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言罢,座上其余几人皆陷入了沉默。
文珺见氛围不妙,佯装咳了几声:“那言昭,你要应邀去浮玉岭吗?”
言昭微微颔首:“反正我这些年也四处游历惯了,去趟浮玉岭拐只灵兽回来,横竖不算什么坏事。”
不过,他还存了些别的心思没有说。
浮玉岭的另一边便是东极境,是青华帝君的属地。虽然各境之间界限分明,非境主准许不可进入,但他还是想去探一探。君泽此次滞留东极境太久了,他难免有些在意。
叶辰忽然喊了句“等等”,他抬手划了一道诀,一个精致的小锦袋落到了石桌上,他拿起来,递到言昭手中。
“这里面是一颗隐珠,握着它念出口诀,便可隐匿身形与灵息。虽说浮玉岭的灵兽多数性格温顺,也难免有脾气差的,用此珠对付它们正合适。”
言昭接下锦袋,掂了掂。他自认对付几只灵兽还是绰绰有余的,不过还是郑重地收入怀中,道了谢。
言昭出发的那日,望德先生仍在家研究棋局。
九苕望着那个御剑远去的身影,有些感慨,于是他回身冲望德先生喊道:“小言昭又出门游历啦。”
望德先生举棋的动作丝毫未受影响,他抚了抚白须,笑着道:“少年人,多历练些好哇。”
九苕于是忿忿道:“都是您教得太少了,现如今他不是游历在外,就是在妙严宫待着,不晓得的,还以为是妙严宫养大的孩子呢。”
望德先生倒是不生气,摇了摇头,慢悠悠道:“术业有专攻,若妙严宫那位当真愿意收下言昭,那才是他的福泽呢。”
九苕其实也明白个中道理。但像他这样的树仙,总是温柔又多虑的。
他叹了口气:“小言昭这一路走得太赶了,我总归有些担心。”
三重天的尽头,有一处灵气旺盛的地方,景致甚好,这便是浮玉岭。天边忽然划过一道剑光,有一人悄然落至。
言昭堪堪踏入浮玉岭,便察觉到了一股异样。或许是这些年四处历练的缘故,他在危机一事上,养出了特殊的嗅觉。然而环顾周遭,都是些草木花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他正抱剑琢磨着,忽的有人拍了拍他的肩。
言昭回头一看,正是百蜚,他身后还跟了个人,正是另一位贤君——元圣帝君座下那位弟子。这人名字拗口的很,言昭只记得似乎是什么司……
“不才莫己巳,己巳年生,”这位什么司的少年似是看穿了言昭的心思,无奈地开口,“言昭仙友,不才的名字这么难记么。”
言昭哑然,这些干支年历他在学堂时听了便头大,也就没有好好学。他认识莫己巳那会儿,正看了一本东山玄狐族祭司的轶事,后来便莫祭司莫祭司地浑叫。他心道,这一位百菩萨,一位莫祭司,哪个听起来都威风得很,甚好甚好。
说来也奇怪,上一回驱鬼之行后,这位莫祭司放着元圣帝君座下众多师兄弟不跟,倒常常同这百蜚在一块儿。
言昭趁着百蜚探路的机会,悄悄放慢了步子,踱到莫己巳身边,侧头问道:“你整天跟着这百菩萨,也不怕遭非议么?”
莫己巳挑了挑眉:“那你怎么也应邀了?”
两人虽与百蜚交情不一,但有一个共识——此人绝非流言所说那般不堪。
“百蜚贤君同不才年纪虽相仿,但他所经历的世故远胜于我。这样的人,定然是可靠的。”
说着他瞟了一眼言昭的剑,续道:“不才虽然钦羡言昭小友的天赋,然而人各有路,或许百蜚贤君的道与我更相似。”
言昭无可反驳,他回忆了一番这些年来的经历,的确是如承蒙眷顾一般的一帆风顺,鲜有磨难。若硬说有什么挫折,那可能是青华帝君还未答应收他为徒。
一路再无话。言昭心中的不安却重新爬了上来,且有愈来愈盛的趋势。
当他踩碎第三条断枝时,终于顿住了脚步。
“等等。”
百蜚与莫己巳双双停下,疑惑地回头看他。
“怎么了?”
言昭捡起脚下的残枝,闻了闻,又抬头看了看四周的树木。
“这不像是掉落的枯木。”
他屏息听了片刻,方道:“此地虽然未到灵兽聚集之处,但浮玉岭灵气遍泽,理当有些花鸟虫鱼。我们方才这一路,莫说鸟儿了,连虫声都没有听见。”
言昭感到一阵脊背犯凉:“有什么东西来过,将这里的活物都驱走了。”
百蜚皱了皱眉:“你是指,浮玉岭出了凶兽?”
“不可能,浮玉岭的灵兽皆是性质温和的,百万年来如此。要说凶兽,那可都在九幽境的界口处,九幽境离此地那可是隔了十万八千里……”
莫己巳面上冷静,但他急促得变了调的声音,和不知道哪里摸出来正在扇风的折扇俨然出卖了他。
然而此人不知是不是乌鸦转世,他话音未落,远处竟真的起了异样的风声,由远及近,似乎是直冲着他们而来。
言昭有些头皮发麻。倘若真是九幽境的凶兽,那是天帝这等人物才镇得住的。他们遇上了,怕是得直接成了人家的盘中餐。
还是百蜚率先反应过来,他双指一并,飞快在半空画了一道阵,一边念了句口诀,从阵中取出一只瓷瓶来。
他打开瓶口,将瓶中的药水挥洒出去,即刻便形成了一片白雾。白雾所及之处,草木迅速化为了一片焦黑。