清点一下。”
  “好。”
  接过银票,沈向晚大概翻了翻就收了起来:“数目没错,不知道陈当家的人何时来搬酒?我也好让人去仓库候着。”
  “半个时辰后吧。”
  说着,陈当家站了起来:“我还要去安排一下,就不打搅魏夫人了。”
  “陈当家慢走!”
  沈向晚也跟着起身,亲自将他送到了门口,不料他们又遇到了前来找沈向晚的赵大山,陈当家顺便询问了一下香肠腊肉何事能再出货,得到大概的答案后,他才爬上马车离去。
  “赵叔,不是听说村里有些人家的猪已经养肥了吗?应该可以宰杀了吧?”
  带着赵大山进入小书房,沈向晚疑惑的问道,去年刚开始养猪的时候,有些比较保守的人家,养得并不多,后来见他们的猪简直是见风长,不少在作坊里做工,赚了钱的人家都陆陆续续的添购了不少小猪仔,那些小猪仔现在都已经长成大肥猪了。
  “我就是为这事儿来找你的。”
  说到这个,赵大山不由得叹了口气:“最近很多村民都找到我,说他们的猪已经养肥了,是不是能重新开放猪肉加工作坊收购了,我统计了一下,差不多有千余头,可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了,香肠腊肉还好说,下水骨头可卖不了那么快,万一坏了岂不可惜?”
  这也是他压着迟迟不敢杀猪的原因,而且,再过一两个月,他们养的所有猪都将出栏,天气会更加炎热,那些下水和骨头更难处理,他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叔,你有没有想过找酒楼和食肆合作?”
  稍作沉思之后,沈向晚试探性的询问。
  “啊?”
  找酒楼和食肆合作?怎么合作?
  赵大山一脸的茫然,看就知道他压根儿没往那方面想,沈向晚无奈的摇摇头:“赵叔,你不妨让家里能说会道的年轻人去县城找各个酒楼和食肆,把卤下水和酱大骨的配方免费赠送给他们,条件就是他们必须购买你们的下水和骨头,只要签订好契约,违约金定高一点,就不怕他们过河拆桥,其他县城也可以让人带着做好的卤下水和酱大骨去,谈下合作应该不难,如此一来,你们就算每天杀再多的猪,也不怕下水和骨头会坏掉了。”
  而且,他们也不用再抽人出去摆摊,还能节省不少人力呢,当然,这个前提必须建立在,各县县衙都给力的情况下,只有那样,他们签订的契约才能真正的起到约束作用,不过这个不用担心,据她所知,他们的钦差已经抵达府城了,各县的县令很快就会换成他们的人。
  “还能这样的吗?那我们岂不是每天都要送货上门,必须一直杀猪?”
  酒楼和食肆可不会因为他们的猪没养大就等着他们,如果他们断货,同样属于违约行为,虽然不至于赔钱,但他们肯定就要跟外面的屠户买下水和猪骨了,到时候他们自己的下水和骨头不就卖不出去了?
  “送货上门是肯定的,可以的话,先买辆马车吧,至于杀猪的问题,赵叔,你不会忘了大同县很多人都开始按照我们的方法养猪了吧?只要咱们控制好每天杀猪的量,再对外用比屠户稍微高点的价格收购活猪,就不愁没那么多猪杀了。”
  对于他的顾虑,沈向晚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如此一来,还能解决百姓养太多猪,卖不去被屠户压价的可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大家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好,就这么办,晚晚,还是你的脑子好使。”
  赵大山当场拍板定案,不忘对沈向晚竖起大拇指,后者仅是淡淡的一笑,并未将他的夸赞放在心上,她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见识更广,比他们知道得更多罢了,根本谈不上什么脑子好不好使。
  【本章完】
  第357章 准备开设分店
  按照沈向晚的建议,第二天赵大山就亲自带着长子和两个侄儿去了县城,准备挨个儿拜访各个酒楼和食肆,跟他们达成合作意向,去年他们的卤下水和酱大骨卖得有多好都是有目共睹的,几乎所有酒楼和食肆都跟他们签订了契约。
  几日后,赵家的猪肉加工作坊再次运作起来,根据县城所需的下水和骨头总量,他们每天暂时只杀二十头猪,为了能杀更多的猪,很快,年轻人就带着做好的卤下水和酱大骨去别的县城开拓市场了。
  “夫人,每天真不能多卖点酒吗?那些富户都快把我吃了。”
  魏家堂屋,抽空从县城回来的程玉昇哭丧着脸询问,葡萄酒的特殊功效已经传扬开了,那些有钱人简直都快疯了,一买就是几十上百瓶,一千瓶根本不够卖,为了能买到酒,各家各户的下人都是半夜就开始在酒坊外面排队,特别是那些从府城和其他县城来的人,他们干脆客栈都不住了,直接在酒坊外打起了地铺,这都快成为县城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了,魏氏酒坊也因此变得更加有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