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离开桃林,找来长乐和豫章,便上了肩舆。肩舆上,承乾打开盒子,见盒子里装着一个和自己极其相似的木偶。承乾皱眉,这个木偶和自己未免也太像了吧。李元昌和自己可没有怎么接触过,他怎么找人做出这个木偶的??还是他一直都在暗中关注自己?难不成,他又要像上辈子那样?利用自己去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承乾合上盒子,丢弃一旁,心头皱眉,这辈子他是绝不会重蹈覆辙!
走至一半,忽然肩舆停下。
承乾回过神,问道,“怎么回事?”
小银子在纱幔外低声道,“禀殿下,刚刚桃花林那个抱琵琶的女子求见殿下。”
承乾略微思量了一下,微微点头,“让她过来吧。”
“是!”
随即,小银子挑开纱幔,那个少女也跪在了肩舆前。
“你有何事?”承乾颇为温和的问道。
少女抬头,很是认真的问道,“你是殿下?”
承乾心里觉得有趣,勾起嘴角,眉眼一弯,“是,我是中山王。”
少女猛的叩头,“民女娟儿叩见中山王殿下,求中山王殿下救救我滑县百姓。”
承乾一愣,随即皱眉,“你能说具体点吗?”
少女跪伏在地,低声泣道,“娟儿是滑县县令之女,去年十月起,滑县大旱无雨,今年开春不久又遇虫害,百姓缺粮,滑县已经有很多人卖儿卖女以换取衣粮。父亲心急无奈,上报上峰,可不知为何,上峰斥责我父玩忽职守,致使百姓受苦,还将我父下狱,娟儿无奈,不知该如何是好?有人指点娟儿,说前来京城,找大官就好,娟儿只得变卖家中财物田地房子,独自一人上京,可娟儿不知大官姓名,今日得菩萨相助,得见殿下,求殿下救我滑县百姓,救我父亲。娟儿愿做牛做马报答殿下!!”
承乾看着跪伏在地泣不成声的少女,神情肃然,缓缓问道,“你所说的都是实话?若有半句虚言,你该知道国法无情。”
少女连连叩头,“民女所言,句句是真!若有半句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承乾盯着少女半晌,才微微一笑,“那就好。”
说罢,解下腰间佩玉,对少女道,“这是我的贴身玉佩,你拿着它去找一个人,他会帮你。”
**************
此时,两仪殿内,正在议政。
“竟有此事?”太宗帝皱眉,“旱灾竟到如此地步了?子女本是父母心头肉,竟要变卖换取钱粮?!那朕就出金帛赎回被卖的孩子,如晦,这事你必须亲自盯着!”
待处理完毕,太宗帝回到甘露殿批阅完一本奏折,抬头看外头天色,皱眉,“李福,殿下还未回宫?”
李福轻步走出,肃然轻声道,“回禀陛下,殿下已经回宫了。这会儿大概在起晖殿休息徐柱将军现在在殿下求见陛下。”
太宗帝一顿,徐柱?莫非是乾儿的事?随即放下手中的笔,起身,淡淡道,“宣。”
待徐柱进殿,李福早已挥退其他宫女太监。沉默站在一边。
“臣徐柱叩见陛下。”徐柱跪伏在地行礼。
太宗帝挥手示意徐柱起身,才沉声开口问道,“何事?”
徐柱微微踌躇了一下,但还是低声将桃花林的事情以及那个少女的事情慢慢说出。
作者有话要说:ps:一点资料
长庆公主(先封为桂阳公主,下嫁赵慈景,又嫁杨师道),嗯,杜撰了一个赵节出来当纨绔。
汉王李元昌,唐高祖的第七个儿子。少时好学,隶书写得很好。武德五年,封为鲁王。贞观五年,被派任华州刺史,转任梁州都督。贞观七年,改封为汉王。
贞观二年(六二八),关内发生旱灾,百姓缺粮,有许多人卖儿卖女以换取衣粮。四月,太宗诏出御府金帛赎回被卖儿童,交还父母。又因去年久雨,今年又遭受旱灾、蝗灾,大赦天下。
第30章 白驹过隙(下)
承乾回到起晖殿,洗漱完毕后,天色已近黄昏,懒懒的躺在卧榻上,承乾看着窗外的老树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花骨朵儿,大概过些天就会更好看点了。
想着那个叫娟儿的这会儿应该去找了舅舅吧。这件事里头有些古怪,大概还有些别的问题在里头,但承乾也只能帮到这个地方,要是扯进去的话,弄个不好不但帮不了人,还会连累了一些人所以,舅舅,还是您辛苦一下吧。
想着自家舅舅看见玉佩的那僵硬的神情,承乾闭着眼忍不住弯起嘴角一笑,直至一双温暖修长又有厚茧的手突然将他强势抱起——
睁开眼,就掉落进一双带着戏谑宠溺的幽深明亮的眼睛。承乾不由一笑,笑容浅淡却很温暖,“父皇”
四年了,承乾已经无力去纠正父皇这种时不时抱抱的行为了。如母后所说,那是父皇因为年少时没有被抱抱过,所以现在抱着承乾过过瘾头让他体谅一下父皇这种渴望抱抱的心情承乾记得当时自己听后就目瞪口呆,同时也让这目瞪口呆的神情取悦了他的母后。
这样这样的话语怎么会是他最最敬佩的母后说出来的呀!!
心头哭笑不得,却也赞同母后所说,父子间,亲昵点,不好吗?
于是,他努力忽视心头的不自在,而当他想要去忽视心头的不自在时,发现这其实一点也不需要努力其实,他内心深处一直都在渴望这种亲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